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条件下形成性评价在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4 04:03:48

新课程条件下形成性评价在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思考,审视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学中以往的学习评价体系,提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重的新的学习评价模式。

【关键词】 新课程;形成性评价;口语教学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革,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往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学中习惯以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依据,是一种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的评价,或者用于甄别和选拔;而新课程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学习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

在新课程理念的观照下笔者尝试重新审视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学习评价模式,尝试构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重的新的学习评价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源不一,她们的语音基础、情感倾向、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有很大差别。而口语课的教(教理论、教方法)、学(口耳相传、自我设计与创新)、练(思考、独白、交谈、表演)的特殊性又使这一课程的学习评价改革最具可行性。

学前教育专业口语教学包括语音基础、朗读、态势语的运用、讲故事、教师口语等内容。基本目标是学习普通话语音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技能,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学习态度,掌握学习策略。其中学习普通话语音知识是指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会普通话的有关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并使其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表达技能是指从听、说、朗读、表演等方面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形成综合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同时还应具有合作精神。掌握学习策略是指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认知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的调控策略以及与人交流的交际策略。

要实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重的新的学习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角色,从“考官”的角色逐渐转变到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评价的“合作人”角色。笔者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酝酿,在口语教学的课堂上开始实践新的学习评价模式。

所谓“新的学习评价模式”是由原来任课教师负责的期末“唯一”“终极”评价变为四个方面的综合考察,既有教师在期末对学生总体学业的考核,更注重监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况,鼓励主动学习,奖励互帮互助,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考察主体也变为学生个体、学生群体、教师、师生的联合考核组,具体操作模式如下:

一、学生自我评价:此部分考察占到学生总成绩的20%,主要检查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学生平时随身携带的练习小本,作为记忆、训练的记录有效地监控学生学习练习过程中的材料构成和练习时间,及时指导。二是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情况,要求自我监督,自我评价。三是组建“一帮一”帮扶小组,双方都要求有各自的训练记录,主动帮扶情况与接受帮扶的情况决定该小组两位同学的成绩。

二、学生相互评价:此部分考察占到学生总成绩的30%。主要检查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学生平时使用普通话的情况,要求相互监督,在校园内形成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二是班级内分阶段策划与口语教学相关的学生活动,如诗歌朗诵、童话剧、音乐剧、小品表演等等,观众评议现场打分。三是每天课前三分钟“说话”,要求学生按学号顺序在课前上台就特定主题自主单向说话三分钟,提前自选主题,充分准备,在寝室安排试讲环节,室友相互帮助,负责监控时间,提出试讲建议,最后在班级课前实践,现场评议。

三、师生共同评价:此部分考察占到学生总成绩的10%。由教师与学习委员、科代表、学习小组长组建综合评议组,就学生全期口语学习过程的情况共同评议。

四、教师评价 40%:此部分考察占到学生总成绩的40%。主要检查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期末考试,采用口试形式,由教师出题,现场口试,现场评分,全班同学旁听。二是课堂提问,要求每位学生每期课堂发言不少于一次。三是当堂效果检测,每次课堂的学习内容都当堂练习,当堂检测学习掌握情况,学生“过手”情况,每位学生每期当堂检测不少于两次。四是考察“一帮一”帮扶小组中被帮扶同学的学业进步状况,进步共同加分,无进步、退步则共同减分。

其次,以新的学习评价模式作为促进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有效学习策略的有力措施,为学生发展服务。教师着力改变学生学习观念:变“一次考试定终身”为一次不过关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反复考直至顺利过关;改变学生学法:实施给学生自,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由学生自己组建“一帮一”学习小组,“荣辱与共”,培养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倡导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三,教师注意在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中让学生有选择性、自,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培养师范生素质。学生在自评和相互评价中“认识”他人,从而认识自我,根据自我与他人的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成就和潜能,增强自信心,同时学会客观科学全面地评价他人,初步学习“当老师”。

新的学习评价方式的建立需要一个艰苦而长期的实验过程,除了树立全新的评价观念和科学、严谨的评价过程以外,还需要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管理氛围。教育工作的实践证明,当教学活动模式改变而学校管理模式没有改变时,教学活动的改变就会处处受到限制。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这将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

作者简介:

孔稚凤,女,(1969.2-),四川成都人,教育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

上一篇:音乐鉴赏与欣赏的区别 下一篇: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