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5-18 10:43:38

谈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摘要: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的程度。阅读对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体验阅读成功的快乐,养成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效率;阅读情境;语段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59-01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如没有阳光,没有书籍支撑的智慧,就如鸟儿没有翅膀。"这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话。中国古人也曾说过: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由此可见,阅读对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在课外阅读量上规定:小学阶段总量不少于140万字,初中阶段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由此看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何等的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李霁野谈读书》中写道:"要想培养读书的兴趣,非将态度根本改变不可。读书不是要应付考试,不是要敷衍外来的要求,却是要满足内心的需要,充实自己的生活。"俄罗斯小说家尤里・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也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寻找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的个性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笑,会哭,会同情,会参与--这里就开始了书的影响。所有这些,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就是'感情的传染'。"这段话很精确地道出了读书对人的影响力。而初中阶段是一个人阅读的黄金时期,错过了再要培养阅读兴趣就会相当困难。

2.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阅读,表现在不知道怎样去欣赏一篇文章,没有掌握如精读、泛读、略读、跳读、采集等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和技巧对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实施、阅读兴趣的形成以及阅读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讲课文和授方法并重,必须教给学生学习各类文体的方法和技巧。并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这不仅是古今中外许多学问家行之有效的阅读经验,更应该成为中学生熟练掌握的阅读方法。同时,教师还必须拓展语文课堂内容,扩大学生的背景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减少阅读的障碍,让学生学会阅读,消除对阅读的畏惧心理,提高阅读兴趣。

3.让学生体验到阅读成功的快乐

如果学生发现他的努力有所得益,便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花更多的时间,反之,必然会自卫性地减少学习时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对阅读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速度予以表扬,对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学生加以肯定,对阅读效率高的学生进行表扬等等,都可使学生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对阅读增加兴趣。而兴趣的增强又能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去阅读,从而赢得更大的成功,形成"阅读--成功--兴趣--更好地阅读--更大的成功"的良好发展局面。总之,教师要让学生看到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阅读的信心。

4.创设学校阅读情境

师生关系、课堂中使用的阅读材料以及同学的互动都是影响学生阅读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校园内尽可能营造一种便于学生阅读的环境,如在班内设立"阅读栏",让学生想阅读时就能看到;开展阅读竞赛,奖励阅读量大、阅读时间多、阅读能力有进步的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尽量将阅读课文教得生动有趣。同时,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尽最大可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环境和条件,并多抽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通过这样的环境熏陶与感染,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变得乐于阅读,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

5.推荐经典书籍,提高阅读兴趣

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合适的书籍,不宜一味地拔高,选择太难的篇章,应该以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为主要选择对象。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阅读这类书籍,其文化熏陶和精神灌注的影响将是终生的。另外,学生的阅读面也应该宽广,阅读范围涉及科学、历史、美学等各个方面。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推荐和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可以更加开阔视野,激发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对阅读书籍的兴趣和爱好。

6.通过对精美语段的赏析,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选择那些出自名家的名篇,或是选自美文、时文,这些文章或者语段都文质兼美,形神兼备,是培养学生学习情趣的好素材。教师要借助精美语段的阅读、理解和赏析,适时有效地、因文而异地引导学生在领略作者内心情感的基础上净化心灵,提高审美感受。同时,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把精美语段的阅读理解过程当做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和积累知识的环节,那么长期下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总之,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的程度。这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有意识、有方法的进行引导和熏陶。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利用好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有针对性的对本班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让学生们在阅读中产生快乐和极大的兴趣,从而更加爱对书,好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1]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 2002年版

[2] 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上一篇:新课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巧设“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