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的“温州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16 04:41:48

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的“温州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从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温州模式”的现状与成因入手,探究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温州模式”的运行机制;寻求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温州模式”升级的路径与策略。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status quo and causes of "Wenzhou mode"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strategic philanthropy mechanis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seeks the improvement path and strategy.

关键词:战略慈善;民营企业;“温州模式”

Key words: strategic philanthropy;private enterprise;"Wenzhou model"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020-03

0 引言

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资本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还有企业的文化、形象等无形资产的竞争。对于如何维持提升企业的形象这一点,企业是否能够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条路径不容忽视。企业如何才能在将资源分配给没有明显回报的慈善事业的同时扩大自己的战略利益?慈善捐赠应该是一项长期坚持要做的事业。企业应将慈善事业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给予其必要的重视,充分利用这种双赢策略,从而做到利己利他。即虽然企业没有获取有形的、清晰的交换价值,但是公司慈善和其他社会责任行为将为企业带来诸多无形的战略性资产,例如声誉资本、员工承诺、信任、关键规制机构或立法主体的积极行为(Neihesiel,1994)或默许,以及企业的商业环境和制度环境的改善和发展。

在慈善事业发展理念的嬗变及其作用的发挥的背景下,温州民企抱团行慈,创出慈善“温州模式”。温州民营企业积极配合政府和慈善组织,在赈灾救急、挤危济困、安老助孤、支教助学等活动中作出很大的贡献,并为环保、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提供力所能力的智力、物力、财力支持。

因此,研究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温州模式”的现状与成因,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温州模式”的环境、条件以及提升的规律;探究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温州模式”的运行机制;寻求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温州模式”升级的路径与策略。对于提升中国民营企业战略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1 温州民营企业慈善现状调查

1.1 调查背景

本次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温州50家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温州民营企业慈善现状和企业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民营企业慈善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次问卷共发出100份,回收87份,有效问卷76份,回收率87%,有效率87%。本次问卷采用中华工商时报社“民营企业参与慈善事业调查问卷”。全部问卷资料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相关分析。

1.2 调查分析

①按照企业规模大小划分,被调查的民营企业共分为六类,即100万元以下、10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以上,调查企业数依次为21家、17家、12家,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2%、34%、24%。

②调查结果统计(表1)。

2 民营企业战略慈善误区

民营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慈善行为的动机表现为单一而明显,目的仅限于获得公众或客户的“好感”,倾向于在有舆论压力的情况下才实施捐赠,形式上以资金投入为主,捐赠领域则以扶贫和赈灾为主。民营企业期待付出的资源可能得到的回报至多也就是给企业增加一点儿知名度。统观民营企业的慈善行为,具有以下几个明显误区。

2.1 理论不足,指向不明

受传统慈善行为的干扰以及目前慈善行为的领域制约,部分民营企业将慈善行为视为纯粹的利他行为,认为慈善行为是对弱者的扶持,不掺有任何商业动机的杂质。同时,就我国目前商业慈善领域而言,主要集中于救灾、扶贫、支边、助学等传统领域。慈善行为发展缓慢,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基本战略慈善理论的指导,没有认识到慈善行为是互利性的,更不清楚战略慈善对于民营企业管理、市场开发、吸引顾客和引进人才等方面的价值。

2.2 主观盲动,收益甚微

对于部分民营企业而言,慈善捐赠的选择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无论慈善捐赠领域的选择、捐赠对象的确定,还是捐赠方式的采用都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机制。由于缺乏明确的社会与经济目标,这种企业慈善行为往往具有夂竦墓芾碚吒鋈思壑倒凵彩,更不用说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选择达到企业发展所预期的社会效益和影响,这种做法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3 方式传统,内驱乏力

大部分民营企业的慈善行为具有捐赠形式的直接性、捐赠行为的单一性、管理决策的垄断性、捐赠动机的被动性、后续管理的忽视性等特征。由于捐赠动机的被动性,大部分民营企业认为没有必要浪费企业的精力跟踪慈善捐赠行为的准备、实施、管理、监控及评估等相关工作,认为慈善捐赠是很简单的事情,仅仅提供资金或物品就可以了,缺乏捐赠财物的到位及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的反馈,使企业丧失了提升品牌或声誉等无形资本的大好机会。

2.4 外因制约,动力薄弱

政策指引是激发民营企业从事慈善事业的动力。部分民营企业以政策为标杆,被动参与慈善事业,缺乏积极性、自觉性。另外,部分公益事业机构缺乏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市场机制,民营企业不能通过公益事业机构与被捐赠对象之间建立联系,削弱了民营企业投身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3 基于钻石架构分析模型的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的“温州模式”构建

综述:如图1,所谓民企慈善的“温州模式”,是指民营企业为自发承担社会责任以个体或集体方式行善回报社会的模式。这种行善模式实际上是“温州模式”在温州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也是温州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的蜕变。民企慈善的“温州模式”既有慈善的共同性:社会性、文明性、透明性和多样性,又有慈善的特殊性:民间性、惠民性、回报性和责任性。民营企业战略慈善机制的“温州模式”具体可以概括为“六化一体”:公司化+项目化+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市场化。

3.1 公司化

温州民营企业可以以公司制的方式成立慈善组织,即成立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由民营企业出资设立、由职业经理人进行经营管理、通过经营慈善捐赠物品或慈善服务等方式获取营利的社团。

3.2 项目化

温州民营企业成立的慈善公司可以开发慈善项目,以项目为平台,整合民营企业团队力量,打造系列慈善活动。

3.3 法制化

法制化是温州民营企业慈善公司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慈善公司应加强制度规章建设,加强自律,规范操作行为,消除弊端,提高公信力,在社会上树立起文明美好、公众信赖的良好形象。

3.4 系统化

温州民营企业慈善公司需要加强领域内部的协作,加强与其他慈善组织的联系、交流、融合,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功能,把有限的善款用到最急需的人身上。

3.5 专业化

温州民营企业慈善公司需做到办公流程化、人员专业化、管理制度化,需要有接受过专业化知识训练的人才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成立专门的运行、协调、反馈机构,保证公司的发展可持续。

3.6 市场化

温州民营企业慈善公司运作引入市场化机制,公司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以社会援助为目的,公司可以以慈善商店为窗口,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Wood D J. Business and society[M].Glenview,IL:Scott Foresman,1990:13.

[2]Smith C.The new corporate philanthropy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5-6):105-114.

[3]Porter M E and Kramer M 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12):56-68.

[4]P・RajanVaradarajan,AnilMenon.Cause-Related Marketing:A coalignment of Marketing Strategy and Corporate Philanthropy[J].Jounal of Marketing,1988,(7).

[5]五洲,陈方.企业慈善―――新时期我国企业与社会的双赢选择[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9):25-28.

[6]唐更华,许卓云.波特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理论与启示[J].企业管理,2004:46-49.

[7]杨团.公司慈善文化与政策培育[J].湖南社会科学,2006(2):82-89.

[8]田志龙,吕欣.现代公司合资经营战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教育扶贫,从“根”上做文章 下一篇: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安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