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有效教学个案研究

时间:2022-03-14 10:34:22

工程硕士有效教学个案研究

摘要: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研究生才可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北京某理工科大学工程硕士进行访谈,对工程硕士课程设置提出了几点建议,同时为工程硕士有效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研究生;有效教学;工程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31-02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到高等教育,但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令人堪忧。研究生作为本科教育的延续与升级,研究生教学的课程设置与本科有着共通之处,但与本科生不同的是,研究生更加注重的是科研能力。工程硕士是比较特殊的群体,擅长于工程实践应用,工程硕士的有效教学更应依托于专业特点,实践与教育相结合[1],应更具有深度和广度,更加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2]。因此,为了提高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实现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工程硕士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二、访谈设计

在内容上本次访谈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方面、教学过程、教师讲授方面等。目的是了解受访者对于当前研究生教学的看法,通过定性研究为有效的研究生教学提出建议。

受访者当前就读于北京某理工科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一年级,女,山东威海人。该生本科毕业于北京某理工科大学过程装备与过程控制专业。本硕专业不一样,具有交叉学科的背景。

三、访谈纲要

访谈时间为2014年4月20日晚七点,地点为受访者的实验室。访谈的过程中,受访人对于各种问题都十分配合,气氛融洽。对一些专有名词,也有一定的正确理解,访谈进行得十分顺利。

1.考研究生的目的。受访者读研的目的十分明确,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竞争力选择了专硕。从专业选择上来讲,她对自己目前的专业稍有不满,了解程度不多,对未来自己的定位不是很清楚,但是很清楚想要就业。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受访者在选择自己的专业上有一些巧合的因素,不是依据自己的兴趣与条件选的,当然最后的结果也差强人意。但就可以考上研究生来讲,她对自己的课程和教学还是有过认真思考的。

访问者:你为什么要来此学校读研呢?

受访者:我的本科就是在这个学校读书,怎么说呢,本来想选取更加优秀的像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大学,但是在大三的时候专业课较多,没有时间准备考研,再加上学校很不错,考研难度对本校来讲相对较低。在进行权衡之下做了这个选择。

访问者:当初为什么选择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

受访者:是调剂的。在大学本科原专业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考研本想考取本校自动化专业。但是在复试的时候发挥失常,被调剂了。现在对于接受这个专业调剂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专业与计算机模拟相关,与原来本科专业学的内容有一定联系。再加上我自身原因,因为是女生,考虑到找工作,这个专业比较适合女生学习。

访问者:之前考虑过换专业吗?

受访者:这个有想过,但是跨考难度较大,而且不是想换就能换的,刚有这个苗头的时候就放弃了。工科我觉得不太适合女生读,不是说女生读得不好,本科专业实习的时候去过一次化工厂,工作环境脏乱差,我觉得女生就不适合去那样的环境下工作,那会儿产生了换专业的想法。

2.通识课程。由于受访者很了解“通识课程”,在本科期间进行了多次通识课的选修,使这一部分进行得很顺畅。访谈过程中,受访者对不同的通识课程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十分不同。例如,她对人文选修很感兴趣,对授课教师的评价也较高。相反,她不喜欢英语、政治的选修课,对老师评价也较低,她认为这种课课堂效率低下,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少,收获也比较少,比较抽象。此外,她极度赞同研究生应该设体育课,有利于大家团结和身体健康。

访问者:你了解什么是专业课程,什么是通识课程吗?

受访者:按我的理解是专业课程只有本学院特有的课程,与专业密切直接相关的。通识课就是每学期整个学校统一选的大课,与专业可有关可无关,就像文学课、健康课等等。

访问者:那你觉得研究生期间还有必要开设通识课程吗?

受访者:有必要啊。我觉得研究生很有必要开体育课,不强制运动都不会运动了。身体本身就在衰老,天天在实验室坐着更不健康,还有电脑辐射,天天头晕眼花的。需要上一些通识课来休息一下。

3.专业课程。专业课程部分的访谈时间持续较长,是整个访谈的重要部分。受访者对自己课程了解得很清楚,对于某些难题回答得也不厌烦。她对现在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基本不太满意,认为这些课程不能使她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有些课程叫的名字不一定学到相关的知识,就像人体解剖学,学到的只是一些生理学的基本知识,而应用随机过程则与生物信息学学科部分内容重叠,缺乏信号与系统课程基础基本听不懂的一些问题。针对一些课程的细节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课程选择的开放程度上,受访者认为当前的选课程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选择权,十分有利于研究生针对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课程。

访问者:可以说所有的课程对你都有帮助吗?还是只是其中一部分对你比较有用?

受访者:应当说没有帮助吧。因为我虽然自己选择了感觉上与自己课题相关的课程,但是学起来发现获得的知识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老师的主题就是学术、发文章。就像应用随机过程的结课论文,老师要求发表一篇能发表的文章,内容不限,这个学期开组会时,就说要把谁谁谁的文章改改看能不能发表。她上课只是为了让同学发表文章,而不是让大家学习到自己相关专业的知识。我觉得这是可悲的。

访问者:你们的专业必修课一共有多少门?

受访者:这学期只有一门。一共有六门从中选择,按学分进行选择,我一共选择了四门,他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这点是比较好的。但是这样有的时候班里同学都不认识,不是上大课,有的同学一直就见不到,最后班里有谁都不知道。而且如果选修得多了也不一定有用,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课题,选课选多了只会占用自己的课题时间还不一定有效果。

在关于课程类型的讨论中,笔者了解到,受访者的专业课主要是一些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基础课程,学习这些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奠定专业基础。受访者认为这些基础课程对于日后的科研和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教师讲解的内容让人不满意。当提到对当前课程体系最不满的地方时,受访者强烈建议增加一些专业实习的课程。

访问者:专业实习不从导师的项目中就可以获得吗?为什么还一定要加到课程体系中呢?

受访者:我们专硕只有两年时间,一年学习专业课,一年做毕业设计。我们实际上是想毕业直接具备工作能力的。学校安排的课程直接忽略了专硕的目的,把专硕也当成发文章的工具,这是很可耻的。我们需要专业实习的时间和导师的支持。找工作的时候人家一看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实习经验,谁会想要?我还是认为应该在课程设置中直接加入一些实习课程,给我们充足的工作前的准备。

在专业课程部分的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受访者反复提到以下几个词:实践操作、英语文献、专业基础。这些应该是她最想从研究生教学中得到的。那她实际得到了什么?

访问者:专业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受访者:专业课的最大收获在于通过大量的英文专业文献阅读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一位受访者的访谈,也许还有很多不足,我们不能贸然对工程硕士有效教学提出结论。但是,本次访谈为提高工程硕士有效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方向,笔者在访谈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1.教育目标设定。专硕在我国兴起不久,目前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研究能力,成为应用型高级人才,计划到十二五末期,可实现科学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形成50%∶50%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专业硕士应该更注重实践。通过上述访谈我们不难看出,受访者在学习过程中被不断灌输发论文的任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最初的设定有不同。老师在授课乃至整个学习工程都强调发论文,这样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压力。

2.增加实践的课程。受访者在访谈中对教学内容提出了建议,希望增加实践课。增加实践的课程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加体育课。受访者对人文选修很感兴趣,对授课教师的评价也较高。相反,她不喜欢英语、政治的选修课,对老师评价也较低,她认为这种课课堂效率低下,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少,收获也比较少,比较抽象。此外,她极度赞同研究生应该设体育课,有利于大家团结和身体健康。此外,受访者认为,体育课为枯燥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4.增加师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及时改掉自己的不足,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受访者认为选课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这点是比较好的。但是这样有的时候班里同学都不认识,不是上大课,有的同学一直就见不到,最后班里有谁都不知道。因此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很有必要,只有融洽的气氛同学们才可以更好地学习。

“有效的大学教学”意味着教学能够给予学生触及心灵的影响,能够激活、提升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能够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拓展他们的理论视域,能够给学生理智的以至整个人生的挑战[2]。通过访谈可以看出,工程硕士的有效教学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梁燕华,蔡成涛,李忠勤.工程硕士“开放性”培养模式的几点有效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0):279-280.

[2]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1,(4):42-44.

[3]肖川.高校有效教学的目标和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1999.

上一篇:“短板原理”与海外华人汉语学习 下一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