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炮制的意义及重要性

时间:2022-05-20 04:44:10

浅谈中药炮制的意义及重要性

摘要: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临床用药理论和药物配制的需要,将药材进一步加工的传统工艺。中药经炮制后用于临床,对保证其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资料,阐述如下。

关键词:中药炮制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35-0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临床用药理论和药物配制的需要,将药材进一步加工的传统工艺。中药经炮制后用于临床,对保证其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资料,阐述如下:

1中药炮制的意义

1.1有利于中药贮藏,便于调剂和制剂。如:磁石、石决明等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人参烘焙后,有利于防止霉烂变质;乳香、没药经炮制去油,才能研粉便于调配。

1.2提高药物纯净度,提高临床用药剂量准确性。皮类药材,传统要求“削去虚软甲错处,取里有味者称之”,如厚朴,除去部分表皮杂质及栓质,可以相对提高其成分含量,使药材质量得到保证。

1.3娇臭娇味:一些中药有一定的臭味,如:地龙、五灵脂、水蛭等具有特殊腥臭气味,经酒制、蜜制等处理后即可除去臭味。

1.4有些中药经炮制后增强临床疗效。如紫菀、款冬花等用蜂蜜制后,就增强了润肺止咳的作用。还有元胡红醋炮制后,增强了其镇痛作用等。

1.5有毒的中药经炮制后能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川乌毒性极大,如果生服易出现恶心、心慌、血压下降、呼吸中枢抑制,甚至死亡,危及患者生命。如果经炮制后可用于温经止痛,祛风除湿。马钱子、草乌、天南星等中药,毒性也极大,但经炮制后,对治疗某些严重疾病却收到独特效果。因此,仍被国家药典收藏,应用于临床。

1.6有些中药经炮制后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黄连苦寒之性极强,经辛温的姜汁制后,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经炮制后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如生地用黄酒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功效。

1.7中药经过炮制后可改变其作用趋向,即升降沉浮。如,大黄本为下焦药物,酒制后能在上焦产生清降火邪的作用;小茴香经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能更好发挥治疗肾经疾病的作用。由此可见,中药作用趋向并非固定不变,可以通过炮制而改变。

2中药炮制重要性

2.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

2.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2.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2.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2.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2.6增强药物性能,提高临床疗效。

2.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2.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总之,中药炮制后其药性、毒性、理化性质等都会发生变化,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重视中药炮制的意义及重要性,合理应用中药炮制,为中医辨证施治创造广泛用药条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

上一篇: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研究 下一篇:解析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