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1 05:28:5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数学是我国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设计水平的影响,只有充分保证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才能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问题 对策

一、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一堂高质量的数学课必须要能够实现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这就要求有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把握好数学教学内容与知识的重难点,如重要公式、计算方法等,还要合理分配好教学的时间,保证学生学习新知、课堂互动以及练习巩固的时间分配得当,从而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如教学设计内容存在不合理问题,就不能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这就会对小学数学教学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学生实际结合不足

课堂教学各项活动的开展需要以统一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但当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单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进度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实际效果缺乏认真的思考,尤其是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目标更是十分模糊,在教学设计中也不注重与学生实际情况与能力基础的结合,甚至直接照搬其他教师或相关教学范例的设计,导致教学设计与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不相符,也无法指导教学活动更高质量的开展,更有可能导致小学数学教学的模式僵化,造成人才培养“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

(二)教学方法过单一,缺乏有效的方法创新

当前许多许多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常常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盲目依靠自身教学经验,不注重对新的教学技术与理念的运用,在教学方法创新上也缺乏积极性,而部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与当前教育环境与学生特点早已不相适应,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学生对于教学活动感到枯燥乏味,数学兴趣下降,也将很大程度上限制数学教学技术的发展,使数学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更无法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有效培养的目标。

(三)角色定位不合理,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考虑,教学设计完全从教师需求出发,主观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是处在课堂管理者和掌控者的角色中,对于学生的个性与主观意识不能给与足够的重视,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也大多带有一定的指令性质,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意识与能力都得不到发挥,少数教师为了保持课堂纪律,采取严格约束的方式进行课堂管理,学生个性受到约束,甚至不敢自由表达,这也将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效果。

三、应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观念,结合实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水平,首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观念,提高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视,并要实际出发,在了解学生数学基础层次与学习能力特点等实际条件的情况下,合理确定课堂教学的开展目标,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预测学生在实际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设计中予以强化,在时间分配上也应以学生数学学习与知识掌握的规律为依据,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的进度,又能够使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巩固,以保证数学教学的开展效果。

(二)兴趣切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应认识到单一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活动的不利影响,把握小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力差,好奇心强等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在教学设计中设置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也应更加注意对学生兴趣的调动,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意识,更多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更有效的保持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来。如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也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问题的设计上,如能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也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这些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都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明确重点,确保教学设计“有的放矢”

教学重难点即本节课程的教学重心,教师可以做好充足的铺垫和全面的把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节课内不允许出现多个重难点同时存在,否则教师和学生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将每一个知识点全盘吸收。如十以内的加减法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与生活相关的案例来进行讲解,教师可以通过特定氛围的营造来引发学生进行探讨。可设置问题:小明手上有十元钱,想要买10支铅笔,A超市的铅笔零售价为1.2元一支,而B超市的铅笔是9角钱一支,请问小明最后选择在哪家超市买?小明最后还剩多少钱?为什么?教师可以通过基础换算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1元等于10角,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计算,得出不同方向的解题思路。经过探讨之后部分学生得出这道题的答案是B超市,小明还剩1元钱。还有部分学生提出了A超市,小明通过自己的讨价还价在A超市花10元钱买到了10支铅笔。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地进行分析和讲解,不要急于去判断对错或者批评,站在数学计算的角度而言,显然第一种答案更加准确,但是第二种答案的可行性也是存在的,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对策展开了分析,要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笑竹.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认知能力培养的方法创新[J].学周刊,2016,(03).

[2]冯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上一篇:能拍风景大片的行车记录仪盯盯拍mini2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