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的技巧

时间:2022-05-20 06:10:25

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的技巧

摘要 引导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以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不足之处望大家斧正。

关键词 小学语文质疑能力

一、创设质疑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动力,是进行创新学习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没有任何创新。有了兴趣,才会萌发创新意识。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春雨的色彩》这课时,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描绘春天的美景。上课时先播放一段有关春天的景色,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春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小发明|、小创造。又如教《曹冲称象》这课时,师生共同讨论称象的原因,从中进行分析,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有关浮力的试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质疑的氛围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讲求民主,应在学生平等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我在教《四个太阳》这课时,先让学生拿起彩笔,根据课文内容,把四个太阳画出来,从而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比比看谁画得最美,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以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上《棉花姑娘》这篇课文,课文上完后,让学生上台表演,采用竞赛的形式,评出最佳表演奖。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三、培养质疑的兴趣,让学生敢问。

“问”源于思,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足够时间,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对课文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从读书中质疑问难,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问错了没关系。从而提高课堂上的时间效率,并把非重点的知识留到课后去解决,这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学生的质疑问难未得到答案,便不满足,便会去探求答案.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经过认真读书后挖掘教材,产生疑点,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敢于质疑、敢于提问。同时教师要经常启发诱导他们积极发表独立见解,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能提出问题。

四、引导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来自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质疑。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要求学生在预习中用“圈、点、画、”等方法勾画疑难,并记在笔记本上。开始上课时,放手让学生提问,互相交流,打开思路,为下一步学习树立目标,促使学生学习进入一种良好状态。同时教师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2.扣紧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课题质疑,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比如,教学《一株紫丁香》这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挂图,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同时提出问题: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要种它?学生很想知道,特别认真地读,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我接着问:“读了课文,谁能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有个学生问:“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又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课时,先问学生你看到课题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理解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小壁虎除了向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它还可以找谁借?它借得到吗?为什么?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其他动物尾巴的用处,增加了课外知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我连忙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指名回答。这样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解决了问题。在质疑中增强了创新意识。

3.抓住重点句质疑。为了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应训练学生找出重点句。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应抓住重点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引导学生质疑:是什么画这么神奇,不用颜料又不用笔,几步就能成为一幅画?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使学生慢慢了解,原来“小画家”就是小鸡、小鸭、小狗和小马,画就是它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从而知道这四种动物爪子的形状是不同的。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要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学习语文更有趣了。

上一篇: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下一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