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体育运动科学性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18 02:29:06

提升幼儿体育运动科学性的实证研究

幼儿体育运动的科学性是国内外体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普遍关注的话题。蒙台梭利在“运动神经培养”中指出“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导,孩子的运动就显得混乱不堪……”俄罗斯的社会学家扎托洛夫指出,幼儿时期的体育必须在科学的理念下进行,否则将错失奠定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期和关键期,不利于个体健康体格的合理塑造。

在课例研究中,我们发现以投掷教学活动为例,教学材料和形式的花哨并不一定能使幼儿体能得到有效锻炼。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证研究,是一项身心都要高度付出的活动。

一、理论学习,调整设计

为了更好地加强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适宜性,我们学习了一些测量方法,旨在通过对教学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运动量、运动密度、平均心率等方面进行检测,并分析相关数据,以验证体育教学活动是否科学和有效。

以中班投掷活动“战胜大灰狼”为例(如表1),通过测量方法得到的数据没有达到幼儿运动练习密度的适宜范围50%―70%,因此本活动练习密度不达标。究其原因,此教学活动准备材料需要:每人一块定位垫,8张大灰狼图片悬挂在四个触跳架上,4个平衡木,8把椅子,8个小圈,教师设计了一连串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活动中3―4位老师要随时待命,根据情节需要,随时摆放器械,变换场地布局。整个16分钟的体育教学活动,场景转换了3次,配班教师忙于器械调整和摆放,幼儿实际用于投掷练习次数很少,紧密型练习5分钟,集体游戏中每人投掷了2次,大量时间是排队和等待,孩子的活动量不容易达标。

二、实践研讨,设计再调

在一研基础上,教师们觉得这样的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现象,于是对原活动进行了调整、实践。

1.抛繁就简

中班投掷《战胜大灰狼》中,教师们更关注的是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所在,设计一连串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是,这样做的工作量很大,而且教学活动组织需要多人配合,场景转换过程,往往要“乾坤大挪移”般的繁复,孩子的活动量不容易达标。在二研中,我们提炼出“抛繁就简”活动设计策略,如该活动被重新设计和命名为“我是投弹手”,教学活动材料:定位垫、网球架和沙包。场地布局:原有方形场地。活动过程中,大量时间在原有场地内进行,利用定位垫,完成热身运动、教师示范讲解、幼儿练习动作等一系列活动环节,整个活动环环紧扣,运动频率逐渐加强。

2.有来有回

在投掷练习时,幼儿投出去的投掷物必须自己捡回来再投,或是为幼儿准备更多的投掷物进行游戏。在活动中,由于幼儿四散练习,投掷方位和远近就有很大的随意性,常常会发现有的孩子捡完投掷物后就“闲逛”起来,并游离出大家的练习区域。通过实践研究,我们采用了“有来有回”的投掷方法,幼儿分成两队,远远地面对面站立,投掷――互捡――再投掷,节省了四散寻找投掷物的时间,并且加强了投掷练习的密度。

3.对症下药

在投掷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幼儿的动作发展,设计难易程度不一的游戏活动。游戏活动设计了两个区,(1)高射炮投掷区:距离2米处放遮挡板材,重点练习投掷过程中保持一定高度;(2)彩虹线投掷区:每隔0.5米用一种线条表示,投掷过程中让幼儿记住投掷点的颜色标记,以记录投掷距离。这两种区域的设置,一是让幼儿重视投掷练习的抛物线高度,二是让幼儿加强练习投掷的力度。如此对症下药,才能针对性很强地让幼儿提高投掷的能力。

通过数据对比,中班体育活动“我是投弹手”的运动密度为65.9%,说明幼儿运动密度达标,整个教学活动运动量分配合理、科学(表2)。

但是,在二研中我们发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类动作发展概论》和幼儿园原有的课程目标(借鉴五大领域),三者对各年龄段幼儿基本动作――投掷的表述并不一样(见表3)。

而且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前测、中测和后测都表明,各年龄段幼儿投掷能力,不管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都是男孩优于女孩,证明投掷能力有性别差异性。

三、再次统整,验证完善

1.目标调整

通过学习,从表3中可以看出,五大领域中的投掷只有动作要求,目标指向性不够清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通过对南北方的幼儿进行检测得出的数据,既有动作的描述,又有距离的描述。而《人类动作发展概论》根据人的投掷动作发展的顺序,确定了投掷动作发展的五个阶段。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小班上学期幼儿在学习单手投掷时,最初不会向前迈一步;到了中班上学期,他们迈出一步,但是迈出的腿和投掷的手在同侧;最终,经过教学和练习,到大班下学期他们已获得成熟的投掷动作模式,即向前迈步,并且迈出的腿和投掷的手是异侧的。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依据《人类动作发展概论》中的投掷阶段性特征,重新梳理、调整了课程中关于基本动作――投掷的各年龄段目标(见表5)。

新的各年龄段幼儿基本动作――投掷发展指标,使教师能更科学地分解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使体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更适宜各年龄段幼儿的动作发展需求,也使体育教学活动的序列性与递进性更为科学规范。

2.评价指标调整

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投掷能力,只有简单的距离表述,如小班“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中班“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大班“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但在具体的实践与研究中,我们通过验证,发现了男女孩投掷距离达成的差异性,并且这些差异在进行指导干预后仍然存在。因此,研究产生出各年龄段男女孩不同的投掷达标距离(见表6)。

(李洁、朱美萍,无锡市崇安区实验幼儿园,214000)

上一篇:离岸外包服务选址与贸易出口类别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做有教育情怀的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