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警官高校人文课程设计思考

时间:2022-05-15 02:10:55

司法警官高校人文课程设计思考

一、引言

在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司法警官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但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存在着重视学生警务技能、重视涉警专业技能、轻视人文教育的现象,这种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课程理念使得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缺少对于学生情感、心灵的关注与熏陶,导致他们审美能力弱化,心理脆弱,缺乏良好的文化素养,也不利于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培养具有较高情操的高素质司法警官。

二、人文课程阐述

(一)“人文”的阐述

对于“人文”的含义,古今中外有如下一些解释: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1980年版缩印本的《辞海》对于“人文”的解释是:(1)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2)指人事。

2、西方文化中的“人文:英文humanity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其意为人性、文化、教养等。商务印书馆2000年8月修订第3版的《英华大辞典》中对于humanity一词的解释为:(1)人类;(2)人性,人情,人道,人性论;(3)仁爱;博爱(4)文史哲学,人文学。由此可见humanity一词在西方文化中的意思为:人性,人情,人道,仁爱;博爱,文史哲学,人文学等意思,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它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自由等。因此,人文实际上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内在人性,人情,人道、修养;二是指培养、完善人性,人情,人道、修养的方式与手段。

(二)“人文课程”阐述

1、课程

“课程”的英文为“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即“race-course”的复合,意味“跑步”,引申为奔跑的“道路”或“过程”。根据1990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观点,广义的课程指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即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其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进程安排及其达成标准的体系的总称;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具体的教学科目,如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构成大学总课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共同完成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教师水平、学生习得、课程体系这三者构成了现代大学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三原色”。因此,在今日的大学教育中,课程比专业更基本、更关键、更重要。课程是大学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基石,教师是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保证,学生是教育质量和特色的最终体现。

2、人文课程

人文课程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价值观、历史、法学、经济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等。人文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文化与精神世界,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主要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与品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人文课程具有根基性、导向性、统领性、互补性、和谐性、民族性和本土性等特征。它有三种结构方式: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方式;二是外显与内隐结合的复式结构方式;三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方式。人文课程有三类:一类是经典的,如文学、艺术学、哲学、宗教学等;一类是模糊的,如历史学、教育学等;一类是交叉的,如人类学、考古学、新闻学等。人文课程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隐性课程之中。显性课程主要是一种理性教育,它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的骨骼框架;隐性课程是“软课程”,主要是一种非理性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非理性能力,它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的灵魂。大学教育中显性课程所占的比例要远大于隐性课程比例,而隐性课程也是构成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要充分认识隐性课程对提升大学品位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进行隐性课程建设,是提高大学育人质量,实现大学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存在的问题

1、人文课程的科目少,特别是人文选修课较少,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人文课程。司法警官职业院校非常重视国家规定的“两课”,还有法律类的课程开设,非常看重德育的教化功能,但是对于其它的人文课程不够重视。人文选修课的数量特别少,常开的选修课只有《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演讲与口才》、《艺术鉴赏》、《礼仪》、《应用写作》等课,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人文课程。

2、人文课程的课时较少,开设缺乏一定的比例与标准,随意性较大。司法警官职业院校为了突出警务特色,在教学计划中,人文选修课程经常被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与技能课挤占,而有时又成为课时不足的一种“替代课”,课程开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一直没有建立成熟的人文课程体系。3、人文课程教学缺乏现代化教学方式,政治化倾向明显。司法警官院校的人文课程教学偏重理论讲授,经常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演示性”、“探讨式”、“案例式”教学较少采用,同时,特别注重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这在“两课”教学中非常明显,但是这种政治倾向仅仅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没有真正引起大学生的内心感悟,情感的体验,转化为学生们的日常行为,更没有达到人格的升华。四、构建具有司法警官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司法警官高职院校可以从人文课程的设置理念、人文课程的结构设置、人文课程的实施形式、人文课程的评价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人文课程的设置理念

1、人文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该围绕人文教育的总体目标,体现学科的交叉、渗透,防止学科化倾向。人文素质教育既要考虑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强化职业针对性,适应市场的变化,更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了解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环境、音乐、美术、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知识。教学内容的应注意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开设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发展史等方面的人文课程。人文课程占教学计划总学时额度比重在不同的职业学院可以不同,但是一般应达到15%以上,这样才能保证人文课程达到实效。

3、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需求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来设置人文课程,使人文课程处在相对稳定、开放、动态、发展、不断调整的状态之中。

(二)人文课程的结构设置司法警官高职院校在人文课程的结构设置方面应该灵活、自由,同时多样化。

1、设置灵活多变的人文课程模块。通过对司法警官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将培养司法警官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起考虑来设置人文课程,设置的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社会对于警官职业的需求,关注自然、关注人性、关注社会责任感等等。

2、司法警官高职院校除了开设人文必修课程以外,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可以自由选择的人文选修课程,而不是将选修课程开成实际上的“必修”课程。

3、隐性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在警院校园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呈现自然美的景观与突出高雅的人文景观建设。学校建筑物要布局合理、造型新颖,体现警院特色;积极建设人文景观,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同时需要注意警院教风、学风与校风建设,通过教职员工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来弘扬人文精神。

(2)进行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警院可以利用自身的法律方面优势,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其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中,例如提供法律咨询、为敬老院做义工、去未成年人管教所帮助失足少年、去劳教所进行文艺慰问演出等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锻炼,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思想,陶冶了性情,净化了灵魂,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强化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了竞争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市场就业竞争力。

(三)人文课程的实施形式

1、革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要求与素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少‘灌输’多‘感染’,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唤醒学生自身的人文需要,帮助和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对于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2、以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强化实践教育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说服沟通、文书制作、现场指挥、防爆制敌、信息处理五种技能。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提高人文课程的教育效果。首先,建设网络教育系统。警院可以建设网上文化精品库,推荐给学生应该阅读的有关书目、应该欣赏的影视以及名画名曲等。警院可以将这些名著名片艺术精品放到网页上,提供给学生浏览观看、查阅、下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扩展服务。其次,要加强对于网络的监控、监管,促进网络教育良性发展。如可以设置校长信箱与论坛(安排专人负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心声,收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在学生中挑选和培养网络信息安全员,对于消极言论进行评论,在网络讨论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4、加强不同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实施全方位的人文教育。教学的任务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包括使学生“人化”,即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成为社会合格的或优秀的公民。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5、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人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形式。第一,组织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的兴趣社团组织。如读者协会、法律协会、书法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舞蹈协会、足球协会、跆拳道协会等等。第二,定期或不定期地展示学生的作品。每年一度的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应该就是广大学生展示自己在兴趣活动中成果的一个大舞台。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观看学校的兴趣活动成果,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特长。第三,要建立一套兴趣活动的考评办法,加强对兴趣社团的管理。所有兴趣小组每学期要向学校、家长汇报,并成立评估验收小组,对每个兴趣小组从学初计划、活动人数、教案、期末总结以及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地验收,评出优秀特长生,优秀辅导教师,并且作为评价学生、教师的主要依据之一。

(四)人文课程的评价合理化

1、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在对相应的警察职业岗位进行研究的前提下,对于必修课与选修课进行设置,将社会实践也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之中,社会实践也规定学分,规定获得一定的社会实践学分才能够毕业。

2、对于学生的综合评价可以从课程考试成绩、基本的道德认知、道德评价三个方面入手。课程的考试要进行改革,一些课程的考试可以通过实践的形式来实现,如:《演讲与口才》课程的考试可以不用笔试,通过学生抽题目自由演讲或者组织辩论赛的形式来进行,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人文素质水准,提高业务水平,发扬创新精神,不但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而且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司法警官职院应注意这方面的研究。

总之,司法警官职院必须明确培养目标,重视人文课程建设,树立素质本位的课程观,在重视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人文课程建设,同时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课程评估体系来促进人文课程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既有较高专业素质又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合格的司法警官人才。

上一篇:中国民法中构建取得时效制度的重要性 下一篇:体育教育专业高校生择业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