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让语文展翅翱翔

时间:2022-05-22 01:40:24

多媒体教学让语文展翅翱翔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扩大了教学的信息传递,使一些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但是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有选择性的使用多媒体,恰当、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改变语文教学中原有的固定模式、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弥补了语文教师自身的不足,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所展现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形象生动的画面、流畅清晰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营造了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增强了教学效果。如,教说明文的时候,仅仅靠教师一张嘴是不行的。现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轻松的把说明对象做成动感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松鼠》的时候,我在网上下载了松鼠生活习性的短片,在讲到松鼠建窝时,我在讲解的基础上适时播放短片,学生在看短片时被松鼠的可爱聪明深深折服了,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动物。教师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多媒体在形象化教学中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

多媒体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书本当中有些内容与现在的现实生活是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因此,多媒体的运用就成了必须的。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关于长征的,学生对长征的艰险是体会不出来的,于是我播放一些影视短片让学生感受爬雪山过草地的不容易。学生通过影片深刻地感受到了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自然而然地对红军战士升起敬佩之情,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积极乐观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能将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使其具有超大的信息容量。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它能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在讲《背影》时,文章的整个情感的切入点在第六段买橘子过程中对父亲背影的刻画,学生的理解与否直接决定着这篇文章的教学效果。我通过软件把朗诵影视中父亲爬月台的场景截了下来,在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上播放此片段,伴随着朗诵的声音,画面上展示了父亲如何艰难地爬月台的过程,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都被父亲深深地打动了,情感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达成。

以上的教学内容是符合多媒体的运用标准的。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扩大了信息量和知识量,也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在激发学生想象力方面是不可以应用的。这里我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改成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爱因斯坦。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我们教师是不能扼杀学生想象力的。这一点在诗歌讲解中尤为重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话。”中国古典诗词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首诗,恰似一幅意境悠远的图画,运用想象、联想融入到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化静为动,虚实相生,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达到情感的熏陶。没有具体的图片,想象的空间更为广大,想象的画面更为美好。在讲《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风凛凛,雄姿勃发。“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在旷野上飞驰而过,场面是何等壮观!在这里老师尽可以让学生想象那样一幅豪气冲天的画面,学生在朗读中豪迈之情油然而生,仿佛时光回转,自己就是苏轼一样,豪气万千。在诗歌教学中,我是不赞成运用多媒体展示诗中文字表达的画面的,那样直接是扼杀了诗的美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作为初中教学的手段,的确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地提高了语文的教学水平。但是不分教学内容的蛮用,有时候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选择性的选用多媒体。

马伟,教师,现居江海。

上一篇:巧用缄默艺术促成高效课堂 下一篇:新闻编辑学博客课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