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管理的追求

时间:2022-05-22 01:18:03

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管理的追求

要进行和谐教育管理,首先要解决教育理念的问题。 “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境界,讲究的是协调、均衡。教育“和谐”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个性、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就是和谐教育管理追求的目标。

学校提出“和谐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长期以来,社会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促使人们过分关注分数,“唯分是图”,这种畸形的教育价值取向导致了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进而引发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校长、学校和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关系不和谐;要消除这种教育不和谐因素,就得重建学校的教育价值标准,而新的教育价值标准的建立,它应该服务于我们理想的“和谐教育”。就现阶段而言,在教育系统内,“和谐”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它至少涉及校园内外两大要素,在校园内,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教师与教师关系的和谐,还有就是领导与教师关系的和谐,说到底,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校园外,就是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和谐相处。

在校园内部诸多关系中,要抓住“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这一主要矛盾。而师生关系集中体现在教学和教育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方面又是学校一切工作中的中心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三种状态:“以学论教”、“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和谐的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人格的感召。师生间的和谐教育关系体现为一种亲近、融合的关系。这种融合关系是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挚友,而非慈母;是忘年交,而不是一般的长者和幼者的关系,真正形成民主、平等、宽松、友爱的氛围。在这样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师生之间就会形成“对话式”的沟通、交流。这种对话区别于居高临下的“训话”,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只有在这样和谐教育的理念下,和谐教育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学校还应该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师与教师关系来促进和谐教育。要让教师关系达到和谐,重中之重就是要创建一种良好的团队精神,因为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正如我们所崇尚的一句广告词――团结产生力量,凝聚诞生希望。而团队精神的建立依靠的是校长的引领,这也体现了领导和教师关系的和谐,主要是校长凭借自己的高尚道德、专业素养、人格魅力、业务能力感染老师们,那么老师自然就会敬佩你,你就有一种自然的威信,这时候,校长就可以将教师们不同的价值取向融合为共同的价值取向,从而上升为团队精神。有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和谐教育是必然的过程和结果。

在还不够成熟的今天,还无法到达“无为而治”的境界,这也需要制度的保障。比如说对老师的评价,怎么评价呢?学校采用的是团队的评价,就是对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等实施整体“捆绑”式评价。比如说对备课组的评价,不是单个评价备课组的每一个老师,看的是整体,看的是这个整体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度、发展的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高质量,就意味着办学低效益,将失去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因而,学校常常用批判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过去的工作,审视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审视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步骤。

而在处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时,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谐了,才能和家长的关系和谐。同时要抓好和谐教育,就要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学校形成合力,促成学生的学习品质不断量变,促进学习效果。

总之,“以人为本”是“和谐教育”的追求,也是和谐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考察和谐教育过程的评判依据;是落实“和谐教育”的核心思想――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根本体现。

(顾志平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213000)

上一篇:今天,谁来做老师? 下一篇: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