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5-18 05:36:43

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已成为外语学习者中介语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阻碍了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效率。本文分析了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减少石化现象出现采取的策略,旨在促进外语教学的效果和外语学习者语言水平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石化现象;中介语;英语教学

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内化过程,外语教师及学习者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外语学习达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像学习的初级阶段那样稳步提高,而是处于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甚至有逐步退步的趋势,这一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被称为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中介语石化现象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原因,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相应对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石化现象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1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概念和类型

中介语(inter-language) 一词是由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 于1972年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中首次提出的。中介语是指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nativ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的语言体系,它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具有独立性,是二者之间的过渡语,具有母语和目的语的双重特征。学习者利用已有的母语和目的语的有关知识不断对现有中介语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正,使其逐渐向目的语靠拢并无限接近于目的语。 Slinker (1972)最早提出了石化的概念“石化就是母语的词条,规则和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不管学习者的年龄有多大,也不管学习者接受的解释和指导有多少,这种倾向都不会改变”。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石化现象指在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一个时不时出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成为了一个人使用一门语言的一个不变的部分,在第二语言学校中不正确的发音,词汇选择以及语法都可能固定下来被石化。在仔细分析石化现象本质的基础上,语言学家们把石化现象分为两种:永久石化和暂时性石化。

2 第二语言学习中产生石化现象的原因

2.1 语言石化现象产生的内因

⑴ 学习动机:在二语习得中,动机是学习者内心长久稳定的一种学习态度,可分为综合性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 。前者指学习者希望与目的语的使用者交往,或对目的语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等方面怀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后者是指学习者为了某一使用功效而学习该语言。两种动机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从而使学习者达到学习目的。

⑵ 母语负迁移:在二语习得中,母语发挥这重要作用,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会对语言学习产生负迁移,它是导致语言石化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有意无意地将已有的主要与母语有关的一些语言知识应用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中。一般来说,当学习者的中介语处于初级阶段时,他们更多地依赖母语的模式进行思维和表达,因母语负迁移而导致的错误也比较多。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对母语的依赖性减少,其中介语的负迁移也随之减少。

⑶ 年龄因素:根据Slinker的临界假说,语言基本形成的关键时期是5岁,12岁形成语音建构,15岁完成语法和词汇建构。到青春期后,人脑的偏侧优势形成,大脑的可塑性(plasticity)逐渐减弱,导致无法完全掌握某些语言特征,学习者的语言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如果在青春期前就开始第二语言的学习,学习者就有可能达到本族语者一样的语音和语言能力。因而提早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能有效减少石化现象出现的几率。

2.2语言石化现象产生的外因

⑴ 交际压力: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如果超越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而产生的持久压力会导致石化现象的产生。一些学习者过于关注输出语言的正确性,当交际中出错或受到否定评价时,他们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为了避免再次犯错,这些学习者往往或较少或放弃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其自信心也会降低。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时间太长,学习者的积极性就会降低,语言发展停滞不前,石化现象由此产生。⑵ 交际反馈: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进行交流时,交谈者的反馈也会影响其语言的发展。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语言形式,如果这些错误不影响其交流,学习者就会忽视这些错误或不刻意去改正,由此导致不正确的语言形式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固定下来,产生石化现象。⑶ 训练迁移:训练迁移是指针对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影响而形成的中介语认知。培训迁移失误引起的错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的语言形式的输入和语言材料的使用不当,如某些教师的语言表达不够地道,教材选用难度不当;另一方面,教师某些不正确或不地道的语言表达和教授会使学习者的中介语形成语言错误,学习者长期模仿这种不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在他们的中介语中固定下来,形成石化现象。

3 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3.1提高语言输入质量,加强文化输入,减少母语干扰:母语负迁移是导致石化的重要原因,大量输入目的语是减少母语干扰的最佳方式。大量输入目的语并非单纯指语言方面的输入,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文化输入。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同时要强调文化知识的输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学生可接受的任务,尽量采用原版音像资料,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目的语,为学生目的语的学习提供真是的学习场景和感性认知,从而建立对目的语的认知,培养目的语思维习惯,减少对母语的依赖程度。

3.2提高外语教师素质:外语教师是第二语言学习的直接传播者,具有示范性和模仿性。教师授课时的错误会被学生当作正确的输入,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让学生产生石化现象。因此教师应坚持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以自身标准地道的语言水平来减少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

3.3鼓励学习者的语言输出,真确对待他们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使用目的语的机会。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在纠正时最好采用肯定的情感反馈,注意措辞的使用,不要断然否定学生的表现,提高他们日后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牛强.过渡石化现象级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1999(2).

[2] 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教学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5).

[3] 吴丁娥.第二语言习得中过渡语及其僵化研究[J].外语教学, 2000(3).

作者简介:刘维一 ,(1971- ),四川成都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上一篇:新课程条件下形成性评价在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