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刀刺伤12例诊疗体会

时间:2022-05-13 07:55:20

【前言】心脏刀刺伤12例诊疗体会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心脏刀刺伤12例诊疗体会

2000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心脏刺伤12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收治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5~66岁,平均33岁。伤后20分~2小时被送至急诊,入院时都有胸前壁伤口伴严重失血性休克。刺伤部位:左胸8例,右胸3例,双胸1例,其中1例合并有胸、腹、肩、腋等多处伤。手术探查见伤及右心室8例,左心室3例,左心房1例。来院时体征按Streichen氏分类可分3类,第一类血压、脉搏消失,呈“频死状态”4例;第二类由于出血或心包填塞,血压在90mmHg以下者6例;第三类神志清醒,血压在90mmHg以上者2例;第二、三类患者,入院后经短暂术前准备,直接送手术室进行剖胸抢救。结果8例全部存活。第一类患者到急诊室后立即就地剖胸,剪开心包随即缝合心脏裂口并进行心脏挤压,结果3例存活,1例死亡。

讨 论

心脏刀刺伤患者来院时均病情危急,出血量大,病情变化快。心脏刀刺伤病理改变取决于心包裂口的大小和通畅情况,以及心脏损伤的部位及程度。本病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大致分为失血性休克和心包填塞两种类型。前者多为宽刃凶器致伤,胸壁伤口大,伤后体外失血量多,有气管移位,伤侧胸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等大量血胸体征,缺乏颈静脉怒张,奇脉等表现,后者胸壁伤口小,伤后体外失血量少,有明显颈静脉怒张、奇脉,但缺乏伤侧大量血胸的体征。临床分析的意义在于能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助于估计心脏损伤情况和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抢救中常碰到以下困难:①在出血多的手术野中难以迅速控制出血。②不控制出血则无法补足有效血容量。③被迫在严重休克下进行手术,患难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差,易出现心跳骤停,因此,术前必须有充分思想准备和抢救对策。其治疗原则是解除心包填塞、控制出血、快速补充血容量。无论是何种临床类型,均应毫不犹豫地立即开胸手术。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应做到早期、快速作出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一步。凡胸片部心脏投影区及其附近有伤口者,应想到有心脏损伤的可能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失血性休克,伴有大量血胸或急性心包填塞症状者(如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奇脉、血压低、CUP升高等)基本可确诊。对第一类“频死状态”患者,在急诊室即剖胸抢救,解除心包填塞,控制出血点。可采用先用手纸压迫法,对心耳或心房出血者,也可用心房钳控制出血,再以褥式缝合修补心脏,必要时加用涤纶小垫片,防止心脏撕裂,这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的关键。同时注意行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输血补液,在心脏恢复自主搏动后,转送手术室。对第二、三类患者麻醉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可改善通气并提供较清晰的手术野。建立多根大口径静脉输液通道,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以保证围手术期快速补充血容量。切口的选择,手术切口对显露创口,迅速完成手术尤为重要。由胸壁伤口及估计损伤心脏部位决定。左前外侧切口处理左房室及右室前壁易于操作。对胸壁伤口在右侧者,除非术前明确右房或腔静脉损伤,而用右前外侧切口外,否则采用正中切口,对右房右室肺动脉损伤处理为宜。

上一篇:48例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分析 下一篇:急性股动脉栓塞局部直接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