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时间:2022-05-21 10:19:11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外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脊柱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见于30~40岁的青壮年,20岁以下青少年罹患该病的则相对少见。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690例,属于青少年的病例28例。现报告如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案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28例,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12~23岁,平均18.2岁。病史2~21个月,平均6.5个月。其中腰2~3椎间盘突出1例,腰3~4椎间盘突出2例,腰4~5椎间盘突出11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14例。22例患者曾有明确的腰部外伤史,占78.57%。28例患者均表现明显的腰痛,其中23例有下肢放射痛,其中单侧18例,双侧5例。查体: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椎活动受限,腰椎棘间或棘旁压痛阳性者25例;腰椎侧弯或腰椎平直者21例;下肢感觉、肌力或腱反射改变者18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20例。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体征、CT或MR I、X线照片等明确诊断后,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行卧硬板床、理疗、口服药物等治疗,其中2例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行手术治疗;其余26例患者因保守治疗效果差,或临床症状消失后短期内再次复发,最终行微创手术治疗24例;开刀手术2例。手术方式:在局麻下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其中单侧开窗、双侧开窗者各1例。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在局麻下、在德国西门子公司产的大平板数字减影系统监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8例、行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盘内激光靶点减压消融术+医用臭氧注射消融术的微创多靶点叠加术16例。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8个月,其中2例行保守治疗的患者症状部分改善,但在劳累或体育活动后,症状加重;26例微创手术治疗者中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恢复正常生活者24例,残留部分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者2例;2例开刀手术治疗者中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恢复正常生活。

3 讨论

目前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在青少年时期髓核和纤维环的含水量大,椎间盘的弹性也优于成人,因热不易发生椎间盘突出。但是,由于少年的椎间关节较成年人松弛且活动范围也较大,而周围肌肉和韧带又相对地薄弱,故在日常活动中,尤其当有突然动作或剧烈动作时易发生关节突间关节失稳或扭伤,进而累及椎间盘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软骨终板和椎体骺软骨环抗损伤的能力较椎间盘纤维环差,当腰椎活动时,处于边缘部位的骺软骨环最容易遭受到损伤而撕裂,纵向的压力易引起软骨终板的破裂,进而使纤维环对髓核的约束力减弱[1]。在有足够大的暴力使椎间盘内的压力增大即可使髓核急剧后移而引发椎间盘突出,这一点与成人之纤维环退化,其内层组织的纤维环断裂后髓核经其裂隙突出的机制不同。因此,一次或多次的暴力是造成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主要原因,而多不考虑椎间盘退变的因素。当诊断明确后,同成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一样,应首先是采用卧床休息、局部用药、腰椎制动、腰椎牵引及对症治疗等,而且保守治疗的时间应为2~3个月。当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或症状体征不缓解时应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部分临床症状严重,如有剧烈腰腿疼痛、特别是有明显肢体麻木等神经根受压症状的患者,短期保守治疗无效时,微创手术治疗或开刀手术治疗的时间可以提前。开刀手术方式以摘除突出髓核并去除各种神经根致压因素为限,应尽量避免摘除过多的髓核组织和破坏过多的腰椎后部结构,防止术后腰椎失稳而导致腰痛。相对成年患者而言,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时更应强调微创的原则,有条件的医院,可尽量采用椎间盘微创治疗技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或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2]。我们采用的椎间盘激光靶点减压消融术及微创多靶点叠加术具有更多微创手术的特点和优势,临床效果也十分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鲁玉来,蔡钦林.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01-303.

[2]杨维权,刘大雄,孙荣华,等.椎间盘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J].颈腰痛杂志,2005,26(5):350-352.

上一篇: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探... 下一篇:产后出血58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