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起跑后加速跑能力的训练方法

时间:2022-05-18 10:02:37

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起跑后加速跑能力的训练方法

在短跑训练中,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起跑后加速跑的节奏不易控制,加速跑节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速度。

1. 训练对象

石家庄市中山业余体校田径队5名男子短跑运动员,其年龄、身高、专项水平以及训练年限均相似。

2. 训练方法

训练前对训练对象进行30米起跑(6次)和100米听枪跑(2次)测验,分别记下30米起跑(6次)的成绩和起跑后加速跑前10步的步长。百米测验取最优一次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分别求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不包括前10步步长)。

确定起跑后加速跑节奏:根据各人起跑测验的最好一次成绩的步长变化情况,参照世界优秀运动员起跑后的步长变化规律和田径教材及大纲上关于加速跑步长变化的规律,以此作为练习的依据。

根据以上确定的练习依据为模式,在实际训练中采用。首先由教练员根据各人步长增长情况在跑道上划上标志线共10条,先要求运动员按标志线所标距离进行起跑后的加速跑练习,直至自然踏准标志线,以此提高运动员起跑后的本体及空间感觉。第二,通过有节奏的声音,对运动员的大脑进行刺激,根据生物适应规律,多次长时间的重复刺激将产生生物的适应性结构,从而成为巩固的自稳定状态――动力定型,这也是我们训练中追求的东西。方法是由教练员按运动员加速节奏的频率击掌录音,让运动员按其节奏的声音反复体会,练习最后形成固定的加速节奏。第三,固定的节奏形成以后,再注重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这是不断完善加速节奏的保证。

专项训练课共50次(训练对象参加省市田径比赛各一次);起跑及加速跑技术课30次;30米听枪跑练习课10次;专项身体训练课40次;灵敏协调性练习30次。

训练后进行30米听枪跑测验6次,100米测验2次。记录每次30米跑成绩和起跑后加速跑前10步的步长。100米取最优一次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分别求出平均数、标准差,然后进行分析、比较。

3.结果与分析

由表中可以看出,对运动员起跑后加速跑的节奏进行控制性训练,其效果明显易见。这表明运动员控制起跑后加速跑节奏及短时间内发挥最大速度的稳定性提高了。

在训练前,我们通过测试发现,运动员起跑后的加速跑步长是没有规律的,因此就没有加速的节奏。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对运动员起跑后加速跑节奏的控制及训练,运动员的加速跑节奏有了明显的变化,步长增长也有了明显地规律。因此,这几名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从以上的实验结果看,训练前后的差距是显著的,证实了起跑后加速跑节奏的控制及训练与百米成绩稳定提高的关系;也证实了用最佳加速跑节奏控制训练,对于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加速的稳定性具有很大作用。

上一篇:谈篮球紧逼战术的运用时机 下一篇:少儿投掷运动员的身体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