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买卖合同范文

时间:2023-10-10 10:46:43

中介买卖合同

中介买卖合同篇1

二手中介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甲方:

1、甲方有权签署并有能力履行本合同。

2、在签署本合同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任何足以对甲方履行本合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具体行政行为。

乙方:

1、乙方有权签署并有能力履行本合同。

2、在签署本合同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任何足以对乙方履行本合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具体行政行为。

第十四条 保密

甲乙双方保证对在讨论、签订、执行本协议过程中所获悉的属于对方的且无法自公开渠道获得的文件及资料(包括商业秘密、公司计划、运营活动、财务信息、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及其他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未经该资料和文件的原提供方同意,另一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该商业秘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保密期限为_________年。

第十五条 通知

1、根据本合同需要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全部通知以及双方的文件往来及与本合同有关的通知和要求等,必须用书面形式,可采用_________(书信、传真、电报、当面送交等)方式传递。以上方式无法送达的,方可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

2、各方通讯地址如下:_________。

3、一方变更通知或通讯地址,应自变更之日起_________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否则,由未通知方承担由此而引起的相关责任。

第十六条 合同的变更

本合同履行期间,发生特殊情况时,甲、乙任何一方需变更本合同的,要求变更一方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征得对方同意后,双方在规定的时限内(书面通知发出_________天内)签订书面变更协议,该协议将成为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未经双方签署书面文件,任何一方无权变更本合同,否则,由此造成对方的经济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第十七条 合同的转让

除合同中另有规定外或经双方协商同意外,本合同所规定双方的任何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在未经征得另一方书面同意之前,不得转让给第三者。任何转让,未经另一方书面明确同意,均属无效。

第十八条 争议的处理

1、本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按其进行解释。

2、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有关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___种方式解决:

(1)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九条 不可抗力

1、如果本合同任何一方因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而未能履行其在本合同下的全部或部分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在不可抗力事件妨碍其履行期间应予中止。

2、声称受到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一方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书面形式将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通知另一方,并在该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_________日内向另一方提供关于此种不可抗力事件及其持续时间的适当证据及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书面资料。声称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其对本合同的履行在客观上成为不可能或不实际的一方,有责任尽一切合理的努力消除或减轻此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

3、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双方应立即通过友好协商决定如何执行本合同。不可抗力事件或其影响终止或消除后,双方须立即恢复履行各自在本合同项下的各项义务。如不可抗力及其影响无法终止或消除而致使合同任何一方丧失继续履行合同的能力,则双方可协商解除合同或暂时延迟合同的履行,且遭遇不可抗力一方无须为此承担责任。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4、本合同所称不可抗力是指受影响一方不能合理控制的,无法预料或即使可预料到也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并于本合同签订日之后出现的,使该方对本合同全部或部分的履行在客观上成为不可能或不实际的任何事件。此等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旱灾、台风、地震,以及社会事件如战争(不论曾否宣战)、动乱、罢工,政府行为或法律规定等。

第二十条 合同的解释

本合同未尽事宜或条款内容不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本合同的原则、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及关联条款的内容,按照通常理解对本合同作出合理解释。该解释具有约束力,除非解释与法律或本合同相抵触。

第二十一条 补充与附件

本合同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甲乙双方可以达成书面补充合同。本合同的附件和补充合同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二十二条 合同的效力

1、本合同自双方或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之日起生效。

2、本协议一式_________份,甲方、乙方各_____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合同的附件和补充合同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委托人(签字):_________ 委托人(签字):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房屋中介买卖合同样本

卖方: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电话:______________;手机:______________

买方: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电话:______________;手机: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公平、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房屋买卖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房屋基本情况

(一)卖方所售房屋(以下简称该房屋)坐落为:____________【区(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区(街道)】________【幢】【座】【号(楼)】_________单元 _________号(室)该房屋所在楼层为 _________层,建筑面积共___________平方米。

随该房屋同时转让的房屋附属设施设备、装饰装修、相关物品清单等具体情况见附件一。

第二条 房屋权属情况

(一)该房屋所有权证证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土地使用状况

该房屋占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以________(出让或划拨?)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证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使用权年限自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年(月_______日止。乙方应当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三)该房屋性质为商品房。

(四)该房屋的抵押情况为未设定抵押。

(五)该房屋的租赁情况为卖方未将该房屋出租。

第三条 买卖双方通过___________公司居间介绍(房地产执业经纪人:__________,经纪人执业证书号:______________ )达成本交易。中介费用为本合同房屋总价的3%,买卖双方各承担一半中介费,中介费在房屋所有权证过户到买方名下之日支付。无论任何原因导致本交易未最后完成,已支付的中介费应该全部退还。

第四条 成交价格和付款方式

(一)经买卖双方协商一致,该房屋成交价格为:人民币___________元(小 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大写)

上述房屋价格包括了该房屋附属设施设备、装饰装修、相关物品和其他与该房屋相关的所有权利。

(二)买方付款方式如下:

1、本合同签订后3日内,买方向卖方支付定金成交总价的10%,即人民币___________元。

2、该房屋过户到买方名下后3日内,买方向卖方支付成交总价的80%,即人民币___________元。

3、该房屋验收交接完成后3日内,买方向卖方支付成交总价的10%,即人民币___________元。

第五条 权属转移登记和户口迁出

(一)双方同意,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3日内,双方共同向房屋权属登记部门申请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手续。

(二)如买方未能在房屋权属登记部门规定的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手续的期限内(最长不超过3个月)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买方有权退房,卖方应当自收到退房通知之日起3日内退还买方全部已付款,并按照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付给利息。

(三)卖方应当在该房屋所有权转移之日起30日内,向房屋所在地的户籍管理机关办理完成原有户口迁出手续。如卖方未按期将与本房屋相关的户口迁出的,每逾期一日,卖方应向买方支付全部已付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如逾期超过90日,买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卖方应收到解除通知之日起3日内退还买方全部已付款,并按照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付给利息。

第六条 房屋产权及具体状况的承诺

卖方保证该房屋没有产权纠纷,因卖方原因造成该房屋不能办理产权登记或发生债权债务纠纷的,卖方应支付房价总款5%的违约金,并承担其他赔偿责任。

卖方保证已如实陈述该房屋权属状况、附属设施设备、装饰装修情况和相关关系,附件一所列的该房屋附属设施设备及其装饰装修随同该房屋一并转让给买方。

卖方保证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至该房屋验收交接完成,对已纳入附件一的各项房屋附属设施设备及其装饰装修保持良好的状况。

在房屋交付日以前发生的【物业管理费】【供暖】【水】【电】【燃气】【有线电视】【电 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用由卖方承担,交付日以后(含当日)发生的费用由买方承担。卖方同意将其缴纳的该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公共维修基金)的账面余额在房屋过户后10日转移给买方。如卖方未按期完成专项维修资金过户的,每逾期一日,卖方应支付已交付房价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

第七条 房屋的交付和验收

卖方应当在房屋过户到买方名下后30日内将该房屋交付给买方。该房屋交付时,应当履行下列各项手续:

1、卖方与买方共同对该房屋附属设施设备、装饰装修、相关物品清单等具体情况进行验收,记录水、电、气表的读数,并交接附件一中所列物品;

2、买卖双方在房屋附属设施设备、装饰装修、相关物品清单上签字;

3、移交该房屋房门钥匙;

4、按本合同规定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

5、本合同规定的相关费用的支付和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的过户 ;

6、本合同规定的其他应完成的事项。

本条规定的各项手续均完成后,才视为该房屋验收交接完成。

第八条 本合同签订后,卖方再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导致买方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买受人有权解除本合同,卖方应当自收到解除通知之日起2日内退还买方全部已付款,并按买方累计已付房价款的一倍支付违约金。

第九条 税、费相关规定

本合同履行过程中,买卖双方应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缴纳各项税、费,买卖双方承担税费的具体约定如下:

1、卖方需付税费:(1)营业税;(2)城市建设维护税;(3)教育费附加;(4)印花税;(5)个人所得税;(6)土地增值税;(7)房地产交易服务费;(8)土地使用费。(9)提前还款短期贷款利息(如有);(10)提前还款罚息(如有)

2、买方需付税费:(1)印花税;(2)契税;(3)产权登记费;(4)房地产交易服务费;(5)《房地产证》贴花;

3、其他税费由买卖双方各承担一半:(1)权籍调查费;(2)房地产买卖合同公证费(如有);(3)评估费;(4)保险费(如有);(5)其他(以实际发生的税费为准)

因一方不按法律、法规规定缴纳 相关税费导致交易不能继续进行的,其应当向对方支付相当于房价总款5%的违约金。

第十条 违约责任

一、逾期交房责任

除不可抗力外,卖方未按本合同第七条约定的期限和条件将该房屋交付买方的,按照如下规定处理。

1、逾期在30日之内,自第七条约定的交付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至实际交付之日止,卖方应按日计算向买方支付已交付房价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并于该房屋实际交付之日起3日内向买方支付违约金,合同继续履行;

(2)逾期超过30日后,买方有权退房。买方退房的,卖方应当自收到退房通知之日起3日内退还全部已付款,并按照买方全部已付款的5%向买方支付违约金。

二、逾期付款责任

买方未按照第四条约定的时间付款的,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1、逾期在30日之内,自约定的应付款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至实际支付应付款之日止,买方按日计算向卖方支付逾期应付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并于实际支付应付款之日起3日内向卖方支付违约金,合同继续履行;

(2)逾期超过30日后,卖方有权解除合同。卖方解除合同的,买方应当自解除合同通知送达之日起3日内按照逾期应付款的5%向卖方支付违约金,并由卖方退还买方全部已付款。

第十一条 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力不能按照约定履行本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因不可抗力不能按照约定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当及时告知另 一方当事人,并自不可抗力事件结束之日起3日内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明。上述房屋风险责任自该房屋验收交接完成之日起转移给买方。

第十二条 争议解决方式

本合同项下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 依法向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三条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双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本合同中未约定、约定不明或不适用的内容签订书面补充协议进行变更或补充。对本合同的解除,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本合同附件及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合同附件为本合同的一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卖方:

买方:

中介方:

合同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有关房屋中介买卖合同

出卖人(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身份证件号:___________ 编号: NO 0000000

住址: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

买受人(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身份证件号: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联系电话: ________

中介人(以下简称丙方):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甲、乙、丙三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一、经丙方介绍,甲方自愿将本合同第二条所列房屋出售给乙方,甲方已将房屋状况充分告知乙方,乙方对甲方所出售的房屋及附属设施、装潢情况已充分了解,愿意购买该房屋。

二、甲方出售房屋的基本情况:

1、房屋坐落在___________,建筑面积__________平方米。

2、附属设施、装潢情况___________。

3、该房屋的性质为: _____,原出卖人为_________,购买该房屋的购房款___________元,甲方已经向原产权人___________全部交齐,并取得了该房屋产权证书(产权证书中注明:)。

4、该房屋是甲方个人合法财产,甲方自愿转让给乙方。

三、房屋的价款及支付方式

1、甲、乙双方约定上述房屋成交价款为人民币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附属设施、装潢价款______元(大写_______),总计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

2、付款方式、期限:本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_______日内,乙方将上述房款一次性(或分期,写清具体支付时间)支付给甲方(或丙方),购房定金在付款时冲抵房款,如房款交付给丙方,丙方应在___________将房款转交给甲方。

四、房屋的交付

1、本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_____日内,甲方将房屋交付给乙方使用,上述房屋交付给乙方之前发生的该房屋的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煤气费、电讯费及其它有关费用,由甲方缴纳。

2、甲方在交付房屋的同时,应将该房屋的权利证书及相关资料交与乙方,包括但不限于:房产证、原始购房合同、交付购房款、物业费等费用的凭据及其他与该房屋有关的资料。

五、三方权利义务

1、甲方应保证出卖的房屋权属清楚,无产权纠纷,符合房屋转让条件。自本合同签定之日起,该房屋若发生与甲方有关的房屋产权纠纷或债权债务,均由甲方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给乙方造成损失的,由甲方赔偿。

2、在该房屋可以办理产权过户时,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办理产权过户,并将产权证办理在乙方名下。在该房屋可以办理产权证过户手续后90日内,由于甲方的原因,致使乙方不能取得署名为乙方的该房屋产权证时,乙方有权要求甲方继续办理,通过诉讼或其他渠道要求甲方办理,并且,乙方有权解除本合同,乙方解除本合同时,甲方应双倍返还乙方已经支付的购房款,并赔偿乙方因此而遭受的全部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乙方在同地段购买相同面积房屋按最新的市场价与本合同约定购房价格的差额)。

3、乙方未取得署名是乙方的产权证前,如该房屋出现拆迁、重建等情况,购房款、房屋拆迁补偿、房屋置换等权益全部归乙方所有,并且甲方有义务积极协助乙方办理相关事宜。

4、本合同签订后,乙方有权将该房屋再另行出售或转让给第三人,所获收益与甲方无关,甲方仍然有义务协助第三人办理该房屋的有关事宜。

5、乙方在购买房屋后,没有正当理由不得要求退房。否则应赔偿甲方因此而遭受的全部损失。

6、丙方仅提供相关房屋买卖信息及良好的中介服务,促成本合同的签订,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甲乙双方发生的纠纷与丙方无关,因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7、甲、乙两方应各自按上述房屋价款的___%支付给丙方中介服务费,各为_____元,于本合同签订之日向丙方支付。

六、违约责任:

1、本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必须全面,正确履行。任何一方违约或反悔、或不积极办理相关手续、或因产权不合法、均视为违约。甲方违约时,除返还乙方已付购房款外,还应赔偿乙方因此而遭受的全部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乙方在同地段购买相同面积房屋按最新的市场价与本合同约定购房价格的差额)。乙方购买该房屋后,不得再要求退房,否则应赔偿甲方因此而遭受的全部损失。

本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中一方悔约的,违约方应承担双方的中介服务费,丙方有权在定金中优先收取。

2、因该房屋权属存在争议,致使乙方不能正常居住和使用该房屋时,乙方有权立即解除合同,甲方应向乙方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并赔偿乙方因此所受全部损失。

3、乙方未按期向甲方付清购房款或甲方未按期向乙方交付房屋的,每逾期一日,由违约方给付对方该房屋总房款万分之______的违约金。逾期_____日未付清房款或未交付房屋的,对方有权解除本合同,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并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甲、乙双方或一方未按期给付丙方中介服务费的,每逾期一日,违约方应按中介服务费的___%给付丙方违约金。

七、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均可以向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八、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九、本合同自三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件号码:____ _ __ 身份证件号码: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配偶):_____ 年 月 日

身份证件号码: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1、本合同正文部分不要手填,均采用机打。

中介买卖合同篇2

委托人:_____________(为甲方)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介人:_____________(为乙方)??执照名称:仙居县双通房地产中介服务部

第一条?委托事项及具体要求和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委托期限: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_____个月内止,(除双方另有约定同意延期外)。

第三条?委托报酬、支付方式和期限:乙方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报酬为成交价额的_____%计算,(或以“差价”计算,即卖方拟定最低价超出部分抵作乙方报酬)。甲方应在成交合同订立后的______天内向乙方以现金给付金额报酬。但对在本合同期限内未完成所委托事项的。甲方可拒付乙方的报酬,只能给付______元的劳务费。

第四条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①甲方的权利最终是自己达到与_______方成交合同的订立。

②甲方的义务是:对乙方授权范围内的活动不得任意干涉,在必要时还应为乙方提供相关的证件和资料。 双方遇有问题可随时研究协商。并杜绝利用乙方提供的信息、条件、机会,擅自不履行合同,私自与______方订立成交合同。

第五条?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的权利是享受甲方所给付的全额报酬。

2、乙方的义务是:应认真负责地行使应尽职责以达到甲方最终目的的实现。在此全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更不得与第三人恶意通谋,损害甲方的利益。

第六条?本合同解除的条件:

1、当事人就解除合同协商一致;

2、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当事人一方因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第七条?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先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也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起诉。

第八条?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介买卖合同篇3

摘 要 目前全国正规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企业)56家,涉及上市交易的品种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大宗工业原料、石化产品、钢铁、煤炭等近200个品种。就目前这种大好形势,本文通过对大型现货交易市场的经济走势,财务管理等问题经过一番深入浅出的分析,就一些问题做了相应的对策及处理意见。

关键词 大型现货交易市场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国内大型交易市场,为保证入市交易双方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性,在程序运行上都非常规范,各大宗商品市场日常运行所依靠的交易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交易规则、风险控制制度、现货交收制度、资金结算以及结算管理制度等,其中提供交易代为结算的业务、保证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是交易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从目前国内大宗商品交易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现货交易,二是电子商务交易,形式不同,但财务处理的方式大同小异,现在按照传统现货交易程序,将交易市场在各阶段的财务处理进行简单探讨:

一、取得交易资格,交纳合同交易保证金

一般来讲,交易市场是在给现货交易搭建一个规范的平台,以保证买卖双方的共同利益。因为要一手托两家,要求交易的双方必须要交纳一定比例或金额的交易保证金,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在交易一方出现违约的情况时,给交易的另一方造成损失时,能给予一定的补偿。

交易市场收取交易双方保证金时的财务处理: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

二、交易双方签订合同,交易行为成立

交易市场提供客户供求信息,按照交易规则,客户必须在交易市场内进行交易,并在场内签订合同,其交易行为即告成立,但在合同签订时可以明确选择交易市场代为结算,也可以明确由交易双方自行结算。具体财务处理如下:

1.双方自行结算时交易市场的财务处理

双方在市场搭建的平台上进行交易,使用市场统一的合同文本,监督买卖双方签订交易合同,同时收取买卖双方的中介费用,退还收取买卖双方的保证金,市场不负责合同的执行及结算业务,此单业务即算完成。

财务处理:

收取中介费,并退还保证金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或直接从交易保证金中收取中介费,退还交易保证金余额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

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交易保证金和中介服务费的差额)

2.交易市场需要监控合同执行的财务处理

交易双方在市场进行交易,签订交易合同,市场收取买卖双方的中介费用,负责监督合同的执行及结算业务。

合同成立时,市场即对买卖双方按合同编号及合同金额做挂账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客户-合同编号(买方合同金额+中介服务费)

贷:其他应付款-客户-合同编号(卖方合同金额-中介服务费)

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交易市场监控合同执行的财务处理:

(1)在规定时间内,买方将合同金额加中介服务费扣除已交保证金的差额交到交易市场,市场确认到帐后通知卖方发货。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买方合同金额+中介服务费-交易保证金)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

贷:其他应收款-客户-合同编号(买方合同金额+中介服务费)

(2)卖方发货后经买房验收确认无异议后,告知交易市场,市场将买方的

全额货款减去交给市场中介服务费的差额交给卖方,同时退还卖方的交易保证金。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合同编号(卖方合同金额-中介服务费)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退还保证金: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这样交易市场负责监督合同的执行和结算业务即告完成。

3.交易市场监控合同执行时,合同违约的财务处理

(1)合同签订后,尚未执行时即违约

合同签订后,非不可抗力的原因,合同方有一方违约,市场有权利按照规定,将违约方的交易保证金扣除中介费后交给未违约方,同时返还未违约方交易保证金扣除中介费后的差额。

冲减合同签订后的挂账处理(红字):

(红字)借:其他应收款-客户-合同编号(买方合同金额+中介服务费)

(红字)贷:其他应付款-客户-合同编号(卖方合同金额-中介服务费)

(红字)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违约方的交易保证金划给未违约方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违约方)

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交易保证金减去中介服务费的差额)

同时返还未违约方交易保证金扣除中介费后的差额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未违约方)

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交易保证金减去中介服务费的差额)

(2)按合同标的全部未履行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买方未在规定时间内将全部货款交给市场,为买方违约;买方将全部货款已交到市场,市场已通知卖方发货时,卖方没有按照规定时间、数量发货或货实不符等,卖方全部违约,市场按照相关规定做如下处理:

A 买方未在规定时间内将全部货款交给市场,市场将违约方的交易保证金扣除中介费后交给未违约方,同时返还未违约方保证金扣除中介费后的差额。

财务处理同(1)。

B 买方将货款已交到市场,市场已通知卖方发货时,卖方没有按照规定时间、数量发货或货实不符等,市场将卖方的保证金划给买方,同时退还买方所交的全部货款。

冲减挂账处理(红字):

(红字)借:其他应收款-客户-合同编号(买方合同金额+中介服务费)

(红字)贷:其他应付款-客户-合同编号(卖方合同金额-中介服务费)

(红字)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违约方的交易保证金划给未违约方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违约方)

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交易保证金减去中介服务费的差额)

同时返还未违约方交易保证金扣除中介费后的差额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未违约方)

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交易保证金减去中介服务费的差额)

卖方违约的情况下,返还买方的全部合同货款。

借:其他应收款-客户―合同编号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3)按合同部分履行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买方在规定时间内将部分货款交给市场,在同卖方协商后,卖方认可买方部分违约;买方将全部货款已交到市场,市场已通知卖方发货时,卖方没有按照规定数量发货或部分货实不符等,在同买方协商后,买方认可卖方部分违约,市场按照相关规定做如下处理:

A 买方未在规定时间内将全部货款交给市场,卖方同意部分履行,余下按违约处理。

账务处理如下:

冲减交易双方未履行部分合同的挂账金额。

(红字)借:其他应收款-客户-合同货款(买方部分合同金额)

(红字)贷:其他应付款-客户-合同货款(卖方部分合同金额)

合同履行完毕后,买方的部分保证金(按未履行合同部分)划给为卖方,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违约方)

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部分交易保证金减去中介服务费的差额)

合同履行完毕后,卖方收到买方违约部分保证金扣除中介费的差额、已履行合同部分的货款、卖方交给市场的交易保证金扣除中介费后的差额。

B买方将全部货款已交到市场,市场已通知卖方发货时,卖方没有按照规定数量发货或部分货实不符等,在同买方协商后,视为卖方部分违约。

账务处理如下:

冲减交易双方未履行部分合同的挂账金额。

(红字)借:其他应收款-客户-合同货款(买方部分合同金额)

(红字)贷:其他应付款-客户-合同货款(卖方部分合同金额)

合同履行完毕后,卖方的部分保证金(按未履行合同部分)划给为买方。

借:其他应付款-客户--交易保证金(违约方)

贷:营业收入--中介服务费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部分交易保证金减去中介服务费的差额)

卖方违约的情况下,返还买方的未履约部分货款

借:其他应收款-客户―合同编号(部分合同货款)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合同履行完毕后,买方收到卖方违约部分的交易保证金扣除中介费的差额、未履约部分的货款;卖方收到已履行合同部分的货款。

以上是对传统交易的一个业务探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我国在2003年7月出台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对电子交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目前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介乎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定位模糊,既吸取了两类市场的共同优点,也沿袭了两类市场的缺陷和风险,同传统现货交易的区别在于:

(1)采用电子交易的方式,网上进行,系统自动匹配成交。

(2)交易的现货是采用注册仓单的形式,标准规范,转让方便。

(3)仓单在行权前可以自由转让,转让的盈亏随时兑现。

(4)保证金随着行权期的临近,其比例在不断的提高,要求不断的补足。

(5)卖方将货物运到市场指定的交易仓库,仓库开出的标准仓单在交到市场时,可以按规定抵减卖方在市场存放的交易保证金。

中介买卖合同篇4

关键词:阴阳合同;法律效力;救济

一、阴阳合同的概念

阴阳合同自古有之,大量见诸于媒体还是在《招标投标发》颁布之后,原指为了规避政府的管理,招标方与投标方在签订形式合法的合同后,再私下签订与原合同大相径庭的施工合同。在二手房屋买卖中,指买卖双方签订两份价格迥异的房屋买卖合同,价格高者为“阳”合同,用于借贷、抵押;价格低者为“阴”合同,用于过户登记,缴纳税金等。

二、阴阳合同的成因

阴阳合同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中盛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中的巨大利益,因阴阳合同差价可规避部分税金。以北京为例,据悉,北京每套二手房交易价在220万元以上(阳合同),而网签价平均在60万(阴合同),差价达到了160万!若交易房屋原屋主未注满5年,依旧意味着需要交纳营业税5.5%,契税1.5%,个税1%,计7%,则阴阳合同避税达到了160×7%=11.2万元!在利益面前,买马双方、中介纷纷下水,凭借“阴阳合同”分食本该属于国家财政的税金。

三、阴阳合同的效力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合意,以其效力可分为有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无效合同。在考察阴阳合同效力时,常常将阴阳合同区分对待。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对阴阳合同的效力主要有以下三观点:

(一)、一种观点:阴、阳二合同违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之“第二款: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第三款: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第五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之规定,故均无效。

(二)、另一种观点:阳合同不是买卖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故不具效力;阴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合意,在不考虑《合同法》第53条,即在私权救济过程中,因认定为有效。

(三)、还有小部分人持第三种看法:对于阴合同的认定,基本与第二种看法吻合,即有效;对于阳合同,除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关于价格的条款内容部分外,其余条款可为阴合同的买卖条款佐证,避免审判中出现孤证,即,应该被认为有效。

笔者认为,合同法属于私法范畴,合同也是双方的合意,故介入太多公权力以一票否决阴阳合同会引发市场的混乱,导致二手房屋交易市场出现投机之徒:先签订阴阳合同并将房屋登记过户,再以合同无效为借口,拒绝支付全部或剩余购房款。如果一票否决阴阳合同的效力,那么便无法据此向其追偿合同之债。然而,房屋的所有权已随变更登记而改变!故第一种观点实不可取!

再者,以阳合同不是买卖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为由一票否决阳合同,也不是十分高明:其一,合同是由若干条款组成,一个条款存在瑕疵,不能排除其他条款是“真实意思表示”的可能性。以希特勒是德国人,便认定所有的德国人都是凶恶之士岂不会滑天下之大稽?其二,如果阳合无效,那么其构成的条款自然也无效,双方即无买卖房屋的合意。如果双方连房屋买卖的合意都不具有,又如果敢认定阴合同有效呢?故第二种也不可取。

我较为支持第三种观点,毕竟除了阳合同的价格条款有所瑕疵外,阳合同的其余条款、阴合同皆是买卖双方的真实合意。其实,就其本质而言,阴阳合同均是合法有效的。分开私法与公法,买卖房屋时一回事,税务处分是另一码事。

四、阴阳合同谁之过?

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合同的当事人是买卖双方,合同的中间人是房屋中介单位、中介推销员,过户登记、收费是房管部门。三方中缺了哪一方,阴阳合同都不可能成为房屋买卖市场中的不死鸟。

双方当时人:一个想卖的高、一个想买得低,最终便将贪婪的双手伸向了本该归于财政的税金。

房屋中介单位、中介推向员:本着服务买卖双方的原则,揣着更多更快提取佣金的信念,怂恿、协助买卖双方当事人签订阴阳合同。

方管部门:审查不得力,不了解房市行情,可能存在的权力等。

五、对阴阳合同的处理

国家为了处理阴阳合同问题,出台了不少规定,然而收效欠佳。按照法律社会学的原理,个体在思考是否遵守某一法规时,往往想到的是:成本、收益、时效与几率…

对此,笔者认为要解决阴阳合同问题,需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改变现有交易税形式,取消二手房买卖中的交易税

现行高昂的交易税旨在控制炒房,降低房屋扭转的频率。然在二手房屋买卖中一次性收重税的做法增加了使用阴阳合同的收益。如果将税改为新房征重税、旧房反贴钱的方式,即:从新建房屋开始征税,第一年征收房屋款的2%、第二年征收1.8%、第三年征收1.5%…逐步减少并在8年后开始逐年反补贴未扭转的房屋(补贴款为前八年缴纳款除去交易税之余额及其孳息),这样,便断了阴阳合同的根源,亦保证了财政之收入。

(二)、对阴阳合同的双方中介进行惩罚性处罚

如果成本大于收益,那么便不会有人去做这样赔本的买卖。现行刑法对个体偷税的处罚还仅停在留罚没所偷税金额的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的层面(人身刑不在此考虑内),考虑到被处罚的几率,买卖双方都觉得无所谓,如果将惩罚变为惩罚性处罚,我想顶着购房款或卖房款被罚没的风险作案的人应该会不多吧。

(三)、加大对中介的监管

阴阳合同的盛行,很大一部分是房屋中介去迎合买卖双方,并在其中分得了一杯羹。然而,司法实践中,中介因为阴阳合同被处罚的例子寥寥可数。故因明文规定中介人员和买卖双方当事人,对阴阳合同负同等责任,并对其所在的中介公司重罚。以此杜绝中介人员协助买卖双方签订阴阳合同。

(四)、房管部门因更积极

如果没有房管部门的消极作为,阴阳合同不会如此大行于道,难道房管部门不知道房屋转让价格太低么?只是由于寻租、嫌麻烦、事不关己等诸多原因行政不作为。对此,因加大房管部门的廉政监管,同时辅之与奖励,诸如查实一例阴阳合同,将所追回税款一部分作为工作人员的奖励等

六、小结

阴阳合同的存在时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要想根除,非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阴阳合同确实是增加房屋买卖欺诈,侵害国家利益,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必须正视问题、严肃对待、迅速处理。

参考文献:

[1]胡江宁.阴阳合同的罪与罚[J].光彩.2010(10)

[2]初丛艳.“阴阳合同”问题浅析[J].北京仲裁.2005(01)

中介买卖合同篇5

一、  房地产居间合同的定义及相关问题

(一)房地产居间合同的定义

根据《合同法》第424条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相应地亦可将房地产居间合同定义为:“房地产居间合同是房地产居间人为委托人在房地产转让、抵押、租赁等活动中提供订立合同的信息、咨询或提供或策划的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又称为“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广义上说,房地产中介服务包括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等活动;狭义上说,房地产中介服务多指房地产经纪,即房地产咨询、提供房地产信息及房屋买卖、租赁这三类活动。本文所述之房地产居间合同正是以狭义说为主进行论述的。

(二)相关问题

1、居间合同的分类

根据《合同法》424条规定的居间合同定义,居间行为是分为报告居间和媒介居间两种形式存在的。所谓报告居间,是指居间人受委托人的委托,为其寻找合乎要求的第三人,从而为合同的订立创造机会;所谓媒介居间,是指介绍双方当事人即委托人和第三人订立合同,即居间人作为中间人来往于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促使双方订立合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除了上述两种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报告与媒介居间两者相结合的形式,可统称为媒介居间。报告是媒介的必要前提,媒介是报告的承接结果。

《合同法》仅是以定义的方式列明两种形式,并未能明文指出居间合同的分类,这就使得居间合同的法律适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比如说报告居间属性质的行为,居间人应严格受委托人的委托内容约束,并应极尽忠诚义务为委托人寻求机会订立合同。在合同达成时,居间人应当只能向委托人要求支付报酬;而媒介居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属性质的行为,居间人仅扮演“中间人”角色,独立于委托人与第三人以外,促成交易双方订立合同时,居间人可依照《合同法》第426条规定向合同当事人要求支付报酬。居间人的法律地位有相应的变化,令其在不同类型的居间合同中享有不同程度的权利义务。在房地产中介领域,媒介居间形式占了绝大多数,牵线撮合并完成交易手续最为普遍,房地产经纪人可向买卖双方收取报酬。

2、居间合同形式引发的居间人与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明确化问题

根据上述房地产居间合同的定义,房地产居间合同的主体包括居间人及委托人,似乎只有两方。但事实上,所谓居间,肯定也就是在两者之间,而且《合同法》第426条规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由此可见,房地产居间合同的主体应有三方,或者说委托人起码有两人以上。而在现实的操作之中,比如房地产二手买卖合同,通常都是由卖方先与中介公司签订放盘合同,然后再由中介公司与买方签订购房合同,两份合同是分开的,每份合同的委托方只有一位,即买方或者卖方。另有一种是买卖双方与中介公司共同签订的合同,即将居间与买卖关系融为一体。设想《合同法》如能区分居间人及委托人的双方合同以及居间人、委托人、第三人的三方合同的法律适用情况,将会使中介的纠纷处理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以房地产居间合同为例,中介公司与买方签订的购房合同实际上应为居间合同,真正的出售人是业主而非居间人。但许多时候买方却一昧地认为自己的所有权利义务指向对象必定是居间人,而非业主,无论在交易中出现任何问题,均向居间人追诉。另一方面业主也是如此认为,也向居间人追诉。这是一种严重混淆法律关系的做法,但却非常普遍,导致了许多纠纷,令房地产中介公司无所适从。笔者并不赞成中介公司与买方签订购房合同的做法,中介公司应当与买卖双方分别签订居间权利义务明确的居间合同,而不是买卖合同,然后再由买卖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如此操作方能将中介公司的经营风险减至最低,并扭转买卖双方的错误认识,从而正确认识居间人的法律地位。另一种方式是签订三方合同,它令三方的关系变得公开化、透明化、完整化,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令中介公司“吃差价”的行为无所遁形。更重要的是,向买卖双方明确“居间服务”独立的意义。由此,《合同法》应当对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合同当事人之间互负权利义务的意旨、居间人的责任范围等一一作相应规定,而不是简单而笼统地一笔带过。

3、单边委托关系与双方委托关系的适用

从合同法定义上看,居间合同所调整是单边委托关系,而单边委托关系的适用与实践中的委托关系并不一致。可在立法时考虑设立与香港类似的双向选择的委托关系。下面以香港为例作相应比较。

由于香港的房地产业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中介市场也非常活跃,人们常说:现在的香港房地产市场就是明天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前景,香港作为典范可谓实至名归。笔者从香港地产局的官方网站上查询了解到,香港的地产经纪人有不同于国内房地产经纪人的重要区别,香港的地产分为单边、双边、有可能代表双方的这三种类型。单边指,经纪人只能凭一方委托人的指示行事,而无权向合同对方当事人收取报酬;而双边,则指既为卖方亦为物业的买方行事,但“须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快以书面形式向卖方披露将向买方收取的佣金数额或费率”;第三种,有可能代表双方的指人只为卖方办事,但其后亦可能为物业的买方办事,则“须在建立双边关系后,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快以书面形式向买方披露该关系以及将向买方收取的佣金数额或费率”①。双边和有可能代表双方关系均属双向收取居间报酬的形式。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双边在国内也应是可行的,且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未禁止经纪人不能同时买卖双方。事实上,在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上,每一间房地产经纪公司及每一个经纪人都在同时代表买卖双方进行交易,并向双方收取一定的佣金,买卖双方均知悉并无异议,个中的运作过程也并无不妥之处。在广大民众的意识中,业主作为委托人将物业交予经纪人代为出售,而另一方面,买方则委托经纪人代为物色合适的物业,这已成为一种商业惯例,双方均认可经纪人的劳动价值并愿意向经纪人支付报酬。这是双边委托关系的突出体现。笔者认为,居间合同不应局限于单边委托,而应学习借鉴香港灵活多样的做法,它所提供的三种形式赋予买卖双方更多的选择权,同时其严格执行披露制度也更加令买卖双方感到信任,增添对经纪人的信心。这对规范房地产经纪市场及维护交易的稳定性都很有益处。

二、  我国现行房地产居间合同的现状

(一)现状

我国现行房地产居间合同是伴随着中介市场发展而发展的,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相比,还属于早期的摸索阶段。房地产经纪人的居间活动可以比较好地促进房地产交易的达成,加快房地产的流通速度,有利于房地产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同时,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大量的经营者进入这一领域,由此也引起了众多的纠纷。一些房地产经纪人机构及工作人员为追求短期利润,不惜抛开道德诚信,故意欺诈做出一些违法行为。而对于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我国目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经纪人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关于房地产中介服务收费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在此基础上各地的工商、房管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通知”、“办法”、“条例”之类的地方性法规。但这些法规的广度、深度以及对违规行为的震慑力度,尚不能满足中介市场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地规范和发展市场行为,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二)  漏洞——无统一规范的格式合同不利于规范市场运作

上述关于房地产中介服务的各类法规中无一明确提及房地产居间合同形式和向社会提供一些规范的合同格式。这对市场规范操作产生很大弊端。

现实生活中,基于人们需求的多样性,房地产居间合同一般没有固定的格式,委托人与居间人之间达成的也经常是口头合同。至于口头合同,要想令其成为一个能够有效履行的合同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讲究信用的,且我国尚未像某些外国一样设立个人信用档案,人们履行合同的信用度可想而知。

以书面合同而言,现在市场上运行的各种各样文本的房地产居间合同,大部分为居间人所提供的格式合同或买/卖一方提供的格式合同,而这些内容各异的合同仅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保障提供格式人的利益最大化,而并不能公平体现买卖各方的利益平衡。以广州市为例,关于房地产二手买卖的格式合同仅有一个,就是由广州市房管局于九十年代初印制的仅有七、八条内容的合同,其中对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的非常简单,根本不能适应如今的市场需要。单凭付款方式一栏就可体现出其狭隘性和落后性,现在的付款方式早已不限于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两种,还可以有银行按揭付款、抵押权终止后一次性付款、转按付款等等。在没有任何房地产居间合同规范文本的情况下,国内房地产市场上的合同运作显得非常混乱。于是,一些信誉度较高的大型中介公司纷纷联合起来制定格式合同,但这些合同的出发点也多是偏向于中介公司一方的,形式上公平实质内容却暗有文章,以达到中介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国内房地产居间合同与香港相比较而言,香港地产监管局作为地产管理部门负责向地产交易者及地产人提供多种格式的文本,并且由相关法例强制规定适用该十二种标准文件,如《出售香港住宅物业用的地产协议》《购买香港住宅物业用的地产协议》、《出租香港住宅物业用的地产协议》、《承租香港住宅物业用的地产协议》《物业资料表格》、《出租资料表格》等。这种由行政机关对行业进行基本管理的做法对国内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立法规定使用格式合同及由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拟订规范的合同文本是很有必要的,各地方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在公平、平等的基础上尽快制订出相关的合同文本供房地产市场主体使用,以创造国内房地产市场有序良性竞争、公平公开、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

三、  房地产居间合同立法的改革与完善

(一)明确规定房地产居间合同是居间合同中一种,并要与行纪合同严格区分

《合同法》所述的居间合同是个大外延的概念,调整各种形式的居间关系,但房地产中介合同是典型的居间合同。居间合同订立后,居间人在交易中完全独立于房地产买卖双方的民事主体,其可以参加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商定过程,但不参加合同的订立,也不是任何一方的人,而是居于当事人之间起媒介作用的中间人。这是与行纪合同有着重要区别,行纪人是接受委托,为委托人利益而以自已的名义参加合同订立,直接享有合同权利义务的人,其与委托合同最相类似。

市场上,一些不良中介常常利用行纪名义赚取合同差价,主要手段是二手房的业主开始找中介卖房,双方并未签署任何合同,中介更没有“买下”房屋,只是做一般的工作。但当中介找到合适的买家,谈妥价钱后,房地产中介即与卖方签订一份行纪合同,约定的内容是卖方以一定的价格将房屋卖给了中介,若中介以高于此价的价格卖出房屋,则差价归中介所有。但实际上,中介根本没有支付房款买下房屋。结果,本应由业主获取的房款,被中介名正言顺地吃掉了。而买方也相应地受到了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就有了“为难之处”,因为法律并不禁止房地产经纪签订行纪合同。但现实中,吃了这种“哑巴亏”的人实在太多,有关管理部门只能够在态度上表示“不支持此种中介行为”、“不鼓励签署行纪合同”,却不能有法定的措施去纠正这种市场行为。

鉴于中介市场的确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有损于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建议立法机关考虑从制定法律法规方面加大对违法从事中介行业、损害他人利益行为的惩罚力度,禁止以行纪形式签订房地产居间合同损害买卖双方利益。同时以国家现有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收费标准相对照,对超出标准的收费进行处罚。

(二)居间人与委托人诚信义务的对等性决定了必须完善告知制度及信息披露制度

1、规定委托人的诚信义务确有必要

《合同法》第425条规定:居间人应当就订立合同的重要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项或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与《合同法》第42条规定的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宗旨是相对应的。唯一不同的是,第425条规定的义务主体是独立于买卖合同当事人以外的居间人,而缔约过失责任强调的主体则是在订立合同时有不符诚信行为的合同当事人。

在房地产居间过程中,如实报告的前提必须是居间人对与订立合同有关事项的彻底了解和知悉。实践中,房产经纪人只能凭业主对其房屋的情况细述,并到有关房管部门进行查询得到一些产权资料,得知该房屋的产权是否合法、清晰,有无被抵押或被查封的情况等。还可能是对房屋进行实际察看,看是否有漏水、墙体爆裂、环境噪音等。如果业主存在故意隐瞒,经纪人的如实告知义务就无法完整实现。近日接触一个案例,买家在收楼后的第一天晚上就发现,原来每到晚上屋内的下水管就会发出巨响,严重影响生活,但楼款已给付。买方便认定这一切都是经纪的过错造成的,是经纪卖了这样一间房子给他,于是向经纪要求索赔。类似的纠纷越来越多。其实,经纪也并不知情,纯粹是业主隐瞒真实情况而致。但民众意识里,第一时间想到的责任方必定是经纪,皆因多数买方会认为自己已付出一笔不小的中介费用,到头来却换来如此一间房子,便断定经纪肯定是隐瞒了真实的情况。这样的判断对经纪人是非常不公平的,是有失事实真相的。

者认为,如当时制订《合同法》时能充分考虑到居间人与委托人的平等性,同时规定委托人也负有相应的如实告知义务,今天发生的纠纷就不会那么纠缠不清,买方也会清晰地看到这种法律关系的构成,不致于缠讼。从另一角度来说,居间人也应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业主委托代为出售物业时,应将房屋的具体情况包括每一个细节以书面形式写入居间合同。在日后就此发生纠纷时能有足够的证据以对照自己是否已极尽如实告知买方有关事项的义务,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2、完善告知制度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房地产交易中进行告知的法律规定,对在房地产交易中买卖方应尽的告知义务没有详细规定。只有立法建立全面的告知制度,才能防止房地产交易中的问题出现。但这并非一件易事,比如告知时间的确定是非常难以确定的问题。时间定得过晚,它会大大影响买方的判断和决策,增加买方放弃的机会,不利于交易的稳定性。完善的告知制度不仅应该规定经纪人、买卖双方的告知义务,还应该规定告知的时间、方式、一些限制条件、免责范围和条件等内容。

3、建立并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房地产中介行业是信息服务行业,信息的披露是否准确、完整、无欺诈意图决定了经纪人的社会信誉度,甚至可以说是其生存条件之一。在香港,地产人在双边或有可能双边时,必须向对方当事人披露佣金的相关信息,资讯对称的情况下就减少了人违规操作的现象。在交易过程中,相对而言,买方是弱势群体,对其合法权益应多加以保护。不妨看看美国法律是怎样规定房地产交易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的。美国法律规定交易房屋所在社区3年内有性犯罪的、近期内社区死人的(特别是枪击致死的)、邻里有干扰情况的(如噪音及不良习惯),诸如此类的信息在出售房屋时业主必须向买方披露,否则房屋出售后由此而引起的后果,房屋出售者应负责任。这一制度使得并不熟知房地产法律的房屋所有者不敢自己到市场上出售自己的房屋,而是委托给房地产专业人士--房地产经纪人。②可见,明文规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信息披露制度在房地产中介活动中是很有必要的。

(三)立法保护居间人的合法权益

在我国,除了应作些明确的规定保护买卖方的合法权益外,经纪人的合法权益也是不容忽视的。《合同法》第426条规定了居间人合法取得报酬的权利,第427条规定了居间人在未促进合同成立时,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事实上,常见的一种情形是,买卖双方在利益驱动下,往往在经纪人介绍买卖双方相识或在达成买卖协议后,就可能会“飞”掉经纪人,即买卖双方自行联系买卖事宜,并找借口推掉经纪人的服务,并不愿支付中介费用。这的确是经纪人的莫大悲哀,其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往往就这样付诸东流了。对于善意的经纪人来说,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法律并没有规定买卖双方规避中介费用的法律责任。

《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第26条规定:因委托人的原因,给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或人员造成经济损失的,委托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是我国众多的中介服务管理规定中唯一针对委托人的义务作出规定的一条。虽说社会上是有一些不良中介损害了人们的合法权益,但立法时仍应站在民事主体地位平等的精神上而为,保障任何一种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都是应该的,居间人也不例外。

建议立法时应加具相关条款,如在合同成立后,委托人不得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规避支付居间费用的义务,损害居间人的居间利益,否则,应当向委托人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四)居间报酬的标准应依照合同约定

《合同法》第426条规定“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居间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这是对居间人收取居间报酬的前提条件及居间费用的负担问题作出的规定。

针对上述规定,可以看到,委托人与居间人之间对报酬一般是有约定按约定的,支付的前提必须是居间人促成了合同成立。尊重双方的报酬约定充分体现了《合同法》的平等、自愿精神。国家建设部、计委颁布的《关于房地产中介服务收费的通知》规定“房屋买卖收费,按成交价格总额的0.5%—2%计收;实行独家的,收费标准由委托方与房地产中介机构协商,可适当提高,但最高不超过成交价格的3%。买卖费应向委托人收取。”以广州市内的各种大小地产中介为例,普遍都是向买卖双方收取报酬,且按2%—3%向各方收取,加起来的收取的比例占成交价的4%—6%。从上述规定看来,这明显是违反规章规定的行为,物价部门应当予以监管。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经纪方均与买卖方签订了居间合同,其中是明确约定居间费用的金额、比例的,双方均知悉经纪方向合同对方收取同样的报酬且并无异议。经纪方还有一个看似合法的借口就是,买卖双方都是委托人,委托人应当依约支付报酬,我们向两方收取没有违反合同法,应当予以保护。笔者亲身经历过此类案件的审理,仲裁委员会裁决认定:合同约定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依约履行合同支付居间费用,而不必依照规章规定的标准执行。居间人得以胜诉。对此类裁决结果,笔者是认同的,作为一个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理应对合同约定作清晰了解和认识,应受合法有效的合同约束。

(五)居间报酬仅以合同成立作为标准不能体现公平原则

根据《合同法》,居间人取得报酬的前提是合同成立。这并不能体现合同法的公平原则,较为符合实际的标准可以是:居间人在居间过程中不存在过错并已经促成合同成立的,有权向委托人收取报酬。由于居间人自身原因以外的因素导致合同成立后未能完全履行的,应由合同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如今,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房地产经纪公司必须不惜代价地取悦业主及买方。针对卖方而言,放盘委托是完全免费的;针对买方而言,按照买方要求尽可能压低价格是重头戏,还有必须提供一系列的后续服务,如银行按揭贷款手续、办理房地产交易过户手续、办理评估、公证、保险等手续都是免费提供的。经纪人要做的工作远不止签订合同这么简单,在一系列的后续服务中由于涉及的机构较多,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导致进度拖慢或有些阻滞,这时买卖双方往往就以此为借口不支付中介费用。经纪人就算促成了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中介费用一样存在无法收取或全额收取的风险。

笔者在未接触房地产中介这一行时,也无法料想到经纪人有这许多的无奈,反而象社会上一部分人一样将中介列入“不良分子”的范围。但接触多了以后,不禁深深为他们的辛勤和敬业所打动。他们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分日夜地工作,每天南北东西、日晒雨淋地到处去看房,这种为事业奉献的精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他们应该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在法律上,在人们的心中,一样应有着“平等”。

合同成立后居间人即有权收取报酬,在履行非媒介服务范围内的过错应否成为买卖方不支付居间费用的合法抗辩理由,是人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房地产经纪人在促成买卖后,本可以由买卖双方自行到房管部门进行交易,换句话说,办理交易过户手续并不是经纪人的法定义务。相应地,若买卖方需要经纪人提供这种服务的,就应当另行支付费用,该费用应属独立于居间费用以外的一项有偿服务费用。买卖双方无权就提供此项有偿服务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而拒付居间费用,其有权针对的仅是有偿服务费用而已。

(六)居间活动费用的认定

《合同法》第426条规定“居

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居间活动费用,由居间人负担”,第427条规定“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考虑到在未促成房地产买卖合同成立之前,房地产经纪人有可能是做了很大量工作的,比如免费替业主广告、带领多个客户到物业察看并进行介绍、提供选购意见、解答买卖手续的咨询等等,有些甚至已经到了下了定金、签了合同的那一刻,最终却因买方的一句“不考虑”“不买了”,因而否定或不认同经纪所做的工作及应当收取的适当费用,这是很不公平的。上述法律规定正是对经纪人合法权益作出的保护条款。

然而,该“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的表达不够清晰、完善。“必要费用”的认定是问题的关键。现实生活中,为促成合同成立,经纪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并不是每一项都能有明确的价值体现的,比如说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等,确定“已支出的必要费用”成了一个难题。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往往由于无法对“必要费用”举出详细的书面证据而被驳回或只得到少量的安抚性质的费用。这与经纪人所付出的劳动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建议能够在立法时制订一个阶段性的收费标准,比如说经纪人带客户去看楼的劳务费(按每次计),咨询费、已进行的工作步骤计算出应收的费用。在有了法定的依据后,无论是买卖方还是经纪方都是愿意接受这个费用标准给付的,这样就会减少了许多类似的纠纷。或者可以以居间人向双方提供信息、进行蹉商谈判、促成签订合同、协助办理交易、交易完成等作为各个阶段性的标志,每达到一个阶段即有一个明确的指引,即使最终该交易无法完成,居间人的居间活动费用仍是有法可依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平衡居间合同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以体现合同法的平等互利精神。

(七)进行行业协会立法促进房地产居间合同的发展

我国于1995年成立了中国房地产协会中介专业委员会,但立法上却并没有关于行业协会的任何规范。为了促进行业协会能依法行使管理职能,规范行业内的各种市场行为,行业协会需要立法,依法对行业进行协调和管理。美国行业协会的设立及制度值得我们国家借鉴。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分为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州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和区域房地产经纪人协会三个层次。其主要职责:一是在政治上,各层次的房地产经纪人协会要积极与政治家特别是各议会沟通,保证法律法规的合理性,维护经纪人的正当权益;二是在业务上,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为会员提供培训教育,特别是与计算机、现代科技相关的课程;三是根据联邦法、州法律等制定具体的行业技术标准以及房地产经纪人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在我国,房地产协会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参与、交流,他们的学术贡献、专业见解、行情分析无疑是一笔财富,如何利用这笔财富,把它与立法联系起来运用是关键。此外,美国行业协会还有着一个重要任务:汇总各类房地产买卖信息,利用全国联网先进技术,对信息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控,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避免地产中介公司的恶性竞争,而使他们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②虽说目前,在我国实现信息的联网的确有着相当大的困难,但美国的这种做法确实是一个行业监管的好办法,真正做到信息互通、交易互动,能刺激和带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但问题是,国内还未有一个组织机构去完成这项工作,行业协会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样,对市场的监管和协调也需要这样一个角色,只有在立法上显现行业协会的重要地位、各种职能并赋予其相当的行政处罚权的话,一定会令房地产中介这个行业腾飞。

注释:

①《出售香港住宅物业用的地产协议》第2条.www.eaa.org.hk

②  陆克华、倪吉信编著:《美国房地产经纪人管理考察报告》,2001年12期《中国房地产估价师》月刊

主要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法工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3月;

2、廖俊平、方伟国主编:《房地产中介实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4月;

中介买卖合同篇6

(一)房地产居间合同的定义

根据《合同法》第424条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相应地亦可将房地产居间合同定义为:“房地产居间合同是房地产居间人为委托人在房地产转让、抵押、租赁等活动中提供订立合同的信息、咨询或提供或策划的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又称为”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广义上说,房地产中介服务包括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等活动;狭义上说,房地产中介服务多指房地产经纪,即房地产咨询、提供房地产信息及房屋买卖、租赁这三类活动。本文所述之房地产居间合同正是以狭义说为主进行论述的。

(二)相关问题

1、居间合同的分类

根据《合同法》424条规定的居间合同定义,居间行为是分为报告居间和媒介居间两种形式存在的。所谓报告居间,是指居间人受委托人的委托,为其寻找合乎要求的第三人,从而为合同的订立创造机会;所谓媒介居间,是指介绍双方当事人即委托人和第三人订立合同,即居间人作为中间人来往于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促使双方订立合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除了上述两种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报告与媒介居间两者相结合的形式,可统称为媒介居间。报告是媒介的必要前提,媒介是报告的承接结果。

《合同法》仅是以定义的方式列明两种形式,并未能明文指出居间合同的分类,这就使得居间合同的法律适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比如说报告居间属性质的行为,居间人应严格受委托人的委托内容约束,并应极尽忠诚义务为委托人寻求机会订立合同。在合同达成时,居间人应当只能向委托人要求支付报酬;而媒介居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属性质的行为,居间人仅扮演“中间人”角色,独立于委托人与第三人以外,促成交易双方订立合同时,居间人可依照《合同法》第426条规定向合同当事人要求支付报酬。居间人的法律地位有相应的变化,令其在不同类型的居间合同中享有不同程度的权利义务。在房地产中介领域,媒介居间形式占了绝大多数,牵线撮合并完成交易手续最为普遍,房地产经纪人可向买卖双方收取报酬。

2、居间合同形式引发的居间人与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明确化问题

根据上述房地产居间合同的定义,房地产居间合同的主体包括居间人及委托人,似乎只有两方。但事实上,所谓居间,肯定也就是在两者之间,而且《合同法》第426条规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由此可见,房地产居间合同的主体应有三方,或者说委托人起码有两人以上。而在现实的操作之中,比如房地产二手买卖合同,通常都是由卖方先与中介公司签订放盘合同,然后再由中介公司与买方签订购房合同,两份合同是分开的,每份合同的委托方只有一位,即买方或者卖方。另有一种是买卖双方与中介公司共同签订的合同,即将居间与买卖关系融为一体。设想《合同法》如能区分居间人及委托人的双方合同以及居间人、委托人、第三人的三方合同的法律适用情况,将会使中介的纠纷处理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以房地产居间合同为例,中介公司与买方签订的购房合同实际上应为居间合同,真正的出售人是业主而非居间人。但许多时候买方却一昧地认为自己的所有权利义务指向对象必定是居间人,而非业主,无论在交易中出现任何问题,均向居间人追诉。另一方面业主也是如此认为,也向居间人追诉。这是一种严重混淆法律关系的做法,但却非常普遍,导致了许多纠纷,令房地产中介公司无所适从。笔者并不赞成中介公司与买方签订购房合同的做法,中介公司应当与买卖双方分别签订居间权利义务明确的居间合同,而不是买卖合同,然后再由买卖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如此操作方能将中介公司的经营风险减至最低,并扭转买卖双方的错误认识,从而正确认识居间人的法律地位。另一种方式是签订三方合同,它令三方的关系变得公开化、透明化、完整化,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令中介公司“吃差价”的行为无所遁形。更重要的是,向买卖双方明确“居间服务”独立的意义。由此,《合同法》应当对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合同当事人之间互负权利义务的意旨、居间人的责任范围等一一作相应规定,而不是简单而笼统地一笔带过。

3、单边委托关系与双方委托关系的适用

从合同法定义上看,居间合同所调整是单边委托关系,而单边委托关系的适用与实践中的委托关系并不一致。可在立法时考虑设立与香港类似的双向选择的委托关系。下面以香港为例作相应比较。

中介买卖合同篇7

一、争议观点及理由

对于本案犯罪嫌疑人徐某向刑事特情人员介绍购买的行为如何定性,实践中存在较大观点分歧,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犯罪嫌疑人徐某构成贩卖罪(共犯)。

徐某介绍李某购毒的同时,也是在帮助朱某贩毒,徐某在主观上明知朱某贩卖的情况下。将购毒人员李某带至交易地点与朱某交易,客观上帮助了朱某贩卖,具有在买卖双方之间倾力介绍、撮合、促成交易的行为性质,应当以贩卖的共犯定罪。

观点二:犯罪嫌疑人徐某构成非法持有罪(共犯)。

徐某并非是主动帮助卖毒方朱某向购毒人员推销、介绍买主,而是在购毒人李某主动联系的情况下,才将购毒人带至交易地点购买。虽然徐某的行为在客观上帮助了朱某贩卖,促成了交易,但是其主观上没有帮助朱某进行贩卖的故意,贩毒人朱某与介绍人徐某之间并不存在贩毒共谋。同时,李某购买并非为了继续实施贩卖等犯罪。且徐某没有从介绍购毒中谋取利益,无法认定徐某构成贩卖等犯罪。但由于本案交易中的数量超过《刑法》第348条规定的数量最低标准的,故购毒人李某的行为成立非法持有罪,徐某对于李某的犯罪行为具有帮助故意,实施了介绍购毒的帮助行为,应当将徐某的行为认定为非法持有罪的共犯。

观点三:犯罪嫌疑人徐某独立构成非法持有罪。

介绍购毒人徐某带领购毒者进入交易环节,贩毒者、购毒者、介绍购毒者在相对封闭的轿车内进行交易,应当视为三人共同对正在交易的进行支配与控制,故可以认定徐某持有,由于其没有贩卖等其它犯罪的主观故意,且其介绍购买的对象为刑事特情人员,故徐某应当独立构成非法持有罪。

观点四:犯罪嫌疑人徐某不构成犯罪。

本案中购毒人李某系公安特情人员,其并无持有该的主观故意,虽然李某客观上控制支配涉案,但是其公安特情人员的身份与行为决定了其没有任何犯罪的主观故意,不能将李某以非法持有罪论处。而作为介绍人的徐某虽然客观上起到了帮助李某能够购得的作用,但由于购毒者李某不构成犯罪,徐某与李某丧失了构成共犯的基础,故徐某的介绍购毒行为不应以非法持有罪论处。

二、争议焦点

徐某为刑事特情介绍购买案之所以在行为性质认定上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是因为司法实务中对以下焦点问题上存有不同认识或者困惑:第一,介绍购买行为在客观上帮助了毒贩或者促进了流动,是否应当以贩卖罪评价此类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第二,相关犯罪司法解释没有明确介绍贩毒、介绍购毒、为交易双方介绍等介绍行为的定性规则,如何根据犯罪刑法基本原理予以明确?第三,犯罪案件中大量使用刑事特情,如何根据具体案件判断刑事特情对相关犯罪的定罪影响?第四,在介绍购毒者与交易者共处交易环节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其是否持有?

三、法理研析

在司法实践中,通过介绍促成交易的行为普遍存在。根据介绍人在交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其与贩毒者、购毒者之间的关系,介绍行为分为介绍贩毒、介绍购毒、为交易双方介绍等三种形式。对于介绍贩毒以及为交易双方介绍,由于行为人与贩毒者形成贩卖的意思联络,并且客观上为贩毒者实施交易起到了帮助作用,根据刑法规定,介绍人构成贩卖罪,实践中争议较少。但是,介绍购毒行为定性则存在诸多疑难。

介绍购毒是指行为人为买毒者介绍何处有人贩毒、如何联系贩毒者、相关的价格等购买信息或者直接将买毒者带往交易地点的行为等。由于介绍购毒行为的情况比较复杂,此类行为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问题难以一概而论。与此同时,犯罪案件侦查过程中大量使用刑事特情人员,这就导致向公安特情人员介绍购买案件的定性问题很大争议。

对于上述案例中李某向公安特情人员介绍购买的行为,笔者同意李某不构成犯罪的观点。由于向公安特情人员介绍购买行为的定性问题交织了犯罪、共犯、刑事特情等多重法律问题,有必要结合案例,根据介绍购毒者的主观目的与客观行为、公安特情具体情况以及交易客观状况等因素进行层进式的细致分析,厘清相关问题,以供司法实践参考。

(一)向他人介绍购买行为的基本定性规则

行为人明知购毒者购买后,准备实施走私、贩卖、运输等犯罪,仍然为该以实施犯罪为目的的购毒者介绍购买的,构成相关犯罪。因为上述情况表明介绍购毒人与实际购毒者之间存在实施相关犯罪的共同故意,且介绍人为购毒者提供了介绍购买相关信息的帮助行为,无论介绍人是否从中谋利,对其均应以购毒者后续实施的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

行为人不以牟利为目的,为购毒者介绍用于吸食的,根据数量是否超过《刑法》第348条的最低标准判断是否构成非法持有罪。

根据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部分法院审理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规定,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的,数量超过《刑法》第348条规定的数量最低标准的,对托购者、代购者应以非法持有罪定罪。代购者从中牟利,变相加价贩卖的,对代购者应以贩卖罪定罪。故代购用于吸食的行为明确地根据共犯原理进行刑事归责。虽然介绍与代购在民法上属于不同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在刑法上,介绍他人购买与为他人代购用于吸食的,本质上都是购买的帮助行为。介绍者与代购者一样,其成立非法持有罪的基础在于与购毒者或者托购者形成共犯关系。

纵然从相关司法文件中能够解释不以牟利为目的的介绍购毒行为不构成贩卖罪。但司法实践中仍有观点指出,从卖毒者一方来看,介绍人实际上也是在帮助卖毒者将其出售给买毒者,在帮助买毒

者的同时也间接帮助了卖毒者,而且介绍人主观上对此也是有明确认识的,在意志上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行为使得卖毒者能够将卖给买毒者,完全符合贩卖罪共犯的主客观要素。笔者不同意上述观点。为购毒者介绍用于吸食的,介绍购毒行为一般不应以犯罪论处。介绍人为他人提供货源信息,联系介绍购买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交易,给贩毒分子贩卖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介绍人主观上是为了帮助吸毒者买到吸食所需的。其主观目的在于帮助他人实现消费而非卖出,故介绍人不存在帮助贩毒者贩卖的主观故意。强行以介绍购毒行为在客观上帮助贩卖者实现交易,实际上是通过客观行为推定介绍人的主观内容,这种推定不仅与有明确证据证明的向购毒者介绍信息的行为人主观意志内容相悖,而且不符合从某一事实可以推断另一事实的经验规则。以介绍购买行为在客观上帮助了贩卖为由将其认定为贩卖罪,不符合刑法共同犯罪原理与刑事证明原理。

所以,为购毒者介绍用于吸食的,只要在数量达到《刑法》第348条规定的最低标准情况下,购毒者、介绍人才构成非法持有罪。当然,如果介绍人从购毒者处通过收取好处费等牟利,实际上属于加价向购毒者销售,系变相贩卖,应当认定为贩卖罪。从上述案例中的情况分析,徐某向他人介绍购买,其数量超过非法持有罪的追诉标准,符合介绍购毒成立非法持有罪的基本定性规则,能否进一步确认其构成犯罪,还应当继续考察其介绍购毒的对象(刑事特情人员)对于定性的影响以及徐某在交易过程中是否还存在其它具有刑法评价意义的具体行为。

(二)向刑事特情人员介绍购买行为的性质认定

行为人不以牟利为目的,向公安机关特情人员介绍购买,即使数量达到《刑法》第348条规定标准的,也不宜以非法持有罪追究刑事责任。但介绍人在促成交易过程中实施了具有独立性的持有行为,且数量达到《刑法》第348条规定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非法持有罪。

运用刑事特情侦破犯罪案件是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段。公安机关指挥、控制特情接近、贴靠侦查对象,促使侦查对象暴露已有犯罪意图的犯罪行为或者犯罪证据,特情是侦查谋略的一部分,不构成犯罪。因此,刑事特情人员根据公安机关要求与贩毒者进行交易,其自始不具有任何犯罪的故意与行为,不构成非法持有罪等犯罪。介绍购毒行为构成非法持有罪的基础在于与购毒者形成共犯关系。根据《刑法》第25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行为人应公安特情人员要求向其介绍购买信息,虽然客观上实施了犯罪的帮助行为,但由于公安特情人员不构成任何犯罪,介绍人与公安特情无法构成共犯,故向公安特情人员介绍购买行为不具有构成非法持有罪的基础。

向他人介绍购毒仅提供来源信息,一般不直接接触,作为购买的帮助行为,其只有在共犯关系下才能够成立非法持有罪。但是,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是,不排除介绍人在促成交易过程中占有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介绍人带购毒者到交易地点购买时)。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无须以共犯关系为基础追究介绍购毒者的刑事责任,介绍人完全可以独立构成非法持有罪。所以,即使行为人介绍购买的对象是刑事特情人员,只要介绍人实施了持有行为,也不影响其独立构成非法持有罪。

实践中有观点认为,购毒人如果是公安特情人员,其并无持有该的主观故意,即使其在交易过程中持有,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不能将公安特情人员以非法持有罪论处,而向公安特情人员居间介绍购买的行为人主观上的内容表现为帮助他人能够购得,这种从属性的主观故意依附于公安特情人员的主观内容。一旦公安特情人员因为不具有非法持有的故意而无法认定为非法持有罪,作为从属性故意的介绍购毒人显然不应以非法持有罪论处。其实,这种意见仍然纠结在共犯的框架内解决介绍购毒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其根源在于没有深刻把握非法持有罪的立法要旨与证成条件。

从刑法法条关系的角度分析,在犯罪刑法规范体系内,非法持有罪是犯罪中的兜底条款。在非法持有犯罪行为中。行为人大多是为了走私、贩卖或者运输等而持有。只有当司法机关不能证明行为人具有走私、贩卖或者运输的故意时,才对行为人处以非法持有罪。刑法设置非法持有罪,其目的在于严格禁绝,不允许任何非法持有,同时,基于侦查机关查处比非法持有犯罪更为严重犯罪的需要,考虑到此类犯罪取证困难的技术难题,将的查证属实与持有人的确证列为非法持有成立的两个基本要素,使此罪的确立不具证据上的困难。非法持有罪是难以适用其它犯罪追究持有状态下行为人刑事责任时的一种简便化选择,其合理性在于大量持有转化为现实性的其它犯罪的高度危险性。从风险刑法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现代社会的发展增加了社会运行过程中的行为风险,风险社会对传统刑法机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刑法应当从单纯的法益保护转向公民安全感的维护与社会控制。与流通有关的行为实际上对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了重大的危害风险,在司法实践无法证明具体的走私、贩卖、运输等犯罪时。非法持有罪显然是刑法积极应对流通对社会可能造成风险的一种有效形式。

对于走私、贩卖、运输等犯罪行为,控方必须证明的来源、去向,行为人主观的起因、经过,证明难度较大;而持有型犯罪实际上是事实状态的固定与主观内容的简化性证明。根据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规定,非法持有达到《刑法》第348条规定的构成犯罪的数量标准,没有证据证明实施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等犯罪行为的。以非法持有罪定罪。故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构成非法持有罪:(1)主观上明知是;(2)客观上非法持有该;(3)无证据表明行为人实施其它犯罪。这表明非法持有罪的可罚性在于,行为人持有超过用于吸食的常理标准,其大量持有行为本身具有贩卖、运输的高度危险。行为人明知是而持有,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量标准,即可认定为非法持有罪。

在非法持有的行为认定上,应当以是否实际控制为标准认定介绍人在促成交易过程中是否持有。司法实践中,被现实地带入交易环节,即贩毒者已将带到购买者面前着手交易的,该种处于交易状态下的应当视为在买卖双方的共同控制支配之下。这种刑法上的控制支配权范围仅局限于贩毒者与购毒者,不能据此直接认定在交易现场的介绍购毒者对也具有控制支配权。只有在介绍购毒者在交易环节实施了保管、看护、接触等独立控制行为时,才能够认定其持有。本案中,虽然贩毒者、购毒者、介绍购毒者与涉案共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但从所处的位置(汽车排档处)、涉案人员所处的位置(贩毒者在驾驶座、购毒者在副驾驶座、介绍购毒者在后排)、介绍购毒者的言行(没有证据表明其在交易环节对质量进行担保、帮助查看等)等一系列交易环节的具体情况分析,介绍购毒者徐某与涉案之间不存在任何实际控制关系,无法认定其持有涉案。

中介买卖合同篇8

[论文关键词]居间合同;跳单违约;风险防范

绪论

在房地产市场兴旺蓬勃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和合同纠纷是非常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批指导性案例中就有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诉陶德华居间合同纠纷案,通过研究这个案例,能够给予我们关于居间合同和“跳单”问题的更深刻认识,并通过此案例,启发出笔者对房产中介公司如何应对“跳单”的法律风险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案情简介

(一) 案件概况

原告: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

被告:陶德华

原告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诉称:被告陶德华利用中原公司提供的上海市虹口区株洲路某号房屋销售信息,故意跳过中介,私自与卖方直接签订购房合同,违反了《房地产求购确认书》的约定,属于恶意“跳单”行为,请求法院判令陶德华按约支付中原公司违约金1.65万元。

被告陶德华辩称:涉案房屋原产权人李宝萍委托多家中介公司出售房屋,中原公司并非独家掌握该房源信息,也非独家销售。陶德华并没有利用中原公司提供的信息,不存在“跳单”违约行为。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8年下半年,原产权人李宝萍到多家房屋中介公司挂牌销售涉案房屋。2008年10月22日,上海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带陶德华看了该房屋;11月23日,上海某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简称某房地产顾问公司)带陶德华之妻曹美娟看了该房屋;11月27日,中原公司带陶德华看了该房屋,并于同日与陶德华签订了《房地产求购确认书》。该《确认书》第2.4条约定,陶德华在验看过该房地产后六个月内,陶德华或其委托人、人、代表人、承办人等与陶德华有关联的人,利用中原公司提供的信息、机会等条件但未通过中原公司而与第三方达成买卖交易的,陶德华应按照与出卖方就该房地产买卖达成的实际成交价的1%,向中原公司支付违约金。当时中原公司对该房屋报价165万元,而某房地产顾问公司报价145万元,并积极与卖方协商价格。11月30日,在某房地产顾问公司居间下,陶德华与卖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成交价138万元。后买卖双方办理了过户手续,陶德华向某房地产顾问公司支付佣金1. 38万元。

(二) 法院判决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于2009年6月23日作出(2009)虹民三(民)初字第912号民事判决:被告陶德华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中原公司支付违约金1.38万元。宣判后,陶德华提出上诉。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9月4日作出(2009)沪二中民二(民)终字第1508号民事判决:1.撤销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2009)虹民三(民)初字第912号民事判决;2.中原公司要求陶德华支付违约金1.65万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认为:中原公司与陶德华签订的《房地产求购确认书》属于居间合同性质,其中第2.4条的约定,属于房屋买卖居间合同中常有的禁止“跳单”格式条款,其本意是为防止买方利用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却“跳”过中介公司购买房屋,从而使中介公司无法得到应得的佣金,该约定并不存在免除一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应认定有效。根据该条约定,衡量买方是否“跳单”违约的关键,是看买方是否利用了该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机会等条件。如果买方并未利用该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机会等条件,而是通过其他公众可以获知的正当途径获得同一房源信息,则买方有权选择报价低、服务好的中介公司促成房屋买卖合同成立,而不构成“跳单”违约。本案中,原产权人通过多家中介公司挂牌出售同一房屋,陶德华及其家人分别通过不同的中介公司了解到同一房源信息,并通过其他中介公司促成了房屋买卖合同成立。因此,陶德华并没有利用中原公司的信息、机会,故不构成违约,对中原公司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二、争议焦点

在本案中,笔者主要探讨两个争议焦点:

第一,双方签订的《房地产求购确认书》的法律性质及禁止“跳单”格式条款效力的效力如何?

原告上海中原公司在11月27日与被告陶德华签订的《房地产求购确认书》这一合同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合同?房屋买卖居间合同中关于禁止买方利用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却绕开该中介公司与卖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是否合法、有效?

第二,被告陶德华有没有构成“跳单”,即构成违约?

卖方将同一房屋通过多个中介公司挂牌出售,陶德华通过其他公众可以获知的正当途径获得相同房源信息,而并没有利用先前与之签约中介公司的房源信息,这样做是否构成“跳单”违约?

三、案件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一) 《房地产求购确认书》的法律性质及禁止“跳单”条款的效力

1.居间合同和格式条款的法律概念引入

对于居间合同和格式条款的概念,《合同法》均有明确规定:

《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四条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2.《房地产求购确认书》具有居间合同属性

根据《合同法》关于居间合同的规定,居间人的义务是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的义务是在居间人促成合同订立后向其支付居间报酬或佣金。在本案所涉及的合同中,居间人上海中原公司的义务是向委托人陶德华提供房源信息,提供订立房屋买卖合同的机会,而委托人的义务是对上海中原公司提供的服务支付报酬。因此根据上文所引的法律规定,这一合同具有居间属性,而不属于合同等其他合同。

3.禁止“跳单”格式条款有效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如果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存在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者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对于本合同中关于禁止买方利用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却绕开该中介公司与卖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这一禁止“跳单”格式条款是否有效,笔者认为该条款是为防止买方陶德华利用上海中原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却跳过中原公司购买房屋,从而使中介公司无法得到应得的佣金,该约定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并不存在免除一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应认定是有效的。

(二)被告陶德华有没有构成“跳单”

1.客户构成“跳单”的要素分析

《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六条、第四百二十七条规定:“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是如果任由委托人看房后跳开中介公司,逃避支付佣金的约定义务,则对居间人显属不公平。因此,确认客户“跳单”的要素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认为认定客户构成“跳单”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效的禁止“跳单”条款。即在双方订立的居间合同中,具有不违反民法和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禁止“跳单”条款的存在,这是确认客户构成“跳单”的法律依据和大前提。

第二,房产中介公司提供了居间服务。即房产中介公司履行了居间合同的主要义务,如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房源信息,带领客户看房等等,并留下了相关证据。

第三,客户在看房后的合理期间内“跳单”。对于房产居间合同如本案《房地产求购确认书》中的禁止“跳单”的格式条款,里面约定了看房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跳单”。本案中的约定是6个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周峰和李兴认为3个月比较妥当,此3个月的期限从看房完成之日起开始算,而不是从居间合同签订之日起算。

第四,客户“跳单”时是恶意的。比如为了逃避支付或者少支付居间报酬,自己或者利用第三人与卖房人直接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或者故意透漏信息给第三人使第三人与卖房人签约,等等。而如果卖房人将同一所房屋通过多个中介公司出售,买方通过其他公众可以获知的正当途径获得相同房源信息,买方选择了服务更好,价格更低的中介公司,这符合民法的契约自由精神,此应为善意,与前面所说的恶意相对应,不应构成违约。

2.本案中被告陶德华并无违约

该案中,被告陶德华虽然与原告上海中原公司有合同在身,合同中也规定了符合法律规定的禁止“跳单”格式条款,中原公司也提供了房源信息、带领看房的居间服务,但陶德华是通过正当途径对多个中介公司的对比,善意的选择了价格更优惠的另一家中介公司,此做法并无不妥,符合传统民法中的契约自由精神,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笔者认为法院判罚非常准确,被告陶德华并没有构成“跳单”违约。

四、本案带来的一些思考——房产中介公司应对“跳单”的法律风险防范

在如火如荼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各种各种的房产纠纷数不胜数,该案中的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纠纷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存在。该案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它的判罚彰显了社会主义法律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在间接上也使中介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面临的法律风险也更高。因此本人针对中介公司如何应对“跳单”的法律风险有一些思考和建议。

第一,房产中介公司人员应加强对“跳单”违约的法律认识。房产中介公司的相关人员,应该认真学习和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指导性案例,理解“居间合同中禁止买方利用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却撇开该中介公司与卖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具有约束力,即买方不得‘跳单’违约;但是同一房源信息经多个中介公司,买方通过上述正当途径获取该房源信息的,有权在多个中介公司中选择报价低、服务好的中介公司促成交易,此行为不属于‘跳单’违约”的深刻含义,从法律思维上武装自己,以便在日后的中介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避免犯错。

第二,房产中介公司应完善自己的合同和相关条款。一般来说,房产中介公司都有自己一整套的合同或者协议文本,这些文本都是事先做好,可重复使用的,也就是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属于格式合同和格式条款。本指导性案例虽然认可了禁止“跳单”条款,但并非条款无懈可击。比如本案的格式条款规定“看房后6个月内禁止跳单”,笔者也认为期限偏长,如果改为3个月左右,避免出现加重买房人责任、排除买房人权利而被法院认为是无效格式条款的法律风险。同时,关于格式条款中的违约金或赔偿金,在该案例中,如果陶德华恶意“跳单”,应按照与出卖方就该房地产交易价格的1%向

中原公司支付违约金,如果该违约金的标准不是1%而是超过了国家法定的房产居间报酬标的如5%或更高,那么该格式条款同样存在无效的法律风险,应非常注意。

第三,房产中介公司应注意适时签订文件并做好证据保留。在买房人前来中介公司寻求服务时,建议签订《房屋求购委托协议》之类的文件,标明居间报酬的标准和支付期限,在签订协议的时候可以要求看房人出示身份证件,做到实名制。在带领买房人看房时,要求看房人签订类似本案的《看房确认书》,在确认书中列明带领看房相关工作人员、所看房源的基本信息、禁止“跳单”的格式条款等等,这些都是防范恶意“跳单”的有效办法。在居间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非常注意证据的保留,以免在对峙于法庭上时,因缺乏相关证据而败诉。

上一篇:租船合同范文 下一篇:认证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