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种误区

时间:2022-05-19 03:00:14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种误区

现行的班级集体授课制,虽有很多优点,但它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体能和个性差异。完全靠教师的个别辅导,又因教师工作的繁重和精力有限而显得不切实际。而恰当的运用学生分组,并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不仅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技能形成、体能培养上让同学之间相互团结互助,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小组内同学之间大量交往、情感的协调接触,对学生情商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有些老师一味地追求场面的热闹而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功效,忽视了该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合作学习”变成“信马由缰”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是,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自主”,该讲的不讲,该指正的不予指正,有时对过程没有进行及时调控和点拨,更没有及时地给孩子有效的帮助与指导,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组织孩子合作时,教师却站在一旁冷眼相看,难道说,合作就是学生自己的事吗?那还要教师干什么?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新生做操,讲解示范后学生集体练习之后,教师微笑着问:“小朋友们想当小教员吗?”孩子们异口同声:“想!”“大家都想!这样办,我们以小组单位进行对练,有信心吗?”“有!”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高。于是小组合作开始了。这时,我发现后排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正在争执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个个争当“小教员”。

以往教师都是以镜面示范来教学的,而学生们左右混淆,更不用说动作规范正确了,到最后“教员”、学生都将动作方向混为一坛,无左右之分。就连一开始表现出色的学生到最后也都分不清动作的路线。可见当时多需要教师的指导与点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合作学习”的水分,没有水分,“合作学习”就会枯萎,教学中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合作学习”变“个人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应具备以下六个要素:团队;复杂的任务;责任分工;积极承担责任;成员相互支持;集体反思。诚然,让每一个成员在共同的任务中积极地承担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是合作成功的保证!

例如:在四年级情境游戏中,由故事导入,探险队去探险,途中部分探险员遇难受伤,同学们将设身处地发挥想象,如何去克服困难,安全踏上归途?小组合作讨论后分组练习。学生合作练习后进行展示:有一组个个是“伤员”,每个学生都自顾自地演示过障碍,表演得有棱有角,有的拐着腿、有的抱着头、有的弯着腰……应有尽有,却没有团结合作的影子。一组学生部分当“伤员”,他们分别由其他同学搀扶着,在过障碍时前者比后者跑的还要利索,根本没有角色之分,让人哭笑不得。

同学们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根本没有小组合作的成分,这都是没有明确分工惹的祸。没有分工,缺少配合,“合作学习”变成了“个人学习”。不能不说该教学设计用心良苦,但也不能不说在操场上存在问题。试想在游戏中适当帮助分工,部分学生当“伤员”;部分学生当“指挥员”;还有的来帮忙抢救,学生了解明确了分工,就会增强队员们的责任感,相互间的支持与配合会更默契。

三、没有充足的空间与实践,“合作学习”只会“流于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相适应。一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重复,使得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探索价值,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二是在小组讨论中,过于强调热闹的场面,而忽视了合作的意义。

例如:在一次投掷教学的公开课上,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投掷垒球时怎样才能投得远?(2)投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马上分成几小组,气氛热烈。然而对这些问题,学生无感性认识,只凭想象加以结论,你一句我一言,看似热闹,而最后总是草草收场,总结时,且说的要领和书上的完全一样。

这种合作学习,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会使学生误解合作学习的作用。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发展的水平。同时,要留给学生可以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避免在合作学习中只求场面而不求实质的过场现象,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四、缺少了合作的过程评价,“合作学习”会歪曲本意

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更为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评价使师生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有些教师往往片面理解评价目的,只重视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略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这样的评价忽略了合作学习的本意,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

例如:某教师在安排学生“通过障碍”接力跑游戏中,先让小组进行讨论,并用规定的器材布置障碍,然后教师发令小组进行比赛。同学们奋力拼搏,不怕困难,最先通过终点的小组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得第一名的小组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在比赛中我们发现,有几个同学在碰倒了障碍后又返回摆好障碍,结果落在之后,还有的同学主动跑过去帮忙放置障碍……固然,对力争上游、争取第一的精神要给予表扬,然而如能对障碍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在比赛中同学之间表现出来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品德也进行一番评价的话,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集体的那份凝聚力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它需要的是团队之间的竞争与配合,更让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潜能,找到自信,学会学习,健康成长。

上一篇:如何让英语家庭作业更高效 下一篇:关于构建学生体育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