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5-21 05:06:36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若干思考

摘 要: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收藏物品展览筹备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博物馆藏品展览效果体现的重要步骤,做好陈列展览设计的探索创新有利于提高设计的质量。本文结合展览设计需有核心思想、展览设计需由连贯的故事线串联起来、展览设计需要挖掘城市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和展览设计应考虑到观众的参观体验与感受这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陈列展览设计;核心思想;故事线;思考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23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博物馆的建设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陈列展览设计相关的理论不断完善。但是,在一些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当中,没有做好创新和探索的工作,导致展览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把握展览的要点来做好展览设计工作成为了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一、展览设计需有核心思想

严格地说,围绕文本策划进行设计是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原则,文本是展览语言中的一种以解释为主的方式,特别是以历史主题为代表的展览。但只是依据文本进行设计是不够的,因为文本策划者的研究视野可能会不同于形式设计。

在这一点上,笔者非常推崇海先生关于博物馆基本功能的观点,他认为“博物馆的三职能在博物馆历史上是依次出现的。物的收藏是第一职能,其次出现的是第二职能――科研职能,最后出现的是教育职能。第二职能是第一职能的延伸,第三职能是第一、第二职能的延伸。三者是同心圆的关系。圆心是物的收藏,内圆是科研,外圆是教育。”藏品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博物馆存在与发展的命脉。1990年当选国际博协主席的科纳里,在他离任后就任马里总统时曾告诫博物馆:“我们不应该为迎合观众对博物馆的兴趣的增长而放弃研究和保管工作,这两项工作依然是博物馆有特色的研究工作。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扎实起码考证工作的博物馆如何从事知识传播工作。”因此,在我看来,展览设计核心思想的形成,还需要我们透过文本关注藏品本身。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藏品是展览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具有相当说服力和感染力。展览通过藏品与历史的对话,穿越时空,全面准确地反映某一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等等。

因此笔者认为,展览设计必须以馆藏文物为基础来体现核心思想,方案设计者应对馆藏文物的数量和状况全面了解,并且具有考古学、历史学、文物学等多门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根据文本策划方案确定集中反映主题的展品。

设计的核心要能表达展览主题。主题是构成展览的主导因素,它表露于文物的相互关系之中,蕴含于构成展览的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主题凸显馆藏的特色与优势,甚至对每件展品在展览中的轻重缓急都有规定,如果缺乏主题的安排,再大量的展品,也只不过是展品的胡乱堆放。此外,为了表达主题乃至副主题的不同层次与互动关系,展览设计的核心思想也随之多元化,这取决于设计者的视点及角度。以历史性展览为例,我们可以真实地复原历史场景,也可以展示造成这些历史现象的诸多动因;可以以精英人物叙述历史,也可以走平民百姓的路径。总之,展览设计的核心思想,应该与藏品系统的内在一致,准确地揭示主题,力求最大限度地得到观众的认可。

总之,展览设计的核心思想,应该与藏品的内在一致,能准确地揭示主题,并力求最大限度地得到观众的认同。

二、展览设计需由连贯的故事线串联起来

在这一点的认知上,更多地是从作为参观者的感受出发的。很多时候,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且感觉颇有收获的展览,往往是将大量的信息蕴藏于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在一个个故事中有所获益。“博物馆展览应以自身受众为衡量标准,为展品构建出一个展览框架,延伸出一条故事线,并在故事线中添加具有认知性、教育性的元素,使展览具有整体性,情节具有延续性,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利用和理解展品内涵。”比如,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精心布置了明代风格的文人庭园,目的是让人联想到这些作品产生的最初历史背景与故事情景,这对于观众整体了解文物的历史语境非常有帮助。

事实上,说故事是人类的一种智能,故事可描述事件脉络,听故事则是人的天性,是人类传达记忆、经验及智慧的方式,人们藉此尝试再现事件原貌,感受背后的信息意义。故事往往具有连贯性、吸引力与感染力的特征,有着大众化、通俗化、易记忆的特点与极佳的传播效果。希腊神话、伊索寓言等经典著作无一不是故事的体裁,观众借助“故事”来解读展项,连贯的故事线也是博物馆的展览动线。制造背景故事、让观众身临其境,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展览方式之一。

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数学馆堪称营造故事线的典型。据说320平方米的展厅,前期学术研究竟用了3年时间,串联了11个展项。比如展览各种基本数学原理,如概率曲线、乘法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等,用一个个知识点构成整个展览。从展项上,深入研究每一个知识点;在展览手法上,采用装置、运动物、图样和写真照片,把展览空间打造成既像实验室,更像一个科学嘉年华。此外,博物馆还重塑了一条19世纪的街道,让人自然体验数学、时间、生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让观众从生活脉络出发,了解科学常识与数学知识,进而欣赏制作的全过程。

三、展览设计需要挖掘城市的文化特质与内涵

中国古代有“田忌赛马”的故事,孙膑帮助田忌获胜的秘诀在于避敌之长,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那么中小城市博物馆在藏品规模、级别、投入程度、观众资源、经济发展、专业人员配置等方面无法与大城市的博物馆相媲美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吸引观众?拿什么来吸引观众?那就需要我们挖掘城市内涵特质,需要我们在展览中做到融入本地特色与传统。

尤其是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加剧了人与传统的空间分离,本地化的特色渐趋衰弱,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产品更成为我们现在热衷的事物。那么,我们如何体现、挖掘、同时赋予本地特色与传统的现代色彩?为此,我们不仅需要通过深入研究,以藏品为对象挖掘其中的文化、知识与集体记忆,同时还需要鼓励公共参与。西方博物馆在改建和扩建中增加的空间基本上都是公共服务的部分,很多博物馆根据观众需要开展各种本地化的特色服务,应该鼓励市民阶层以自由和负责的方式提出、评价和讨论本市博物馆所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公共参与是博物馆本地化的一种有效计划与实施手段。

四、展览设计应考虑到观众的参观体验与感受

博物馆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媒介,它能让观众在展览中感受到自我,并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事物认识的自信。因此,我们在设计中要考虑到观众三种基本需求,即认知需要、神圣感以及文化体验。

博物馆展览必须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因为专家和专业人员在观众中的比例不足1%,那种让领导满意、专家首肯的展览不一定能获得大众的认可。根据内在动机推动行为的理论,展览要激起观众的好奇心,或最大限度地与观众的认知结构相吻合,其中诱发观众思考和行动极为重要。比如,如果我们需要设计一个介绍地质结构的展项,科学信息丰富,展项充分,还设置了让人去探 求和掌握专门技能的操作设施等等。但关键问题是:这个展项与参观者有什么关系?譬如说能帮助观众了解地球吗?如果不能回答这些问题,那么,这个展项的设计是平庸的,因为它所提供的信息也不会在参观者的记忆中留下任何印象。“在博物馆的展览上,我们的宗旨是首先探索能否使用简单一点的技术,扩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更加强调展览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尽量降低科技的副作用。”因此,设计者要从空间入手,思考博物馆展览主题和内容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从整体到局部的布置、色彩、文字、图片、设备、道具、景观、模型、灯光、照明、声音、影像、绿化等各个方面,使每个展览元素服从于整体的统筹规划,当观众对展项发生兴趣,并通过感官与之交流,他将体验到造物之美,展厅也将会是一个引起心灵震撼的场所。

“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今天,人们在关心展览科技含量的同时,更重视展览所带给他们的情感愉悦和满足,基于体验理念的博物馆展览应当成为新时期博物馆展示设计的主流。人们在获得展品信息的同时,获得一种文化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

五、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做到高质量的陈列展览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上文提及的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到美学、文物藏品、展览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因为陈列展览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工程,我们必须要在探索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许建均,张春.对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中趣味性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0(15).

上一篇:试论群众文化发展的方略 下一篇: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