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

时间:2022-05-21 01:19:18

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遍推开,创新教育已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已成为热点问题。就中学数学教与学的现状来讲,“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是主要模式,教学的理念基本上是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应试教育”淹没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过程。虽然“边讲边问”、“教练结合”代替了“满堂灌”是一大进步,但数学依然是多数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科。这种“重复低效”的数学教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丧失了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本文针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问题做了详谈。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主体地位;优化;素养

教学的现状迫使我们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创新教育怎样实施?这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如何优化滞后的数学教学方法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自从有了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突出的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入学习情境。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善于用幽默的语言、形象的举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积极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合理设计课堂的布局结构,努力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授课是教与学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把握的十分准确。所谓优化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克服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特别是新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要防止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四重四轻”:

(1)重内容讲解,轻教材运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而是应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会使用教科书的学生往往认识上更深一层,自己能逐步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2)重结果,轻过程教学。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还要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的展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不少教师错误的认为:学好数学就是要将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记熟。中学阶段“记熟”的做法能对暂时的考试成绩有用,但是对以后数学持续学习发展可能留下后遗症。

(3)重题型分类,轻知识系统归纳。目前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通病就是搞题海战术,网络题型,反复训练,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变成机械的分类思维技巧的教学与训练。其结果使学生考试死搬硬套各类习题的解题方法,一旦同类问题的变换形式出现改变便束手无策。这样的实例并不少见,在创新教育大力提倡的今天,教师要重视教会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根据问题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分析,从而灵活地处理问题。

(4)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灵活多变。平时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呆板的固定模式进行授课。知识铺垫复习、新知识引入例题讲解,不注意教学内容难易及特点而在教学方法上的变化,进而错误的认为教法的革新是不切实际、华而不实。其实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具体实际及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一些枯燥乏味又能理解的教学内容讲述得浅显易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在学习上,部分学生除了先天的智力因素之外,另一个主要障碍就是非智力因素。例如,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自信度、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克服学习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毅力、坚持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意志等,这些都防止形成恶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1)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应,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自我表现愿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答题和练习的质量予以公正和合理的点评,抓住学生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长期坚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了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增强可读性,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又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相应的预习题,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学生通过自学,并经过教师课堂上的讲评,有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形成。

(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均表现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比如能否独立思考问题,能否有效的应用原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问题的深刻性及全面性又如何?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在倡导学生积极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的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在评价学生的思维、练习的质量时,应恰如其分。

上一篇:完善学生人格 探讨初中班级德育教育 下一篇:让爱的魔力为我们带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