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良刍议

时间:2022-05-21 06:09:41

语文教学改良刍议

新课程对语文教学制定新目标,施行新方法,要求新理念。说到底都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希冀培养出更优秀更适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那么我认为作为一位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首先得从以下几点开始探寻改革发展之路。

一、 反对教学陈式,熔铸教学新理念。

反对“必以载道式”:在教材处理上,体现新文本的情趣、理趣、谐趣以及由此产生的美趣。给学生以全新的心理感受与视角冲击。努力打破以往的语文课的阶级局限、政治说教、思想负载,把语文课等同于思想政治课的模式。因此老师必须抛开"教参"的束缚与影响,真正体现文学是人学,讲求文学作品思想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反对“庖丁解牛式”的教学:反对在语文教学中不重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诗意感悟、情感熏陶,而是把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课堂成了老师个人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没了思考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中目学生,讲解中目无主体。因此课堂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不能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熏陶的文化家园。

反对“熟能生巧式”的教学:受应试的指挥,置学生的个性要求于不顾,奉行“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深信“熟能生巧”的道理,大搞题海战术,纯应试技巧的战术演练铺天盖地,老师迫于无奈,学生苦不堪言!把语文当工具,把训练当手段;重技巧处理,重技能训练。如此只会消磨学生原有能力,丧失学习兴趣,封杀学生个性。

因此立足新教材,根据新课标精神,引入尝试性、发现式、问题型学习策略,结合探究性学习,在文学教学中构建主体参与、主动探究型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沿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学习评价,营造宽松、新鲜、活泼、现代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人性化、个性化的体验,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

二、在课堂上践行对话教学,在对话教学中体验作品丰富情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的特点。”《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就是指人生的体验。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加拿大学者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在《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一书中利用阐释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解释,他认为“阅读世界,将世界铭刻在心,要求人们与世界协调或者说倾听世界,并要求大家听从生活最深处的共鸣。”读者与文本交互作用,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在交流过程中,读者与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一种独到的体验。

阅读体验有两个特征:一是情感,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阅读的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建构在对于每一个字词句的剖析上。基于阅读体验的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阅读,在朗读中分析、赏析、体验课文,引发学生的共鸣。鼓励学生对于课文的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而不是去刻意地寻找关键词和中心句。体验对写作犹为重要,没有体验,就不可能有真情实感,就不能有生活的深度积累,自然就谈不上“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作文了。

对话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对话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互动合作是对话的基本手段,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不断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对话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他指向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对话。建立在对话基础上,教学会超越传递信息的功能,具有生成性。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对话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

课堂对话信息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二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等。三是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获得的新知、重新建构的意义。对话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呈现或再现已获得了知识,而是通过对话信息的交流互动,生成和建构新的意义,使知识增殖、价值提升。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的"意义"更是在对话中生成的。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阅读是“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意义的生成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即碰撞、交流和对话的过程,读者与文本,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意义有一个生成的过程,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因人而异的。

三、在课堂外得益于大阅读,拓展语境。

不仅在课堂上要加强语言的涵泳,课外也要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加强语言文字的刺激,增加大量的语言储备,积累一定的语感,便于拓展学生的言语境界。利用新语文课本、读本、新课标所规定必读的名篇佳作、新教材迁移教学下的美文时文,同时把语言学习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小课堂里有大课堂,小语文中有大语文”,真正体现语感培育取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的原则。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 下一篇:浅谈完型填空做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