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巧设“悬念”

时间:2022-10-14 02:49:18

小学语文教学中巧设“悬念”

摘要:设置"悬念"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有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悬念",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悬念;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50-02

我们平时看电视或者报刊书籍的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断描写,可就那么一瞬间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至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与之相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悬念,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1.在讲读课文之前设置疑问导入

设置疑问导入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与课文题目有关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正确回答的一种导入发。如:教学《海底世界》一颗,学习课文前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如果把全世界各国的国土合起来,这样就变得更大了。而地球还有没有什么地方的面积比陆地面积更大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节是课题《海底世界》。并紧扣课题提出疑点:海地到底有多大呢?海地里面世界会是怎样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疑点就会解开了。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新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创设情景,制造悬念,调动课堂气氛

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学习数学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亲进教学的情感。

在情景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在有趣的现实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动、接纳;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自信;在发现问题、运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教学的价值等。

3. 故事教学设悬念

故事人人都爱听,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教师声情并茂,娓娓宣讲,被激活,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把孩子们带入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正当孩子们期待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收声告知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小魔怪要上学》的故事,当我讲到小魔怪上学后,他学会了读书和交朋友,他每天都可以享受美味的饭菜,他觉得好幸福!他决定,在他生日那天,要邀请所有的小伙伴到家里来做客。不过,他忘记了,他的爸爸妈妈可都是爱吃人的大魔怪!当他为小伙伴打开门的那一瞬间,他才忽然想起来。可是,安安、奥奥、蒙蒙、赫赫……他们都来了,小魔怪害怕极了……讲到这我戛然而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学生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出示《小魔怪要上学》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阅读,恐怕比任何说教效果都好。

4.联系生活设置悬念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以文章为例子,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进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景,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景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可贵的沉默》一课时,每一步,每一问都让学生从自身思考,将文中所讲指向课堂上的学生,同样问他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给你们过生日?说说是怎么过的?孩子们畅所欲言,接着问:那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自然的将文中所讲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

5.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6.在讲读课文结束时,可分采用余味无穷的方法

在课堂的尾声,针对教学中的关键之处,结合课题的结构特点或重心,提出一些有争论或学生感到迷惑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习中互相吸收互相补充,达到发展学生思维,把学习引向深入的目的。这样不仅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表述问题的能力,而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造的能力,这对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不言而喻。如教学《宇宙生命之谜》,课至结束,有同学质疑: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那传说中的外星人是从哪里来的呢?等等,那老师就顺势引导,让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机器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欲望。

总之,在教学中巧设悬念,使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课堂气氛跌宕起伏,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个接一个地解除悬念使学生感到开心愉快,乐学不厌,从而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最佳教学关系。

上一篇:谈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