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科学性”

时间:2022-05-21 01:57:49

提升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科学性”

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的“科学性”是指幼儿科学探索的内容应符合科学原理,不违背科学事实,它包括科学探索内容的“科学”和科学知识获得过程的“科学”。然而在当下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存在“科学性”缺失的现象。对此,本人结合自身的实践,提炼出如下策略。

1.材料应适宜。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应投放充足,但并非越多越好。一次观看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第一次探索时教师提供大小不一的两种瓶子,让幼儿在瓶中吹气球,旨在感知瓶中气球能否吹起与瓶子的大小没关系;第二次探索时教师提供部分瓶身有孔且大小不一的瓶子,让幼儿发现能吹起气球的瓶子上都有孔(直径约3毫米);第三次探索时,不仅增加了一套瓶子,还将所有曾经使用过的瓶子全部投放,让幼儿逐个尝试,旨在强化对“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关系的感知。“瓶中吹气球”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即便是让成人在瓶身上仅有3毫米孔的瓶中吹气球,也必须使出浑身的力气。所以在这个环节中,给幼儿提供人均5个瓶子的结果是,孩子们一个个吹得脸红脖子粗,有将近一半的孩子在尝试两个瓶子后就放弃了探索。而且,这一探索给孩子们最强烈的体验是“瓶中气球能否吹起与力气大小有关”,而并非教师所总结的“与有没有孔以及空气的力量有关”。因此,探究活动中提供给孩子的材料应适宜孩子操作、探索。

2.操作程序应规范。不管是实验过程的预设、材料的准备还是教师语言的引导,都应注意规范、科学。如在科学活动“神奇的碘酒”中,孩子们通过实验获得了碘酒遇淀粉变色的经验后,教师设置了“羊村遭遇假冒奶粉”的情境,旨在让孩子们利用碘酒检验出所提供的奶粉哪些是假冒的,哪些是合格的,并分别放置食品安全标志和非安全标志。操作时,教师引导孩子们在奶粉中倒进少许的碘酒,通过观察奶粉是否变色来进行辨认。试问:倒进碘酒的奶粉还有人敢食用吗?将这样的奶粉放进贴有食品安全标志的区域是否合适呢?恰当的解决办法应该是:教师在给孩子们出示不同的奶粉时加上“样品”两字。虽然只是加了两个字,其意义却大不一样。

3.操作目的应明确。教师设计幼儿科学活动时,在总目标的指引下应对每一环节的价值、操作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如大班科学活动“有用的三脚架”,活动的目标为“探索用小棒撑起橡皮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稳定的特性”。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设计了两个环节:(1)尝试用小棒把橡皮泥稳稳地撑在桌上,(2)用最少的小棒撑起橡皮泥。环节(1)的操作目的是探索用小棒撑起橡皮泥的方法。所以第一次幼儿自由探索后,教师在组织幼儿交流各自经验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分享同伴撑起橡皮泥的方法,因为能否撑起橡皮泥将直接影响到环节(2)的探索效果。如果教师对环节的操作目的不明确,就无法将探究活动向纵深推进,也容易使幼儿的思维陷入混乱状态。

4.引导语言应准确。同样以“有用的三脚架”活动为例,环节(1)中教师在和孩子们分享撑起橡皮泥的方法后,提问“小棒能不能再少些呢”,旨在让孩子们探索出小棒最少的用量是3根,进而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然而因为在第一次操作中孩子们撑起橡皮泥用的小棒数量不等,多的将近10根,少的只有4根。由于教师的提问不明确,导致第二次的探索没能达到最少量“3”,大多数幼儿用量比“4”还多。如果教师在孩子们第一次分享探索经验时,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关注最少的用量是4根,明确提问“能不能比4根再少些呢”,相信幼儿的第二次探索会更具科学性。

5.操作前应分清“变量”“不变量”。例如,科学活动“好玩的水枪”中,教师在让孩子们初次尝试用矿泉水瓶自制水枪玩后,分两个层次让他们探索水柱的远近和孔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一层次,比较“水枪射程”的远近,变量为射程,不变量则为瓶子的大小、孔的数量、瓶中的水量。为了体现实验的相对科学性,教师应引导幼儿站在同样距离的起点喷射,这样不仅便于与同伴比较,更提高了比较的有效性。第二层次,探索水柱远近与孔数量的关系,比较不同数量的孔对射程的影响。其中变量为瓶身上孔的数量,不变量则包括瓶子的大小、形状、瓶中的水量等。然而在此次活动中,除了瓶子不变,其他的“不变量”都变成了“随意量”“不等量”,导致比较的结果不但不准确,更不具科学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操作实验之前,应通过分清变量、不变量来提升探究过程的科学性。

上一篇:巧用多媒体,开辟足球教学新天地 下一篇:丁丁的“汽车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