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答

时间:2022-05-20 06:53:26

历史的回答

岁月逶迤而来,蜿蜒而去,回看史籍上光辉的来路,我心震颤。望着那一串串不朽的名字,听它们身后奏起的绝美乐章,我不禁问:怎么去拥有那份淡定与超然?我们如何觉解这人生的大智慧?

夜深沉,我凝望着天宇中灿烂的星河,历史的回响意蕴深沉地告诉了我答案:

舍弃世俗功利的混浊与纷争;

珍惜生命本真的无华与宁静。

懂珍惜的人,肯舍弃的人,才会超然物外,独上高楼,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惜”与“舍”的哲学,也是古人留在历史天空中永恒的星座。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那巍巍的南山仍伫立在历史的路旁,渊明就躬耕于那里,抬头望见那暧暧荒村,心中自有一份恬适。享誉文坛百年的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宁愿做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做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做个“带月荷锄归”的农夫……秋风萧瑟,月落残云,陶潜莫不泰然处之。他舍弃了对地位的渴盼,舍弃了对功名的追逐,因为珍惜世人的愿望,珍惜心中的圣地――桃花源。旷达之士参悟出了“舍”与“惜”的真意。

花之朝,月之夕,剥一黄橙,暖半壶酒。东坡居士这个被宋神宗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漫漫求索后,终于找到了他所珍惜的,明白了他该舍弃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一清雅的美景若不是懂得生活的人,怎知欣赏?东坡舍弃了世俗的纷争,宁做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做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行者,夜饮东坡醒复醉,又得浮生一日凉。他,参透了 “舍”与“惜”的蕴涵。

坐观窗外叶枯叶荣,静品天外云卷云舒。顺着历史的长河,面对乱世,智者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曳尾于途中,或幽居于竹林。古人心如澄澈之秋水,个中真意等待后人去参悟、去觉解……

岁月的年轮无休止地转动着,牵扯出四季轮回,哺育出生生不息。历史的回响带给我最好的答案:

舍,世俗浊淖;惜,心之宁静。

上一篇:第二眼春天 下一篇:一句话一段历史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