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时间:2022-05-22 11:02:14

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摘要]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舒巴坦静脉注射对中国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5~11月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并住院的老年患者44例,随意分为哌拉西林/舒巴坦试验组(n=24例)和美洛西林/舒巴坦对照组(n=20例)。试验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对照药物为美洛西林/舒巴坦,5.0 g加入生理盐水100~250 ml,2次/d静脉点滴,疗程5~14 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5.22%和56.52%,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9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静脉注射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

[关键词] 哌拉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 R5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a)-069-02

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LRTIs)机会增加,成为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大量应用,增加了微生物的选择性压力,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老年患者这一特殊人群肺部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挑战。

哌拉西林为一广谱半合成酰脲类青霉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多数革兰阴性及阳性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但目前耐药的情况日益增多。舒巴坦是一种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可使抗生素免遭β-内酰胺酶破坏[1]。哌拉西林/舒巴坦为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的复方制剂,希望联合制剂可保护哌拉西林钠免受β-内酰胺酶破坏,增强哌拉西林钠的抗酶作用和杀菌能力。本文旨在评价哌拉西林与舒巴坦复方制剂对中国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克服临床耐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5~11月我院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参考2004年《内科学》[2]和2004年《实用老年医学》[3]标准,确诊为LRTIs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60岁,男女不限,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药物过敏史者;排除标准:因为各种原因预计不能完成疗程,有中枢神经病变或癫痫发作史,拒绝参与试验者。共纳入44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17例,肺炎27例。

1.2 研究设计

设计采用临床对照试验(clinical control trial,CCT)。入选的44例LRTI患者被随意分为哌拉西林/舒巴坦试验组(n=24例)及美洛西林/舒巴坦对照组(n=20例)。试验组采用沈阳华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生产的哌拉西林/舒巴坦,批号:030730;对照药物为海南通用三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美洛西林/舒巴坦,批号:030306,用法均为:皮试阴性者,5.0 g加入生理盐水100~250 ml,2次/d静脉点滴,疗程5~14 d两组患者祛痰平喘等其他治疗相同。观察指标包括体温下降速度、症状改善情况(痰量、颜色、咳嗽频度)、体征消失时间(肺部湿音、干音)、抗生素使用时间、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胸部X线片、痰细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进行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标准见表1,最高评分为12分,当≤6分时可以停用抗生素。

1.3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上述4项都有明显好转,但其中1项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治疗后4项都有改善,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治疗72 h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痊愈与显效两组合计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1.4不良反应观察

根据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关系分为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肯定无关、难以判断五级评定,前三者计为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5资料处理与统计分析

研究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部分资料用确切概率法。

2结果

2.1试验组与对照组基线比较

对影响LRTIs预后的重要因素,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CIP评分等,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水平基本一致,两组具有可比性(表2)。

2.2 哌拉西林/舒巴坦与美洛西林/舒巴坦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共分离出致病菌46株,其中试验组分离出致病菌23株,对照组分离出致病菌23株。在致病菌与临床疗效分析中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5.22%和56.52%;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91.30%,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546和1.000)。

2.3不良事件评价

本实验的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1例,可能与药物有关,主要表现为面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主要表现为面赤1例,转氨酶(ALT)升高1例,可能与药物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细菌耐药已经成为目前抗感染领域主要面临的问题,克服耐药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尝试,临床医生在选择抗生素药物以及制定用药方案时,不仅要考虑一时的疗效,而且要考虑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4]。尤其是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哌拉西林由于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状况日益严重,它易被β-内酰胺酶水解,因此哌拉西林钠耐药率正在逐渐增高;舒巴坦是一种竞争性的不可逆的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超广谱酶也有一定的作用,2 mg/L浓度对Ⅱ、Ⅲ、Ⅳ、Ⅴ型β-内酰胺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但对Ⅰ型β-内酰胺酶(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无明显作用。哌拉西林和舒巴坦复方制剂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可使哌拉西林免遭β-内酰胺酶破坏,并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本实验表明,哌拉西林/舒巴坦与美洛西林/舒巴坦在临床痊愈率、有效率、细菌阳性率、治疗后细菌清除率、药敏试验敏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各对应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病例研究资料显示,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由临床常见敏感细菌所致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可获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而且与美洛西林/舒巴坦一样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广军. 哌拉西林联合他唑巴坦、舒巴坦(4∶1)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195-196.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

[3]殷凯生.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04, 18(1):7.

[4]汪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几个问题[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1):1.

(收稿日期:2008-01-0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下一篇:硫酸锌无环鸟苷眼药水联合治疗复发性单疱性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