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堂中为情所动

时间:2022-09-16 02:45:09

让学生在课堂中为情所动

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各种知识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情感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甚至隐含在一句话、一个字中。下面就我的体会把它融在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教学之中,来展现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一、用音乐诱发学生的情感需求

课前播放《乡愁四韵》,用简单的旋律、精美的音画相结合,渲染一种乡愁的气氛,令学生愁上心头。

二、用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积累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乡愁四韵》这首歌,已经感受到了乡愁是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

生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师: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

三、用实例开发学生的情感空间

师:同学们,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先听老师朗读一遍余光中的《乡愁》,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1、伴随着“思乡曲”,教师范读课文。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谁说说这首诗的语调、语速、节奏?

生: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舒缓,节奏感强。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既然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什么事?

生: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

师:概括很准确。诗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

生2: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和祖国团圆。

四、用描述萌发学生的情感欲望

师:人们常说,“诗以一字为工”,光靠读是不够的,还要仔细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挖掘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我们进入第二乐章,这就是琢磨品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同学们分组讨论:诗歌当中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小小的”、“窄窄的”这两个形容词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生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组意象是乡愁这一抽象情绪的具体对应物,具体生动。

生3:“小时候……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经历,又体现出了诗人情感的步步增强。

生4:“这头”、“那头”,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语,用空间上的隔离来表示诗人产生的乡愁。

师: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通过对局部语言的品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练含蓄、富有感染力,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2、让我们大家从整体上再去发现、总结诗歌的新奇美。

生1:这首诗意象独特,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邮票”等前三个意象是铺垫,末节抒发了爱国主义深情。

生2:诗歌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组构全篇,层层深入,及至最后,集中抒发了诗人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构思精巧。

生3: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

……

五、用创作启发学生的情感思维

师:《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天空悬挂的那轮圆月。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2: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人有了情,生活便有了阳光;世间有了情,人与人就有了和谐。写一首诗,装满一腔乡愁,读一首诗,幻化无限深情。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会越丰富,社会也便更加和谐、文明、美好和灿烂。

喻长青,教师,现居湖北阳新。

上一篇:活跃中职语文课堂气氛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立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