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与欣赏的区别

时间:2022-08-27 03:53:17

音乐鉴赏与欣赏的区别

我们平时所说“欣赏音乐”中的“欣赏”,其含义不单是人们常说音乐是供我们欣赏的,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也不是单指的是“欣赏”这个词,而是指欣赏与鉴赏。“鉴赏”和“欣赏”虽只一字之差,其意义却大不相同。

鉴赏和欣赏的区别,要阐述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先从二者的定义出发,首先要明确何谓音乐欣赏与鉴赏。 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音乐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通道。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欣赏: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听”。当人们听到音乐的时候,首先就会去听这个音乐作品的大体风格,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决定是否接受它或者不再去听它。就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对这个音乐作品的初步的欣赏。之后,当按自己的感觉决定再对这个音乐作品进行聆听时,这个欣赏的过程正式开始。而这时,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仅仅停留在作品的表面上以及情感的感官上来进行的。所以这个过程能够达到的效果仅仅是“好听”、“不错”,最多就是“我要学会唱”。而这种程度就是“浅海”程度。 在鉴赏中,鉴赏者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艺术形象的感染,而是能动、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艺术修养,通过联想、想象和理解,去补充和丰富艺术形象,从而对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对形象和作品的意义进行“再评价”。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鉴赏中的“再创造”和“再评价”,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鉴赏。鉴赏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的,大致上经历了感官的审美愉悦、情感的审美体验到理性的审美超越这三个层次。鉴赏是艺术批评的基础,也是艺术作品发挥社会功用的必然途径。鉴赏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鉴赏者的审美能力;它能培养人们的品德,提高他们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它能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宽认识;它是一种积极的娱乐方式,能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等。

拿现在高中音乐教学来做个例子:现在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是让学生在听觉中感知,在情感中体验,然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并将其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进行音乐审美实践活动。而这种实践活动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课堂中的教与学。当学生进入教师设定好的音乐情景时,他就会对本节课的音乐课有所初步的认识(主题是什么,风格是什么等),这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对音乐的欣赏。之后,通过教师对教材、知识背景等讯息的传达,使学生在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后,再次聆听音乐,并让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的进行发言和探索,不论对错,教师先不发表意见,这就是对欣赏的进一步深化。最后,教师再将有依据的理论答案或方向告知学生,让学生分辨自己的不足在何处,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再次聆听作品,看是否能理解作者的意图,再对这个作品进行最后的有根据的评价。这就是让学生用鉴赏的眼光和耳朵去对待这个作品,也是对这个作品进行的鉴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可做出否定的答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当前,新课改、新课标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所以,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多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够自己欣赏作品和鉴赏作品。老师在其中只不过起着引导作用。这样鉴赏的效果才能充分的体现。

“欣赏”与“鉴赏”,虽然二者都有“赏”的意思,但“欣赏”的意思是侧重于对音乐的领略与爱赏,而“鉴赏”则是侧重于鉴定音乐的风格与评价其艺术价值。无疑,“鉴赏”是“欣赏”的升华,鉴赏是高于欣赏的。

上一篇:简析中国艺术审美之神韵美特征 下一篇:新课程条件下形成性评价在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