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29 11:52:5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AMI住院患者75例,心电图记录以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为依据。所有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死亡6例,病死率8.0%,对照组无一例死亡。老年组病死率13.3%,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死亡原因,Ⅲ度A-VB引发室颤死亡2例,室性心律失常死亡2例,泵衰竭2例。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常不典型,并发症或夹杂病较多,病死率较高,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a)-059-0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症状常不典型,并发症或夹杂病较多,病死率较高,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45例老年AMI,检出各种心律失常100例次,检出率为80.0%,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AMI住院患者75例。老年组(≥60岁)45例,其中,男34例,女11例,男女之比3.1∶1,平均69.4(60~87)岁;对照组(<60岁)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男女之比4∶1,平均50.2(32~59)岁。

1.2 诊断标准和方法

诊断符合WHO的标准。心电图记录以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为依据。所有数据采集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AMI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

两组AMI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见表1。

室性早搏按Lown氏分类法,Ⅰ~Ⅱ级为单纯组,Ⅲ~Ⅴ级为复杂组。

2.2 合并症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45例老年AMI,有35例合并存在其他病变,合并高血压病17例,其中复杂性室性早搏(VPC)和房室传导阻滞(A-VB)检出率均为47.1%(8/17),高于无合并症组(P<0.05);合并心功能不全17例, A-VB的检出率为47.1%(8/17),高于无合并症组(P<0.05);合并糖尿病4例,复杂性VPC和A-VB的检出率为100.0%,高于无合并症组(P<0.01)。无合并症组10例,未检出复杂性VPC和A-VB。

导致死亡的主要心律失常,本资料死亡6例,病死率8.0%,对照组无一例死亡。老年组病死率13.3%,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死亡原因,Ⅲ度A-VB引发室颤死亡2例,室性心律失常死亡2例,泵功能衰竭2例。

3 讨论

本资料提示老年AMI心律失常有如下特点:①VPC检出率最高为55.6%,其次A-VB为35.6%;②老年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0.0%(36/45),高于对照组53.3%(16/30),P<0.01;③老年AMI Af+AF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④广泛梗死组复杂性VPC检出率为50.0%(7/14),高于单个梗死组的检出率9.7%(3/31),P<0.05;⑤老年AMI合并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和糖尿病者,复杂性VPC和A-VB的检出率高于无合并症组,有显著性差异;⑦引起死亡的主要心律失常类型是Ⅲ度A-VB。

老年AMI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其中A-VB、Af+AF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老年AMI多为两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梗死部位广泛;②老年人冠心病除与病程较长,心肌纤维化,心肌缺血广泛有关外,还与部分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老年“退化性心脏病”有关[1];③90%患者房室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因此AVB好发于下壁、后壁梗死,是前壁梗死的2~4倍[2],本资料提示老年AMI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发生率高[51.1%(23/45)],随年龄增大,传导系统老化明显,所以AVB检出率高。

在老年人AMI心律失常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下列几点:①尤其要强调治疗原发病,应积极控制合并症和伴发疾病;②抗心律失常用药,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药物配伍,尽可能选用无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或两种作用较弱的药物;③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相对较常规剂量小,以净体重为给药依据,以常规剂量的1/4~1/2开始,逐步达到最小有效量,有条件应做血药浓度测定指导用药;④对年龄≥70岁,已有A-VB和窦房结功能低下者,AMI 6 h后无VPC出现,均不常规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3];⑤出现Ⅲ度A-VB应积极进行临时或永久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在改善心脏血液动力学,渡过猝死危险期,避免引发室性心律失常,确保抗心律失常用药的安全性方面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Myerburg RJ. Interian A Jr, Mitrani RM,et al, Frequency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profiles of risk[J].Am J Cardiol,2003,80:281.

[2]Grang CB, Califf RM, Topol EJ.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Drugs, 2002,44:293-325.

[3]Zipes DP, FosterPR, Troup PJ,et al. Atrial induc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reentry versus triggered automaticity[J].Am J Cardiol, 2003,44:1.

(收稿日期:2008-01-1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晚期癌症病人自控镇痛泵镇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非心原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