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中入学后的心理盲目

时间:2022-02-17 01:59:23

警惕高中入学后的心理盲目

清晨,洒满阳光的校园里,一棵棵白杨屹立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拂过白杨吹来的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操场上,穿着整齐运动服的学子们,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他们向着自己的理想奔跑;安静的教室里,同学们的眼光不停地在书海中搜索,他们是多么渴望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呀。

高一的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对高中生活的想象?一个月前,刚刚结束初中生活的你们把高中生活设想得多么充实、美好,你们怀着理想而期待,带着骄傲而前往;可仅仅一个月后,又有多少人保留着当初的那份激情?多少人还珍藏着当初的那份憧憬?

是什么改变了你们?让你们有从天上到人间的感觉?一个月的心理落差为什么这么大!经过和几届同学的谈心,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初的激情来源于你们对高中的神秘,来源于你们周围人的渲染,来源于你们的向往;现在的厌倦在于你们对高中的熟悉,在于繁重的学习,在于与期望中的高中生活相差甚远的失望。

以前徘徊在校门外,里面的亭台流水,花草树木,着实让人羡慕,可来到后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停留在闭塞的教室里;有限的文体活动根本抵不上繁重的课务学习,在紧张的氛围里,不可能自主选择学习;本以为授业恩师是一位位满腹学识、和蔼可亲的老教师,实际上整日相处的是那些语速超快,授课超多的年轻人;天真无邪好像离大家越来越远,班级中充满着竞争,人与人的距离被拉得好长。难道是长大了?这成长的过程也太沉重了。

于是,带着些许失望,些许遗憾,开始发泄不满;崇尚个性,追求自由,寻求同类伙伴。一些“情投意合”的同学在一起宣泄对高中的失望,一起表现出老师眼里的“另类”,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学校和老师提倡这样,偏要违背自己的心志,表现为另一个样子;班级和集体正在做这件事情,自己偏要去做另一件,不是因为有意义,而是刻意制造麻烦。

我在这里不是站在教师的立场劝告同学们,而是真心提醒大家,这样的心理状态确实潜藏着危险。

有人认为这是成长期的心理危机,我不这样认为。当心理危机发生时,心理平衡会被打破,正常生活会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在心理危机下,思维和行为出现失衡,更主要的是这种失衡不可控,难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校正,这与一些同学入学后的表现不同,他们是由自我意识支配,故意而为之。

但这毕竟与心理健康状态不同,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大多数同学所表现的“不同”是压力所引起的,与高中的学习生活环境没有很好的融合,更不用说快乐地学习了。

结合以往对学生心理的解读,我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盲目,是因为以前对高中的期望值过高,带来的失望值也高,是暂时的迷失方向。高一没有毕业年级那样紧张,容易放松警惕,再加上处于青春期,即使再乖顺的学生也有表现自己想法的时候,几个“志同道合”的在一起交流心得,使得这种心理盲目更加强烈。如果不能清醒面对,剖析自身,很容易误落异途,到时自己将悔之恨晚。

我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或许对大家有帮助:

1.客观认识自己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分析心理不适应产生的原因,不要把责任轻易地都推御到别人身上或客观环境中去。不时地与他人进行对比,及时判断自己的言辞和行为,准确定位自身,衡量自己对集体的价值。

2.树立人生目标

未来的魅力在于不可知,青少年的魅力在于可塑性,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一步一个台阶向前走。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看到自己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

3.调节人际关系

优化个人形象,对人坦诚相待,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意愿相左时,心平气和地讲明自己的想法,增进相互理解。多参加集体活动,和同学交往落落大方,有礼有节,待人接物,不卑不亢。

4.掌控发泄技巧

富有感情的人才能坦诚地与别人交流,过分压制情绪非但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且有害于身体健康。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有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青春烦恼等方面问题时,学会及时地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每个人都有过理想,都勾勒过自己的生活,也都失望过。如果我们能够抑制青春的躁动,多给自己一次反省的机会,多听别人一次衷心的劝告,我们也许就会知道:原来大家很类似!如果我们能够承认自己真实的感情,敞开心扉,向亲人、同学、老师、朋友展示真实的存在,我们就会感到:原来生活很美好!

上一篇:语文教学朗读之浅谈 下一篇:指导作文也指导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