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渐失 如何继续传承

时间:2022-05-14 04:28:10

乡村文化渐失 如何继续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乡村文化却正离我们远去,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那么,如何留住当下渐渐遗失的乡村文化资源?笔者认为,当文化在城市根深叶茂、丰富多样时,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文化在乡村渐失的问题,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探索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使乡村文化大餐在新农村建设中愉悦广袤的农村大地。

现实状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听众,也需参与者。一个缺少文化的乡村是没有生机的。然而,我们现在的有些村庄,“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的弱化、乏味。

一方面是乡村文化冷清凋落,缺乏催进气氛。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农村的文艺演出活动很火爆,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激励了几代人。然而,近几年来,因种种原因,村庄里的鼓不响了,锣不敲了,红火不闹了。而城里的戏剧团、电影队也很少下乡,政府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毕竟有限,乡村已成为文化的被忽略或冷落的地带,这是乡村文化之忧。当下,强调和谐社会建设,那么,乡村不应是一块被忽视的地方,它急需文化的滋润,而文化的滋润不能单靠农民自身。无疑,没有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农村需要休闲的文化消费,农村也需要高雅的文化来提升品位。

另一方面是乡村民间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随着电影、电视、VCD、DVD、卡拉OK、电子游戏等大量进入乡村,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下,诸多民间文化传统没有了市场,诸多民间艺术后继无人,一些承载着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戏、木版年画、龙舟鼓、剪纸、藏族的藏戏等,都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险,各地民间的刺绣、泥塑、面塑、烙画、年画、民歌、书画、曲艺、民间文学等也都不同程度陷入困境。甚至有的民间艺术已经濒危或正在消亡。

还有就是乡村宗族文化、迷信文化泛滥。在城市化进程中,诸多地方乡村文化建设处于自由无序状态,乡民们的文化水准日益下降,乡村文化生活日趋单调,乡村宗族文化日益复萌:重续宗族族谱、维修重建宗祠、成立宗族组织、颁布宗族族规、开展联宗祭祖等。在宗族文化的复萌中,封建迷信也日益抬头,建寺庙、设神坛、看风水、测命运、信巫师、跳大神,严重影响了农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一些“不良文化”在农村存在一定市场。个别乡村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有出现,农村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仅浪费严重,也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近年来,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又有所抬头,许多农民认为在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输赢几个小钱消遣时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特别是农闲时节,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文化事业经费基数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投入增长与发展需求间的差距依然很大。据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18.77元,是教育的1/36,卫生的1/11,科技的1/8.5。这还是全国平均数值。如果减去城市投入部分,以全国农业人口计算,农村文化投入人均仅有0.2元钱。虽然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的专项经费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人员工资等经常性费用支出长期徘徊在低水平,缺口太大,远不能维持正常运转。

原因追析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所谓乡村文化,从广义上是指农民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积淀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交际等方面的精神食粮。细细分析,造成现在乡村文化弱化和渐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现象上看,农村人员大量外出,院落荒芜,整个村落像一个沉寂的世界。虽然现在农村实行了村村通,大部分乡村都有电视可看,但那些以娱乐都市人为主体的娱乐快餐,很难解乡亲们的文化之渴。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一种无法自我参与的文化消费。

从本质上看,由于乡村的自身局限,文化在这里本就很弱势。广大的农民朋友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经济条件差,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白天只能听听大自然中的天籁之音,夜晚睁着惺忪的睡眼望着电视里陌生的消闲娱乐节目。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乡村留守着老弱妇幼。这些孤独的守望者,文化知识严重不足,他们无力担当乡村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的重任,广阔农村有成为新的文化荒野之忧。这不是文化的过错,是文化在乡村的走失。

从政策上看,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虽然农村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体制、投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不高,离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从队伍上看,农村文化专业队伍力量薄弱,人才匮乏。一些乡镇在机构改革中取消了文化专干,改为兼职。造成闲时难得有人问、忙时无人管的局面。文化管理和专业人员下岗改行,农村文化队伍专业骨干力量大量流失。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农村文化队伍人才匮乏,素质较低,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文化工作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对策思考

学者卡・波兰尼说过,一种社会变迁,包括社会灾难,“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说这段话,也许言之太重,但却深刻说明了乡村社会“被嵌入”工业化、市场化的轨道后,缺少了文化支撑、文化归属。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把乡村文化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之中,统筹规划。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把它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之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级政府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切不可以牺牲生态环境、社会公正、文化资源、农民权益、公共卫生等换取虚假的繁荣。还要本着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的要求,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是完善经费投入体系,积极探索乡村文化繁荣机制。国务院先后颁布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推向新阶段,提出要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因此,要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要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同时在活动内容上力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真正使活动成为反映农民呼声、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载体。文化下乡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城乡交流和挖掘利用当地民间文艺资源两个方面。构建以基层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费保障机制,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三是因地制宜地组织文化活动,积极抢救、发展民间文化。乡村不应该成为文化建设的空白点,各乡、各村的基层组织应该努力提倡精神文明,积极规划乡村的文化建设,严禁不良文化流入乡村。乡村基层政府应因地制宜地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尽可能丰富乡村的文化生活,在评比文明乡、文明村的活动中推广文明乡、文明村的做法和经验。政府部门应组织有益的文化竞赛活动,诸如歌咏比赛、运动会、文艺汇演、秧歌舞比赛、诗歌创作竞赛、地方戏曲表演赛、演讲比赛等,发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丰富乡民们的业余生活。民间文化是一个具有民族和地方文化特征的非物质遗产。地方政府必须组织人员调查乡村民间文化的现状,并与当地文化馆及有关专业人员一起,尽可能地发掘、保护优秀的民间文化,搜集、记录民间艺术作品,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利用摄影、录音、笔录、出版等手段尽可能地整理、保存民间艺术,改变由家族世代相传与原始口传手授的方式,扩大传授范围和改进传授方法,鼓励民间老艺人向年轻人传授技艺。应努力营造民间文化的市场,积极扶植民间艺术的开掘和发展,在保留原有本色特征的前提下推陈出新,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民间艺术新的适合现代口味的表现形式。

四是倡导乡村文明新风,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滋生。各级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倡导健康的文明新风,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宰乡村。只要各级政府为“文化农民”想办法、找出路,积极组织“文化农民”培训和富余“文化农民”输转,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文化产业中来;文化企业也向“文化农民”敞开大门,积极推动民间文化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中来,就一定可以创造出文化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民间文化传承的多赢局面。农村蕴含着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不朽文化,像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俗风情、故事传说以及历代名人的足迹履痕、恬静的田园风光、富有特色的农家饮食文化等,这些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都市里无可比拟的景观。只要进行科学的开发,引导民资民力参与建设,优化配置,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形成乡村文化产业,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活跃农村文化市场,这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乡村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流传下来的文化积淀或一种精神,是衡量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也是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它宛如植根于村寨深厚人文土壤里盛开的一朵奇葩,其所蓄含的现实及深远意义寄寓悠长。乡村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金钱难以衡量的财富。希望各级有关部门在重视城市文化的同时,切勿小觑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发掘、弘扬和保护,应更多地关注乡村文化的渐失问题,积极探索农民便于参与的文艺形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论散文翻译的和谐美 下一篇:浅论贫困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