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水粉画的色彩能力

时间:2022-05-21 07:32:51

培养幼儿水粉画的色彩能力

摘 要:让幼儿在水粉活动中产生对色彩的浓厚兴趣,重视活动室壁画设置的色彩效果,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水粉活动中引导幼儿掌握一些色彩的技能技巧,提高幼儿的色彩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引导幼儿在美术欣赏中提高色彩能力。

关键词:色彩能力;审美情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120-01

近年来,人们大力倡导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由线、形、色、构图组成的美术的基本要素,是美术教育的核心。色是审美信息中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儿童对色彩性质的了解。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儿童认识颜色的能力,通过美术活动提示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的色彩学规律,有助于儿童审美趣味的培养。就培养孩子的色彩能力来说,我认为:在水粉画活动中,对孩子在色彩上的认知,感觉有较大的帮助。在我班,经过水粉画活动,孩子们对色彩的认识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他们自信、轻松地运用个人的审美情感,创造性地表现色彩,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色彩风格。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培养幼儿在水粉画上的色彩能力。

一、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水粉色彩知识,让幼儿在水粉活动中产生对色彩的浓厚探索兴趣

了解色彩的规律性对幼儿教师至关重要。教师本人要对色彩有深切的认知,具备一定的色彩素养。色彩就是具有鲜艳的颜色,这是盲目的色彩认知缺乏症。色彩有原色、间色、复色、明度、色相、饱和度等,明色、色相、饱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幼儿园里,幼儿主要学习分辨和使用基本色――原色和间色,也可以有几种复色,如棕色、紫红色及无彩色,进而学习分辨色彩的明度及饱和度。对色彩的辨别认识有助于儿童更有意识对色彩加以使用。当然,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幼儿自发本能的感情冲动,让全心全意自由选择色彩的使用。教师要按单元,有步骤地为幼儿设计能打动他们心弦的有趣课题,使他们在早期就获得丰富的色彩经验和充分表现潜力的机会。

兴趣是入门的前提,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兴趣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先导,而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刚升班时大部分孩子对色彩没有什么喜好,个别孩子甚至抗拒美术活动,为了引导他们对色彩的追求,发展他们的色彩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我从水粉画下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逐步提高。

1、从生活中引导幼儿追求颜色

比如说:有些孩子的小被子色泽鲜艳,色彩和谐,甚是好看,在孩子们睡觉前或者拿小毛巾时,我有意识地叫嚷,让孩子们发现:“呀!这张被子真好看,有黄颜色和红颜色在一起好看极了,你们的妈妈真有眼光!”“哇!这张被子也不错,在蓝颜色里印上桔红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在我故作声张中,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被吸引来了,都象模象样地欣赏起来。有些孩子还不甘落后道:“张老师,我的被子也好看啊!你看,有这么漂亮的颜色,我最喜欢了!”于是,孩子们纷纷去发现自己的被子并急于介绍自己的被子漂亮。趁此机会,我设计了拓印画――《漂亮的小被子》,引导孩子以组画形式,用纸团、树叶、一些水果、蔬菜等以拓印的方法在已裁好的涂有颜色的纸质做的大被子上拓印自己喜欢的鲜艳的颜色。于是,漂亮的裙子、小毛巾、节日的装饰等等,都是好的题材。我随机地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五彩的颜色,并用心设计活动,在孩子好奇、感兴趣中慢慢使他们对色彩有了浓厚的兴趣。

2、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水粉活动中追求颜色

根据水粉的特性,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乱涂乱画中发现水粉颜料的魔力,主动去探索色彩。首先,我让孩子认识各种水粉颜色,孩子看到这些已跃跃欲试了,我还纵容他们说:“在白纸上用它们来玩游戏,会有新发现。”于是,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这些颜色在画纸上疯狂地涂呀、玩呀,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的颜色不见了,却变出了很多种见过和没见过的颜色,但有的却很灰暗。就这样,孩子们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喜欢上了水粉活动。

二、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水粉活动中引导幼儿掌握一些色彩的技能技巧,提高幼儿的色彩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

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时,孩子对色彩有了自己的喜好,辨色能力也大大提高。他们通常喜欢的颜色是那些纯度较高的颜色。画面上颜色的种类也增加了,但不太考虑色彩和谐美。有些幼儿只用几种颜色而不理会其它颜色,作品色彩单调,换色很少;有的幼儿只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涂色中大量换色,使作品出现五颜六色杂乱不协调的色彩;有的幼儿一个劲儿地调色,总把画面弄得灰沉沉的;有的幼儿着重以实际为准,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等。为了全方面地提高幼儿的色彩能力,使其有较强的审美情感,我从水粉画的色彩规律性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色彩能力。

(上接第118页)习内容、要求、注意事项后,让学生讨论:第一,你对教师的计划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尤其是教学内容的设置、课时安排、对老师的希望。第二,自己简单的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并相互交流看法。马老师用了半节课的时间请学生发言。学生发言很踊跃,有的说:“多给我们一些时间打篮球,有的说长跑太枯燥了”马老师对学生的问题一一做了回答。记得是2007年,我自己带我们学校的训练队,我在教传球时,我是先教双手胸前传球,再教其他的传球方法,最后再教比赛。我是这样设置的,先让几个打球打的好的和差的在边上看比赛,一般的打比赛,让他们看看在比赛是那个传球用的多,有几种传球方法?打完比赛提问时,学生回答很好:有双手的,单手的,背后的,胯下的,反弹的等好多种。问到发现问题时他们也回答很好:男生只有一两次双手胸前,女生比较多。然后我再重点的讲解和示范其不同的用法和作用,让学生不要傻练,要知道如何使用,以及其他一些同学在比赛是的惯用传球方法。

学习方法要根据学生,课的类型,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场地和天气情况等来选择。正所谓:“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不要盲目套用某种学习方法,要集体问题具体对待,运用得当才会有锦上添花之效!

上一篇:浅谈幼儿对色彩与图形的认知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在玩色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