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德语听力课堂的应用与反思

时间:2022-05-12 10:52:07

任务型教学法在德语听力课堂的应用与反思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在交际教学法基础上发展来的,以完成交际任务为主要活动和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德语听力课堂可以改变德语听力教学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详细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德语听力课堂的应用与反思。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德语,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H3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在交际教学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完成交际任务为主要活动和目的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它强调外语学习者在互相合作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它“从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受到了广大研究者和外语教师的好评。是当今外语界提倡的教学方法。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德语听力课堂,可以改变德语听力教学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为德语听力课堂带来活力。

1. 任务型教学的产生背景

“任务型教学”的概念最早是由 Vygotsky 在1962年出版的《思S和语言(Thought and Language)》一书中提出(刘延,2007)。他认为,通过学生在课堂共同完成“任务”,能推动语言学习的社会性和互动性,对学习效果有积极作用。上世纪70年代,语言学家 Prabhu 设计并主持了一项为期五年的语言教学改革实验(Bangalore Project)。该实验的特点是强调“做中学”,认为语言学习应该抛弃专家对语言形式的刻意归纳,而以一系列待学生自己完成的任务为主导,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关注意义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内化语法规则。虽然 Prabhu 的理念并未获得太多认可,却成功地引起了更多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者的关注,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研究者们在任务型教学法的许多核心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共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任务教学法才逐渐形成体系,开始被广泛应用与外语教学中。

2. 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2.1 任务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顾名思义是以任务为课堂活动核心而组织起来的一种语言教学模式。要了解任务型教学的内涵首先要明确对任务的定义。许多研究者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任务做出界定,丰玉芳和唐晓岩(2004)对此作了列表总结,其中 Nunan, Willis 和 Skehan对任务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

Nunan 认为“任务是一项课堂活动,它要求学生用目的语进行理解、操练、使用或交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意义上而非语言形式上”。Willis 认为“任务指的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具体某一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Skehan 认为“任务是与真实世界有某种意义联系的一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意义是主要的,并把任务的完成放在首位,同时根据任务的结果来评价任务完成的好坏”。

可以看出, Nunan 的定义强调了对目的语的使用和对语意重视,体现了交际教学法的特征;Willis 则强调了任务的目的性;Skehan 更看重任务要体现真实交际这一要求。

综合语言学家们的意见,可以说,一项课堂活动需要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才能称其为任务:1)有明确的交际目的,提出了具体问题,并要求学生在交际中解决问题;2)关注解决问题过程中展现的语言能力和互动能力,不关注语言形式的对错与否;3)符合真实自然的交际情景;4)以任务是否完成为评价标准。3. 任务型教学设计

任务型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来说,就是对任务的设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夏纪梅,1998 引自Richards 1994 :39):1)反应原则。要考虑到实施任务需具备的知识、技能;2)交际原则。要考虑实施任务过程中的交际合作;3)复杂原则。任务要有难度,有一定的复杂性。方文礼(2003)强调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难让学生焦虑,太简单让学生失去兴趣。

除此之外,刘延(2007)认为,在设计任务时,还要考虑任务的真实性(具有实际意义)、多样性(类型和题材丰富)和完整性(包括任务前的准备,任务实施与引导和任务后的反思三个环节 )

3. 德语听力教学实例

下面,以教材《德语初级听力(Deutsches H?rvest?ndnis für Anf?nger)》(江楠生等编著,2009)第六课为案列,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德语听力课堂的具体应用。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德语初学者的听力入门教材,适合德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使用。书中每课都围绕一个主题设置共四到五篇听力课文,其中三篇课文篇幅都很短,一到两篇稍长。每篇课文都配有针对性练习题,题型一般是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除此之外,每课后还附有综合练习题,供学生对听力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句型进行巩固练习,也设计了交际任务。每课前面都有生词表和复杂句子/词组的讲解。

第六课的主题是租房。教师课前将学生分组,每组四到五人。正式上课后,首先针对本课主题提出第一个任务:

任务一:你想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跟小组成员分享你的梦想之屋。记下关键词。

任务分析:这是引入阶段,目的是将本课主题与学生感兴趣的事联系起来,引起学生关注和热情,激发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引导学生复习与居住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任务一设计时间是五分钟左右。完成后开始听力课文一和听力课文二的处理。课文一共六个句子,要求听后将它们按主题归类,备选主题有“关于房租”、“关于房子整体”、“关于房子面积大小”和“关于找房”。课文二共五句话,要求听后选择正确的理解。第一句话关于浴室,第二句话关于房租是否昂贵,第三句话关于房间光线是否好,第四句话是说房子是否位于安静的位置,最后一句话关于交通是否便利。课文二处理好之后提出第二个任务:

任务二:关于你的梦想之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尝试从课文一和课文二关于房屋的语句中获得灵感,补充或修正信息,在小组里将你的梦想之屋描述得更详细,并记下关键词。

任辗治觯喝挝穸是任务一的延续,关于同一个话题的讨论,主要目的是将学生通过听觉输入唤起的或者新学到的表达方式转换成自己的语言,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内化,避免了听完做完题立刻就忘的情形。

任务二的设计时间是三分钟左右。完成后开始听力课文三、四、五。

课文五处理完之后提出任务三。

任务三:租一间梦想之屋。小组讨论,综合考虑每个成员的意见,描绘一个小组共同的梦想之屋,并仿照课后综合练习里的例子,将它写进出租/求租广告里去。把求租广告和出租广告贴出来,看看谁的房子最符合你的要求,看最后谁能成功租下梦想之屋。

任务分析:任务三开始前教师将学生以组为单位分为两部分,比如坐在教室左半边的三个小组是左部分,坐在右半边的三个(或两个)小组是右部分。要求左边的三个小组写出租广告,右边的三个小组写求租广告。最后左右部分各选代表模拟租房场景即兴表演。这个任务锻炼了学生通过讨论、协商和取舍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综合锻炼了学生在租房这一场景下的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

4. 反思

经过半个学期(9周)课堂实践,任务型教学在德语听力课上的应用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反响热烈,课堂氛围很好。但是由于时间短、样本少,教学方式改变是否有效带来对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难以下定论。只能提供一点实践后的反思抛砖引玉:

首先是关于适用性的问题。本次课堂实践的对象是大学德语专业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不同于英语的普及,德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上大学后才接触到的一门语言,大一下学期的学生还算是德语初学者,听、说、读、写的水平都较低。要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还是有比较困难的。所以任务型教学是否适用初学者,或者说有什么办法让任务型教学更适合初学者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关于课堂掌控力的问题。任务型教学法倡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互动,改变了过去课堂沉闷的气氛,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活跃的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掌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实施任务阶段教师要履行好引导监督的职责,走到学生中去,参与各个小组的讨论,要清楚知道学生在干什么,不冷眼旁观。

最后是关于任务的设计问题。设计任务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交际目的、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任务的可操作性、时间因素等等。把握不好,任务很可能流于形式,致使宝贵的课堂时间被浪费。任务不能太复杂也不能太简单。关于任务的难易度,Brown等(引述自方文礼,2003)将任务分为三类,静态任务、动态任务和抽象任务,认为这三类任务的难度程递增趋势。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静态或是动态任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抽象任务。

5. 总结

任务型教学法提倡把语言教学放在交际环境中,以完成具体任务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有利于推动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和文化内涵,更要在教学中扮演好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应该不断充实提升自己才能充分适应要求。任务型教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有一些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结合教学实际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Nunan, D. Communicative Tasks and Language Curriculum[J]. TESOL Quarterly, 1991( 2): 279-295.

方文礼. 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9):17-20.

刘延. 试论“任务型”教学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1): 92-94.

夏纪梅, 孔宪辉. “难题教学法”及“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 [J]. 外语界, 1998(4):34-40.

上一篇: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阐述 下一篇: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互助学习型课堂有效性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