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评价策略的有效性浅谈

时间:2022-05-12 10:02:03

口语交际评价策略的有效性浅谈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的环节,对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其课程管理就会落空。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对学生表现的有效性评价更是应该重视的。研究它将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进而发挥其导向与激励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口语交际 评价有效性 方法多样

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并列成为语文四大教学内容之一。我国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学生中不会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现象是普遍存在。新课标中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突出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重视。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对学生表现的有效性评价更是应该重视的。

新课标提出:语言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的形成与发展。就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来看,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不仅表现在说的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基于此,探索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策略是我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的环节,对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其课程管理就会落空。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对学生表现的有效性评价更是应该重视的。研究它将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进而发挥其导向与激励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针对此,我本学期对口语交际评价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少许成效,下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教师评价语言要准确真实,不空洞,表述真情。

所谓教师评价语,就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方面进行即兴点评之语。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导向以及推进学生后续学习的作用。这种贯穿于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的评价语言却太空洞,比如我们看课经常听见老师这样表扬学生:你说的太好了,太棒了……这样的语言太空洞,到底好在哪里,学生今后的努力方向如何?我们的教师却含糊不清。因此一节好的口语交际课,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所指向,要得体,不仅要有激励作用,还要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还要富有真情,就孩子说的不到的地方,教师顺时点拨指导,让孩子说完整。每一节教师的评价语言清楚准确,孩子的提升空间才大,这样的教学才有效。经过一年的实践,我觉得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具有以下特点:

1、说明性。教师传授的知识本是经过验证的可靠的结论。陈述时,不允许出现“也许”、“可能”、“大概”、“不一定”等含糊不清的语言。讲解要少而精,用词造句要确切、妥贴,不能随意转移话题,要围绕中心授课运用好导入、讲授、诱导、提问、小结、应变等环节的口语技能。教学语言的节奏要和谐,音量和音速要适当。过快令人难以接受;过高令人紧张;过低容易分散注意力;过慢令人不耐烦。重点内容不能“走过场”,要作必要的重复,教学语言还应体现出教师的个性,应与教学内容协调一致,为了说明问题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讲课,要讲得能深入浅出、顺口,注入自己的感情,使学生处于无意注意状态,才能有好的效果。

例如前不久我看了一节《安慰》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在导入阶段通过课件出示刘翔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情形,立即把镜头定格在刘翔吻着栏板在,低头走出场地,面部及其悲伤的画面后,教师及时跟进:孩子们,还记得2004年让全世界华人激动人心的那一个飞人刘翔吗?很可惜2001、2012年的奥运会,他都因脚伤退出比赛,此事很多媒体质疑,面对这些,刘翔的内心会怎样?谁来替他说一说。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此时刘翔最需要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安慰),那你想怎样安慰刘翔?经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们自然入境,都纷纷站起来安慰刘翔。接着教师及时评价;瞧你说得多清楚,讲了道理,有输有赢才是比赛;老师听出的理解,还有你渊博的知识,看来这个时候如果用上名言警句,言简意赅,能直击重点;说得多好,你的话里不仅有理解更有支持与鼓励……教师通过这样有说明的评价语,让孩子学会了安慰的方法,为本节课进入交际环境奠定了基础。

2、诱导性。教学时,教师要深入浅出,可以讲笑话、打比方、作比较,一步步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对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易于接受,因此教师语言应具体、明确、亲切;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已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语言要深刻、多变、富有哲理性。

3、示范性。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必须学好普通话,保持语言的纯洁与健康,讲究语法、修辞、逻辑,表达要准确、庄重、自然、朴素、幽默,不讲傲话、脏话、废话,力戒庸俗、矫揉造作,切忌口头禅,尽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4、显形性。教语的显形性主要有两种:一是板书、一是态势语。为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印象,教师讲课时,可辅以态势语言。1、表情:和蔼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严肃沉思的表情会启发学生思考钻研、探究;微笑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等。2、注视:目光注视可以沟通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要平视,不要仰视、俯视。教师的目光有鼓励的、赞扬的、批评的、否定的。种种目光学生都能心领神会,要让目光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3、动作:适当姿态和手势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启发提示。比如《安慰》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孩子联系生活交际时,其中有一位孩子讲了自己很伤心,每天放学的时间除了学习就是练琴,周六周日还要上补习班,根本没有玩的时间。孩子说着说着,竟然掉起了眼泪,这是上课老师上前个孩子一个拥抱:说:多可怜的孩子,老师特别同情你,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记得吗?父母希望你能好上加好,你能懂吗?经过老师的拥抱和安慰之后,这位孩子立即转阴为晴,好多了。教师此时又及时跟进;孩子们,有时候仅用语言一种形式根本不够,有时安慰时用上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让你们也学学用姿势来安慰人吧。经过这样的显性引导,接下来学生们姿态交流更得体大方,达到了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教师教学评价语言要加以锤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以口语为主要工作手段,“舌耕” 在三尺讲台的教师要想善其教,必先敏其言,锤炼自己的语言。

1、教师锤炼语言,要理清思路、引人入胜。课堂教学有三条思路:一是教材(作者)的思路;二是学生思路;三是教师的思路。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把学生的思路按教材思路纳入轨道,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思路,使三者拧成一股绳,当三条思路重叠时,即达到了最佳状态。课堂中教师要直面学生,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进度、深度,使教学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只有通过口语作成功的调控,才会呈现有张有弛、兴趣盎然的生动局面,克服照本宣科的缺陷。

2、教师锤炼语言要讲究辞章,积累语汇,注意语言的丰富多采。语汇愈是丰富,表达的意境愈是深远。**常教学中教师的通病是咬文嚼字,一句话太长,因此教学时尽量说短句,运用比喻、歇后语等,以引起学生兴趣,便于交流。

3、教师锤炼语言,必须改善语音、语调,把字咬准,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多读多听名家名篇。教师课堂语言或朴素流畅,或庄重含蓄,或简练生动,或精感激越,话语深沉,或诙谐幽默、妙语连珠,异彩纷呈,各成流派。孩子最喜欢富有幽默感强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当然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好。

三、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

教师的评价语可以是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鼓励的话语。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不仅让孩子感受成功,而且课堂上教师要多换位思考,尊重关怀每一位学生,认真倾听每一位孩子的发言,仔细点拨,努力创设师生之间交流平台,让孩子树立自信,愿意说,想说,说得好。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要机智。结合孩子说的话,及时跟进。教师智慧的教,学生轻松的学。

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好的教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艺术,是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的知识积淀,娴熟的教育技巧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完美结合。教师可根据教学语言的一般规律、学科特点以及自己的语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积累,苦苦锤炼。以形成自己的风格。更好地服务到教学中去,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楷模,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让教学更有效。

上一篇:蛋糕不说话 下一篇:如何让小学生爱上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