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医症候分类与TNM分期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5-13 04:07:07

乳腺癌中医症候分类与TNM分期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的中医症候分类与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肝淤痰凝组、冲任失调组和正虚毒炽组,对患者进行肿瘤分期,研究不同组别间TNM分期的差异性。 结果 肝淤痰凝组Ⅰ、Ⅱ、Ⅲ期分别为16例、30例、4例,正虚毒炽组的Ⅲ期为12例,冲任失调组的TNM的分期介于两者之间,肝淤痰凝组的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8.0%,冲任失调组的阳性率为40.0%,最高组是正虚毒炽组(66.7%),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类与TNM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乳腺癌;中医证型;TNM分期;肝淤痰凝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115-03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乳腺癌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情况及C-erbB-2基因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治疗、判断预后密切相关。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内分泌的综合治疗,由于各治疗方案自身存在缺陷,往往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中医在治疗乳腺癌方面具有固本扶正、调动身体抗病能力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对乳腺癌的中医症候分类与西医治疗的肿瘤TNM分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能通过中西医联合判断病情,了解患者体内的邪正盛衰等情况。现就我院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论治,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16例,根据卫生部《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采用影像学、细胞学和病理学等方法诊断为乳腺癌。116例乳腺癌,均为女性,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108例为单侧乳腺癌患者,占93.1%,8例为双侧乳腺癌患者,占6.90%。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为(54.3±2.8)岁。治疗相关情况:其中进行内分泌治疗的106例,仅进行化疗的69例,进行过化疗+放疗的47例。出现远处转移的46例,绝经前32例,占27.6%,绝经后84例,占72.4%。排除冠心病、支气管扩张等内科慢性疾病等可能影响其舌、脉表现者。

1.2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进行望、闻、问、切等检查,重点观察患者的舌象、脉象,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疗效标准》ZY/T001.2-94[2],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三个证型:①肝淤痰凝型:部触及肿块,外观无明显改变,质地偏硬,移动性差,边界不清;性情急躁胸闷肋胀,心烦易怒,情志难舒,或伴经前期胀满,口苦咽干,舌淡红、苔薄、脉弦。②冲任失调型:肿块坚硬,难以移动,伴有经期紊乱,且经前胀痛明显,婚后未育或多次流产史,伴有月经不调、腰腿酸软、五心烦热和口干、舌淡、苔薄、脉弦细。③正虚毒炽型:肿块明显极易触及,皮肤表面破溃,血水渗流,污秽恶臭,疼痛明显,间或红肿,甚则溃烂翻花,久则气血衰败,正气大亏,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无光,消瘦乏力,纳差,眠差,或发热、心烦、口干、便秘、舌紫暗、苔黄、脉弱。

116例乳腺癌患者中,属于肝淤痰凝型50例,冲任失调型30例,正虚毒炽型36例。就虚实来说,肝淤痰凝型属于实证,冲任失调型和正虚毒炽型属于虚证。实证50例,虚证66例。

1.3 乳腺癌的TNM分期

参看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3]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6版《癌症分期手册》乳腺癌TNM分期法。TNMⅠ期属于癌症早期,TNMⅡ期属于癌症中期,TNMⅢ期属于晚期。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研究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乳腺癌中医症候分类与TNM分期的关系

将116例乳腺癌患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疗效标准》中的中医症候分类分为肝淤痰凝型、冲任失调型和正虚毒炽型三类,并联系其TNM分期资料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肝淤痰凝组的TNM分期最早,其Ⅰ、Ⅱ、Ⅲ期分别为16例、30例、4例,正虚毒炽组的TNM分期最晚,其Ⅰ、Ⅱ、Ⅲ期分别为2例、22例、12例,且TNMⅢ期患者占33.3%,冲任失调组的TNM的分期介于两者之间,其Ⅰ、Ⅱ、Ⅲ期分别为8例、18例、4例,主要以TNMⅡ期为主,占60.0%,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χ2=15.013,r = 0.339,P =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乳腺癌患者的中医症候分类与肿瘤的TNM分期具有密切联系。

2.2 乳腺癌中医实证、虚证与TNM分期的关系

将11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实证、虚证的分类,然后将其TNM分期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乳腺癌实证患者多为TNMⅠ期(32.0%)和TNMⅡ期(60.0%),TNMⅢ期(8.0%)较少,虚证患者多为TNMⅡ期(60.6%)和TNMⅢ期(24.2%),TNMⅠ期(15.1%)较少,说明乳腺癌早期患者多表现为实证,晚期以虚证较多,其发展是一个从实证向虚证逐渐变化的过程。

2.3 乳腺癌中医症候分类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将116例乳腺癌患者的中医症候分类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三组乳腺癌患者中,肝淤痰凝组的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4例,阳性率为28.0%,冲任失调组出现1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0.0%,最高组是正虚毒炽组,出现24例淋巴结转移,达66.7%,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χ2=12.919,r = 0.317,P = 0.002,三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正虚毒炽型乳腺癌患者远处转移风险较高,预后较差。

3讨论

乳腺癌古称为“乳岩”、“乳石痈”等,多归于积聚范畴。《疮疡经验全书》[4]中认为乳腺癌的发生多是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月经不调、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而导致的。中医乳腺病专家林毅指出乳腺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而痰凝、血瘀、气滞等邪毒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乳腺癌的发生。因此,乳腺癌的病因病机中,多论述“毒邪”贯穿于乳腺癌发生发展全过程,“痰毒瘀结” [5]更是成为乳腺癌病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核心病机,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肝淤痰凝型的TNM分期最早,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最低,正虚毒炽型的TNM分期最晚,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最高,冲任失调型的TNM的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介于两者之间。首先TNM分期是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区域淋巴结状况以及远处转移的三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共同确定的,是目前判断肿瘤患者的预后、生存期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乳腺癌患者的TNM期别越早,预后越好。本次研究显示早期乳腺癌患者多表现为肝淤痰凝型,正虚毒炽型表现者多为中晚期乳腺癌,乳腺癌患者的病情随着肝淤痰凝冲任失调正虚毒炽逐渐加重,这与乳腺癌发生的病理过程具有一定关系。首先乳腺癌起初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多梦、体倦乏力和胃纳减少等症状,若前期进行脏腑功能调理,补足正气,可避免肿瘤的进一步发生[6]。这时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气血壅滞,结块。若肝经继续失于疏泄,导致气火痰热郁结与肝胃二经,经脉瘀滞化生乳岩。毒热蕴结将导致肿块破溃、污秽恶臭,加之气血耗伤,患者多表现为贫血消瘦,疼痛难忍、五脏俱衰[7]。痰毒瘀结,导致气血不畅,肿瘤出现血行转移,患者的血液黏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微循环出现障碍,上述因素导致血流缓慢,肿瘤细胞停滞,滞留于血管壁,而且高凝状态促进了瘤栓的形成,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器官,因此正虚毒炽型乳腺癌患者的远处转移发生率高,TNM分期晚,预后较差。乳腺癌的化学疗法效果不是很乐观,源于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药耐药性和肿瘤的高度侵袭性。乳腺癌的高度侵袭性和较差的预后,与肿瘤的大小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等密切相关。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包括是否转移和转移的数目,共同反映了乳腺癌远处转移的风险,对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肝淤痰凝组的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8.0%,冲任失调组的阳性率为40.0%,最高组是正虚毒炽组,达66.7%,肿瘤转移情况也预示着患者的预后。肝淤痰凝是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证型,相对病变较轻,与患者发病时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此时患者多表现为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机体为出现实质性病变,故腋窝淋巴结转移出现较少,预后较好。冲任失调患者的肿瘤转移逐渐升高,此时肿瘤出现进一步的发展,肿瘤的体积逐渐增大,腋窝转移风险增加,局部侵袭发生风险增加,患者的预后较差。正虚毒炽型的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较晚,多出现肿瘤的远处转移,肿块扩大,渗流血水,污秽恶臭,此时患者的气血衰败,正气大亏,精神萎靡,整体的体能下降,日渐消瘦[8]。因此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局部复发的可能和时间以及治疗成功与失败具有密切关系。乳腺癌的肿瘤分期越晚,分化越差,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9]。肝淤痰凝组乳腺癌患者的远处转移阳性率最低,预后最好。在临床的工作治疗中,乳腺癌的发展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若早期根据中医辩证证型的判断,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结合中医药全面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中医证型分类与TNM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肝淤痰凝组的TNM分期最早,正虚毒炽组的TNM分期最晚,预后较差,对于肝淤痰凝型乳岩患者给予疏肝理气、化痰散瘀治疗,冲任失调者通过滋补肝肾、调和冲任避免乳岩的进一步发展,正虚毒炽型乳腺癌通过益气补血、培元固本延长乳岩患者的带瘤生存期[10],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中医辩证施治原则,给病人提供切合实际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谭勇, 吕爱平, 鞠大宏,等. 肺癌和乳腺癌证候分类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9):672-676.

[2] 陈瑜,夏海鸥,Deborah Oakley,等. 上海市妇女对乳腺癌及其早期筛查认知情况的调查[J]. 上海护理,2007,7(3):13-16.

[3] 张保宁,张慧明. 三阴性乳腺癌研究进展:第31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报道[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9,3(1):5-8.

[4] 张毅,王燕,李玉军,等.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2,4(4):31-34.

[5] 张毅,张颖,修海清,等. 三阴性乳腺癌TNM分期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J/CD].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2):168-177.

[6] 张剑虹,张飞,张凡,等. 老年乳腺癌MGMT、GST-π、HIF-1α表达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组织芯片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3):1600-1602.

[7] Sato F,Bhawal UK,Xijima H,et a1. Basic-helix-loop-helix(bHLH) transeription factor DEC2 negatively regulate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J]. Genes Cells,2008,13(2):131-144.

[8] Rajakumar A,Michael HM,Conrad KP,et al. Pmteasomal activity in placentas from women with preeelampsia and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mplications for expression of HIF-alpha proteins[J]. Placenta,2008,132(1-2):257-162.

[9] 庄秀芬,张幸平,郭慧琳,等. 107例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130-134.

[10] 中国抗癌协会.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J]. 中国癌症杂志,2007,17(5):412.

(收稿日期:2012-12-03)

上一篇: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 下一篇:肺放线菌病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