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命比活着更重要

时间:2022-05-17 01:07:34

偶然听说今年代表中国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是《滚蛋吧!肿瘤君》,不禁有些愕然。这部电影虽然票房和口碑都还不错,但内容也就是仅仅停留在娱乐的层面而已,用一个死亡的题材,包装上各种流行元素,以满足小清新的口味。看完这个电影,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很多年前看过的另一部好莱坞电影《遗愿清单》,记忆犹新。

两个身份和性格都截然不同的老人因为癌症住到了同一间病房,开始时相互戒备,厌恶,到后来互相关心,感同身受,最后一起去实现未竟的愿望。虽说围绕着绝症来讲故事,但是没有一点绝望的感觉,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但绝不煽情。两个老人向观众娓娓道来:“死亡不可怕,死亡能带走的仅仅是生命,它带不走我们对生命的体验,而体验比生命本身鲜活丰满得多。”

富翁老头儿拥有别人艳羡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他的生活多了些随心所欲,少了些自律,更多的是为自己考虑,垂暮之年孑然一身。而黑人修理工为了抚养家庭放弃了历史教授的梦想,中规中矩地生活,从博闻强识中随时找乐趣,同时也拥有一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从外人的角度看,富翁很成功,因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财富和影响力而弱化了其他的选项;修理工很平凡,平凡得微不足道,可是在个体的感受上,尤其是面临生老病死的关头,修理工过得更真实,更能满足人性的需要。

这部电影给我很深的一个感受是平等――富翁和修理工住在同一个病房,同时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同样面临死亡的威胁。同游时,修理工也没有因为富翁出了费用而唯命是从,两人能最后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也是源于这种精神上的完全平等,财富无法凌驾于精神之上。

最近看到几则新闻,关于生病的老人,在病痛和高昂的医疗费用双重压迫之下,无奈自杀。看着挺心酸,可是仔细想来,又觉得能理解,身体每天处于极度的痛苦之中,自己和家人还要承担着力所不能及的费用,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维持,确实谈不上任何愉悦的体验。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其实都重要。希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能在年轻的时候就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在体弱多病的晚年,能有健全的医疗保障,可以让所有人都有尊严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人是倔强而又顽强的一种生物,在面对未知时,总会尽量去化解那些恐惧,取而代之的是试图了解、接受和不在乎,表现形式经常是打趣、自嘲、做好准备和唱反调,这是人的高明和智慧之处,有限的生命也得以更加灿烂。于是,有了医学、哲学、文学、艺术,也有了两个老头儿的遗愿清单。

上一篇:企业制度之美 下一篇:湿地:长江经济带的生命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