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动参数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05-17 01:03:47

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动参数的对比研究

摘要:根据中美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面运动加速度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由结构动力学公式推导,得出美国规范中的有效峰值加速度(EPA)跟中国规范中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相对应,推导出了美国规范短周期和1s周期谱反应加速度跟中国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特征周期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进行了中美规范反应谱曲线对比。

关键词:中美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动参数有效峰值加速度(EPA)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特征周期

中图分类号: TU973+.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世界各国的工程设计技术标准在设计理念、设计原则甚至设计要求等诸多方面均存在许多差别,而美国规范在许多地区应用广泛,比如非洲大部分国家没有自己的规范体系而采用美国规范,因此本文通过对比美国规范中的有效峰值加速度(EPA)跟中国规范中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给出了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进行了中美规范反应谱曲线对比,为正确理解和应用美国规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美地震动参数的对比

2.1 地震动参数定义

中国规范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取值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规定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相当,即具有概率意义的地震系数。地震系数为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值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即

(1)

—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最大值。

美国规范的有效峰值加速度(EPA),由%5阻尼比的短周期谱反应加速度除以2.5得到,即

(2)

—%5阻尼比下,修正后的结构短周期设计谱反应加速度。

2.2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有效峰值加速度的对比

动力系数为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反应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即

(3)

—结构最大反应加速度,在同一场地内跟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地震影响系数(4)

由式(4)可知,地震影响系数就是地震时结构的最大反应加速度(以g为单位)。

由式(4)可得(5)

(6)

—不同自振周期结构的最大反应加速度;

—动力系数最大值。

图1 美国规范的反应谱曲线

由图1可知,。(7)

对比式(6)和式(2)可知,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有效峰值加速度相当。

2.3 美国规范的最大动力系数

谱反应加速度曲线中,结构自振周期T=0时为刚性体系,动力不放大,,根据式(5)和式(6)

(8)

美国规范反应谱曲线中,对于结构自振周期0≤T<To,

(9)

当T=0时, (10)

将式(10)、式(7)代入式(8)得

(11)

对比式(2)和式(11),得出式(2)中的2.5即为动力系数最大值。

2.4 中美地震动参数的换算

根据美国设计荷载规范(ASCE7-05),

(12)

(13)

—最大考虑地震下,%5阻尼比的结构短周期设计谱反应加速度系数;

—最大考虑地震下,%5阻尼比的结构1s周期设计谱反应加速度系数;

、—场地影响系数;

将式(12)代入式(2)得

(14)

图1中,,为修正后的结构1s周期设计谱反应加速度。Ts对应中国反应谱曲线征周期Tg,由此得出

(15)

根据式(14)、式(15)即可得出美国规范短周期、1s周期谱反应加速度跟中国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场地特征周期之间的换算。

2.5 中美规范反应谱曲线对比

由美国设计荷载规范(ASCE7-05)可知,在实际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图1的谱反应曲线需除以,R为结构反应修正系数,与结构的延性有关;I为结构重要性系数,与结构的使用功能分类有关。

例如: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场地类别为D类,,,查规范得,,R=3.0,I=1.0。美国规范D类场地大致相当于中国规范Ⅱ类场地。对比中美规范反应谱曲线,可得到图2。

对于其他结构和场地类别,同理可作出类似反应谱曲线对比图。

图2中美规范反应谱曲线对比

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1)对于按美国规范给出短周期和1s周期谱反应加速度的地区,可以根据式(14)和式(15)换算得出中国规范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特征周期。

(2)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影响比较明显,不应忽略,美国规范则考虑了软弱场地对峰值加速度的放大作用。因此中国在以后的规范修订、地震区划、工程结构抗震工作中应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根据场地条件的不同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予以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

2 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S].

3 ASCE7-05 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S].

4 郭继武. 建筑抗震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薄景山,李秀领,李山有.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 世界地震工程 2003 19(2).

上一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浅谈大型商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