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作业设计

时间:2022-05-16 11:59:46

浅谈初中地理作业设计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使学生通过作业巩固地理课上所学知识,同时把所学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作业设计针对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22

传统的初中地理作业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来说,教师只是布置一些简单的习题。这样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也难以保证,许多学生还会抄作业,最终只是机械地记忆,严重影响地理学习的效率。同时,学生会感觉到所学知识与实际没有多大关系,对于所学知识的用途缺少了解,导致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在这种作业模式之下,学生学习也比较被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得不到保证。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优化地理作业设计,提高地理作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一、注重夯实基础,保证作业设计方向

布置地理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习的知识,同时能够延伸到将要学习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地理作业设计的时候,针对教学的实际内容,根据教材的基本观点来设计。只有注重基础,才能够保证作业设计的准确方向。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该本着夯实基础、有效拓展延伸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最佳的锻炼。

二、采取多种形式,避免题海战术

设计初中地理作业的时候,应该注重采取多种形式,避免传统单一的模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地理作业。例如,传统的地理作业只有书面作业,而且更多的是以习题为主,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拓展能力受限,学生只是把精力集中于练习题上,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应该尝试丰富作I的形式,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完成作业。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同时又促使学生形成了地理实际应用能力。题海战术的时代早已过去,因为其既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注重“题量”,其中既包括题的数量,同时还包括题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地理作业真正发挥出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能力。教师在选题方面应该尤为注意,选择一些适当的题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作业能够使学生得到锻炼,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放思维,提高作业趣味性

随着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教学观念下,教育教学比较注重知识,但是当前,对于人才衡量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力。所以,如何通过科学设计地理作业,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避免设计一些应试的作业题目,应该以开放的思维设计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开放性的环境下更好地拓展思维,形成应用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地理作业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带动下,有更强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地理学习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灵活、有趣和形式多样的习题,可以以多种形式把习题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世界的气候》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中每个人负责一个板块,例如“气候的地区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三个部分让不同的学生来讲解,并举例说明。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评选出表达最准确、最全面的小组。采用这种竞赛性的作业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四、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布置作业,最终还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能力。所以,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注重作业的实践性。例如在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课下作业,如:给学生挑选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然后让学生自己用橡皮泥制作出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要求能够提取出地形图上的有效信息,在模型上显示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进行复习,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既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来进行拓展学习,最终将知识升华为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就需要我们科学设计地理作业,注重以丰富的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践性的作业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传悦.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J].学周刊,2011(19).

[2]杨希铜,张清.基于新课改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 下一篇: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思想性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