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立普通高等学校产权研究述评

时间:2022-05-17 10:56:03

我国公立普通高等学校产权研究述评

[摘 要]我国的公立高校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国家是唯一的产权主体,国有产权的性质导致了所有者的虚置、排他性的不足,造成权、责、利不明确,这严重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基于此,学者对公立高校的产权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有必要对公立高校的产权进行改革,产权主体多元化是主要趋势,但对如何选择产权主体研究较少,产权主体多元化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多元化的条件也分析较少,长期忽视无形资产产权和劳动力产权。

[关键词]公立高校产权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025-04

[作者简介]毛明瑞,赵亮,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我国公立高校的产权是一种国有产权。国家或者政府实际控制财产所有权,虽然高等学校在法律意义上具有法人产权,但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合一的,高校只有局部的经营管理权,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健全的法人产权,导致公立高校办学体制僵化,稳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这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基于此,近年来学者们对公立高校的产权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已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发现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公立高校产权的本质、产权性质、产权的功能、产权出现的问题、公产权的改革方向以及现代高校产权制度的构建等。其中,关于高校产权的本质、产权的性质、产权的功能等基本问题学者均做出了详尽而充分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而对于公立高校产权改革的研究众说纷纭,尚无统一定论。因此,本文将这些处在探索中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侧重点,对国内已有文献做一综述。

一、国内学者关于公立高校产权研究的现状

(一)高校产权的本质

高校产权的本质是指高校的产权是什么?这是高校产权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高校产权的本质我国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权利关系”说,在研究的过程中,某些学者将教育产权等同于学校产权。

我国教育经济学家靳希斌认为,“教育产权主要是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财产权”,是指“拥有举办教育机构财产的权利,即人们围绕教育财产所结成的权利关系”。史秋衡、宁顺兰(2002)也认为,“高校产权指的是高校的财产权利,它是由高校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其他财产权利所构成的一组权利束,其基本内容包括产权主体对财产的权力或职能以及产权对产权主体的效用或带来的好处,即权能和利益两个部分”。持此观点的还有元焕芳、关光辉(2006),他们认为,“高等学校的产权就是高等学校的财产所有权,以及由此产生的财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排他性的权利”,胡赤弟(2002)认为,“大学产权是指大学的财产所有权,是大学各类财产所有权及其派生出来的一系列权利的总和”。潘懋元(2005)教授对于高校产权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分析,他认为所谓大学产权就是大学的财产所有权,是大学各类财产所有权及其派生出来的一系列权利的总和,大学产权首先表现为物的产权,其次表现为大量无形资产的产权,再次,还表现为教师的教学劳动产权。

(二)公立高校产权的性质

我国公立高校的管理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实行,各级公立学校的产权为国有产权,教育产权为全体国民所有。公立学校的产权是一种国有产权,在此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的观点,如靳希斌、潘懋元、宋兰旗等均持此观点,但在概念的表述上存在不一致,有些学者称为“公有产权”,有些学者称为“国家产权”,根据卢现祥教授《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的分类,产权可以分为私有产权、公有产权和国有产权,严格来讲我国公立高校的产权是国有产权。

(三)公立高校国有产权出现的问题

我国的公立高校是一种国有产权,国有产权有被认为是效率低下的产权。公立高校其所有权归政府所有,造成所有权主体单一、所有权行使多元化,甚至出现所有者虚置的情况,这造成了效率低下、道德风险和负债的攀升。

1 公立高校所有者的虚置。我国公立高校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虽然我们进行丁市场经济改革,但到目前为止政府仍然是公立高校主要的投资主体,这种单一投资体制造成单一产权结构,虽然我国的公立高校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但全体人民作为所有者却处于一种虚置的位置,产权主体或实际主体不明确,存在所有者“虚置”(潘懋元,2005)。

2 公立高校国有产权的低效率。我国公立高校的单一的产权结构以及产权结构的不明确导致了高校运行的低效率,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必须进行产权多元化的改革,但有部分学者担忧产权的过于分散也会导致决策困难,从而导致高校的低效率。

高校产权不明晰导致我国高校交易成本偏高,为有效降低高校交易成本,必须明确高校产权,赋予其真正的自主办学权(潘燕、宋瑛,2004)。赵霖平、焦爱梅(2003)对公立高校的产权进行了界定,认为公立高校单一的产权导致效率的低下,为了解决低效率可以通过建立激励制度,建立人市场进行监督,缩短委托链和引进政府补贴的竞争提高效率。徐警武(2007)认为产权失灵是我国公办高校组织低效率的制度根源,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公办高校的组织效率,应依据组织特有的教育属性,创新高等教育产权制度,促进公办高校产权的社会化、法人化、多样化。王寰安(2008)认为我国公立高校的产权造成的低效率可以通过产权的明晰、权利的下放和平衡以及产权的多元化来实现。高薇(2004)认为,目前我国公立高校的产权正趋向于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助于解决政校不分的情形,但过于集中或分散的产权结构也会导致高校经营管理的低效率@。

3 公立高校国有产权与负债。我国公立高校的贷款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投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国有产权的特性而引起的,由于公立高校产权关系的模糊性、产权制度的不明晰等而产生道德风险使高校负债节节攀升。如宋兰旗(2009)认为公立高校产权的性质是国家产权,由于高校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法人产权,同时由于政府制定的契约的缺陷使得激励与约束不对称从而导致高校大量债务的产生。罗昆、阙海宝(2008)认为高校负债的直接原因有多方面,但首要的原因是产权制度的不明晰。周子键(2010)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高校负债产生的原因,认为高校产权关系模糊是高校过度负债的核心原因。解决公立高校负债问题的关键是完善高校的产权制度,明晰公立高校的产权,建立现代高校产权制度,建立多元化的产权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民间资本等(罗昆、阙海宝,2008)。

上一篇:浅谈议论文中事实论据的使用技巧 下一篇:高校办学定位研究:内涵、属性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