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交流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5-21 04:32:23

对初中数学交流的几点认识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数学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本文就课堂数学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改革设想。

关键词:初中数学,交流,对策

在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中,数学交流既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也是对数学教与学的一种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所需的一种素质。因此开展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交流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课堂数学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级中学有关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或数学课外活动等等过程中,都有数学交流,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提问,学生的听讲,回答问题以及对师生关于数学问题的共同探讨都是在进行数学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请教、讨论数学问题,也是数学交流。学生通过作业向教师汇报学习,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在进行数学交流。虽然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数学交流,但就目前而言,数学交流的现状并不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数学课堂缺少主动和互动的数学交流环境。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一般采取班级授课制,教师讲得多,学生与教师之间、同学之间的探讨比较少,教师发出数学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的多,反馈的信息比较少,有时候制造了一种假象“大多数学生都听懂了”。实际上,由于学生缺乏主动交流的意向,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有些人混过了时间,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了惰性,宁可被动地接受,不愿意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二)数学交流中缺乏质疑探究精神和交流意识。在数学交流过程中,学生缺乏对模糊的知识提出质疑探究的勇气与习惯,部分学生甚至显示出“遇难则退”的惰性,不敢想、不敢问或者不愿意想和问是很多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三)考试压力大,教学任务过重导致数学交流减少。笔者在中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刻感觉到考试的“重量”。为了应付考试,教学任务不由得就要加重,学生的负担也相应的增加。40分钟的数学课堂教学,定义、定理再加几个例题,教师的讲授占去了大半,学生接受着信息,不知是否理解,只有等到教师批改作业时,才发现问题,可是作业所表现的问题只是一部分,实际上课堂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由于没有机会提出,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很快被遗忘了,而且作业中的问题不可能逐个给学生讲解,那么学生存在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因此,教师不能全面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学生由于问题的积压,对学习数学逐步丧失信心,害怕向老师提问,不敢与老师交流。

二、改进初中课堂数学交流的对策

(一)激发数学交流意识。激发学生的交流意识是数学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如何激发交流意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激发交流动机。首先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个体的思维方式及学习策略都有很大的不同,思维的交流、碰撞往往容易迸发创新的火花。其次,在每节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尝试的欲望以及主动参与交流的动机。2、多用积极评价,强化交流意识。教师及时对学生的交流活动做出积极评价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交流的热情,成为维持学生开展富有成效的交流的源动力,从而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3、丰富成功体验,升华交流意。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和时间,不断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使交流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一种良好习惯。

(二)创设数学交流环境

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如何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1、实行教学民主,营造交流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有利于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出现最佳活跃状态有利于促使学生自觉参与交流。2、设置合作小组,搭建交流平台。通过设置合作交流小组,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交流层面,提高学生的交流频率。3、创新教学设计,提供交流空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给学生较多的自主活动时间及空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数学交流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更多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三)扮演数学交流角色

为了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做到正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1、善于倾听。培养学生养成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据以修正自己的见解。2、敢于表达。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言精练且重点突出。3、适时转化。引导学生将说与听有机结合起来,并适时转化。4、遵守交流准则。数量准则(要求交流者提供更多的数学信息)、质量准则(要求交流者提供的数学信息是清楚的)、关联准则(要求交流者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方式准则(要求交流者尽可能拓展交流层面,达到一定的交流频率)。

(四)淡化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考试的存在是必然,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校验方式,考试是对书面语言的一种交流,但是太注重考试会增加学生负担。数学素质是通过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数学应用技能的训练来培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要片面强调考试,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以及探究、交流数学问题的能力。为考试而学习数学就会失去数学的真正意义。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方面不仅仅依赖于考试,要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3]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J].教育研究.2001.(5):5[4]李士琦,李俊.数学教育个案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 下一篇:浅谈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