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对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促进和局限探析

时间:2022-05-14 11:11:39

说课对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促进和局限探析

摘要:说课作为一种高效的理论指导实践的教研活动在高校逐步发展起来,本文在明确说课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说课对于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培育的促进作用和局限,并指出增进说课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说课在高校的推广及其对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说课;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局限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81-02

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率先创造出说课这种教研形式,此后说课活动逐步发展完善和兴盛起来。说课活动不但在中小学日常教研活动、教师招聘和考评活动广泛采用,而且在高职和高校的讲课比赛等基层和竞赛中普遍包含说课环节。所谓说课,指教师在独立备课和课程建设基础上,以语言表述为主,配以多媒体、文字和实物演示,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对同行和专家,系统而精练的将自己对课标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简言之,就是“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由同行和专家根据有关教学理论和经验进行评说和讨论,研讨该节课教学设计的改进意见;最后由授课教师整合意见逐步改进和完善授课思路和技巧。说课主要内容包括说教材及教学大纲、说教学方法、说学情及学习方法、说教学设计、总结反思等环节,重点在于阐述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说课环节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经常参与的系部教研活动和讲课比赛的重要环节,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积极的推广。实践表明,说课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谓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说课活动有利于高校教师深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驾驭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集体教育智慧。说课在今日之高校,对于教工的教育教学专业素养的培育有哪些促进作用和固有局限,将成为高校教工共同发掘的新的研究课题。

一、说课促进高校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提高

1.说课促进教师重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加速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化。说课是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教学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深层次理解教材内容、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特点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如何利用文字、图像或多媒体将备好的课程和设计的环节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易于接受与吸收,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就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好“为什么这样教”。教师不能再以“本”为本,应挖掘多样化的解释和扩展空间,有效利用,合理规划,提高教学效果。在观摩和自主说课时教师显示出的自信是对自己正确的定位,对学生合理的把握,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的充当着交流者、探讨者和平等对话者,给青年教工以榜样的示范作用,在有限的时空领悟学生和教师的角色特点和职责,完成其角色蜕变的启蒙。

2.说课促进教师主动学习,实现自我完善。说课的本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一种教研手段。教师在教学中时刻隐含着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但在说课中要说清楚“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需要扎实的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支撑;教师需保持对自己兴趣点的敏感和察觉,高效的解读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的教学理论与时俱进,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实践深入优化,实现说课所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教师需下一番功夫,汲取专业知识,完善理论系统,锻炼教学技能,实现自我完善和职业进步的良好循环。

3.说课促进教师集体协作,实现教师群体共同发展。说课活动的两个主要参与者:说课者和评价者,形成了共同研讨的形式。说课者在精心准备的说课环节中展示对课程的把握和理解,体现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呈现出独立分析、自主创新的能力;评价者包括发表意见的专家同行和观摩学习的教师,在说评双方积极热情的对教育教学观念和技巧的探讨中,总结出各自的特色,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并反馈给听众,促进教师群体的同步优化和发展。说课对教师的角色转变、自主学习提升和协作互助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高校教师积极充实理论和专业知识,利用教学理论指导一线教学,推进高校教师的自主发展和群体进步,实现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普遍提升。

二、说课对培育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局限

说课是有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教研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十几年,有着一套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原则规范,但在具体实施和实践中仍有诸多问题。

1.说课中主要对象和评价者的缺乏,对教师现场应变能力的训练不足,教学效果评价建立偏主观。说课的产生条件带来其固有局限之一,是缺少学生和教学现场作为主要的教学对象和评价系统的力量。说课是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专家和同行进行汇报式的沟通,缺乏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和教师及时应变和调整;说课由于其特定的原则和方法,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化的要求,对于部分年轻教师容易形成思维和行为定式,对创新有局限性;说课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由教师与专家和同行进行汇报并听取和交换意见,缺乏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教学效果和教学设计的实现仅凭主观设想,缺乏更坚实的实践支持,对部分缺乏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有导向性限制。

2.说课活动常规化不足,说课竞赛化使得其难以在日常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高校讲课比赛中说课占据主要环节,虽然说课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有很多益处,但没有在日常教研活动中普及,作为竞赛项目更关注结果而非过程,各院系选送能力较强的教师,使得大部分教师对说课了解不多;作为听众的部分专家和同行对说课的理解也不够,点评意见流于形式,说课者和听课人很难得到有效指导。说课在高校流于竞赛一角有待于被发掘和发展,使其在日常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说课有其自身固有局限以及在高校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和现状,有利于高校教师及有关部门合理利用说课工具,为高校教师的成长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打好基础。

三、增进说课对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积极影响的探索途径

说课在高校的发展有其优势和局限,如何扬长避短是有效提高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可探索途径。

1.说课理论指导价值在常态化教学和竞赛环节中给予足够重视。学校举办的说课竞赛导向性强,竞争激烈,但从参与人员到竞赛设计都有商榷之处。竞赛应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其指导性和选择性目标,扩大说课的影响力;可增加赛前预选机制,按一定比例安排常态化教学观摩评比,并要求课前说课或课后说课;说课大赛学院化、教研室化,让说课走入基层、走入一线教师的课堂和课后教研活动中;尝试增加学生参与度,设立专业相关学生评委,给予一定评价比例。此举有助于扩大说课理论的广泛传播和一线教师对说课理论的重视。

2.利用优秀说课教师影响力,带动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教研实践,提高教学素养。利用优秀说课教师的示范作用,利用课程建设等多种平台,将说课、示范课程和专家教师点评全程录像,将它放在学院网站、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心或者学院系部等工作QQ群共享中,让教师和学生观摩学习发表意见,一方面促进教师总结提高,反思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听取学生和各位同行对教学设计和方法的建议,形成思辨式集体备课和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3.常规化说课,针对性辩课,日常教研活动注意说课和辩课结合。说课是课前准备教学方法或课后总结教学方式在理论层面的教学研讨,在用新颖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中,强调理论的先进性和指导实践的可行性,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辩课是从课程中选择一个有价值的辩点,教师之间或教师与研究者之间思维交锋、理清认识、增进教育智慧;辩课是通过研讨一个个实际教学问题,解决教师专业成长中迫切的问题,辩课适用于教师对普遍问题和个体问题展开教研,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应在日常教研活动中结合说课重理论和辩课的偏实践特点,激发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高。在高校教研中,挖掘说课理论价值,在日常教研活动和竞赛中重视说课理论,发挥优秀教师说课的模范影响力,引入辩课的实践指导,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扬长避短,使说课为高校教学和教师的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

四、结语

说课是一种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的教研活动,是整合教学资源、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高校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说课已然成为高校教师的必修课;说课由于固有局限和高校教育与之接轨的不当,使它在高校的发展受限,没有充分发挥其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为了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普遍提升,高校教学从日常教学到竞赛各环节应给予说课足够关注和理解,充分发挥说课的理论指导和教学研讨价值,结合制度的完善和新理论新方法的提出,调动教师的教研热情,促进教师群体共同提高,以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和教研水平,为高校的素质教育助力。

参考文献:

[1]靖树超.说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4,(9):148-149.

[2]李兴良,马爱玲.教学智慧的生成与表达――说课原理与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王蕾.通过说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D].硕士论文,2008.

[4]尹泳一.说课与辩课析[J].教学与管理,2014,(10):31-33.

[5]阮明.教师实践知识管理――一次说课的感悟[J].新课程学习(上),2011,(11).

[6]杨利坤.初中化学新课改下说课的基本原则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股权众筹的后草莽时代 下一篇:高等院校课堂教学评价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