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作文也指导做人

时间:2022-05-16 07:41:07

指导作文也指导做人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情感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情感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而作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和学生作文的合作过程,是一个教――学――做的统一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渐进过程,是一个真、善、美的完善过程。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总是会“润物细无声”,在这一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有效地实现德育渗透。一篇作文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四个相连的不同阶段。这四个阶段虽然一环套一环衔接很紧,但每个阶段又有各自不同的职能。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德育的渗透:

一、精心选题,引学生思考社会、人生

作文的命题对学生的思想、写作思路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应重视命题的设计、挑选,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人生、国家的前途命运等重要或重大的问题,启示他们思考、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例如2004年的高考作文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就是一个很好的作文题,它能够启示学生思考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关系,通过理性的思考,进而明白我们认知事物,不能受感情亲疏的影响,尤其是要建立一个法制的社会,更应该学会理性的思考问题。

二、巧妙点拨,拨开迷雾见青天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抉择。如何引导学生判断是非,区别荣辱、分清好坏,走出认识的误区,使其认识逐步靠近真理,使其感情逐步走向健康,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三、耐心批改,及时导歧路于正途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决定了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一个心智还没完全成熟的中学生,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难免出现认识的偏差,甚至陷入认识的误区而不自知,这种错误的认识常常会反映在他们的作文中。要达到认识的成熟,正像孩子学走路一样,得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所以,作为教师,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象教孩子走路一样,积极耐心地加以引导,通过旁批,眉批,总批甚至谈心,及时将他们从认识的误区中导回正途。

总之,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实现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条途径,既教作文,又教做人,让新时代的中学生面对当前的多元价值观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正确的抉择,取得智育、德育的双丰收。

上一篇:警惕高中入学后的心理盲目 下一篇:找准语文教学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