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的感悟

时间:2022-05-15 03:58:12

散文教学的感悟

散文是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思,结构自由灵活、题材广泛多样的一种文体。散文的语言一般优美生动、清新简洁,或饱含诗情画意,或充满哲理的启迪,具有“形散而神聚”的特点。语文教材中散文所占篇幅较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却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文体,因此教师在散文教学中的设计、引导和点拨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重视朗读 感知课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教师不仅要自己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还要引导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可以采取个体读、集体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精彩而准确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各抒己见 展示个性

在熟读散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在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之前,教师切忌灌输教参书上的或教师自己的理解,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比如鼓励学生针对文章的语言、修辞、结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思想情感等方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动力做,忙着思考,忙着倾听,忙着表达。整个课堂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三、抓住线索 理清思路

散文在结构上多种多样,材料头绪纷繁,看似很散,但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总有一定的线索将其贯穿起来,从各个侧面来反映主题,只有把握了散文的线索,才能理清脉络和思路,进而深刻理解文章主旨。那么如何寻找文章的线索呢?我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注意文章标题;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三是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散文的线索一般有:①事物线索;②人物线索;③情节线索(事件线索);④情感线索;⑤事理线索;⑥空间线索;⑦时间线索。

四、品味语言 赏析词句

散文的语言或简洁明快、或绚丽激情、或质朴典雅、或清丽婉约、或含蓄凝重……表现出作者不同的艺术情趣和艺术追求。品读散文的语言风格,重在品读字、词、句,研究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细致体会文、意、情的妙处。《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多话少,平淡质朴,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自有一番动人心弦的情致;《安塞腰鼓》运用排比、比喻,夸张、反复等修辞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对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要慢慢培养,使学生感悟到文字所表达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回环之美、形象之美、色彩之美和声音之美等诸多方面,多方面结合体味文章其中的深刻内涵。

五、分析意境 把握主旨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正如王昌龄先生所说,文章有三境:物镜,情境,意境,其中最高的要求就是意境。学习散文要在领悟散文的意境上下功夫,散文的思想一般不直接表露,常常是寓于“物”或“景”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情景的和谐统一中,理解景中所寓之情和物中所托之志。

学生因为知识层次、年龄、阅历的浅显,散文学习还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点拨引导、教学方法特别重要,而教无定法,我们教师要善于钻研、不断探索,争取在散文教学上有大的突破。

刘文正,教师,现居甘肃华亭。

上一篇: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的对策探讨 下一篇:《项脊轩志》的个性化特征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