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措施

时间:2022-05-11 03:06:15

预防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措施

【摘 要】抗生素在奶牛养殖中被广泛地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奶中抗生素的残留,抗生素残留不仅影响牛奶的品质,还给饮用牛奶的人们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及危害,并提出了一系列预防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措施。

【关键词】牛奶;抗生素残留;预防措施

牛奶营养丰富、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乳蛋白等,所含的20多种氨基酸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奶蛋白质是全价的蛋白质,它的消化率高达98%。乳脂肪是高质量的脂肪,品质最好,它的消化率在95%以上,而且含有大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奶中的乳糖是半乳糖和乳糖,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糖类。奶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是溶解状态,而且各种矿物质的含量比例,特别是钙、磷的比例比较合适,很容易消化吸收。但由于各种不同原因,会导致牛奶中残留一定的抗生素,抗生素残留不仅影响牛奶的品质,还给饮用牛奶的人们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预防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在乳生产中显得非常重要。

1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

1.1 滥用、超量使用抗生素

一般认为,对奶牛用药不当或不注意安全时间是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重要因素,奶牛饲养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容易引起奶牛的炎。为了预防和治疗奶牛的炎,常常注射大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这些抗生素会从奶牛体内移行到乳腺并进入牛奶中。试验表明,用抗生素治疗后的奶牛,其挤出的牛奶5天内都有抗生素残留。尤其是使用灌注法治疗乳腺炎时,易造成牛奶中抗生素残留。休药期的长短是根据药物进入动物体内吸收、分布、转化、排泄与消除过程的快慢而制定的。即使同一种药物用法不同休药期长短也不相同,休药期的长短还与用药剂量有很大关系。饲养者使用标有休药期的抗生素药物及含抗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后,未按规定遵守休药期,或是使用含抗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后,未按规定遵守休药期就将产品出售,这是造成抗生素药物残留量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饲料添加剂中增加了高残留的抗生素含量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在牛饲料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已十分广泛,其中含量有一定比例的抗生素,主要作用是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也是牛奶抗生素残留重要原因。首先畜禽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在畜禽机体内发挥了抑菌和杀菌作用,有效地阻止了肠道有害菌的增殖,使畜禽机体得以保持正常的微生态平衡,从而减少了发病率。其次,添加的抗生素能使畜禽肠道变薄,增加肠黏膜通透性,有利于畜禽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起到促生长作用。但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合理地使用和滥用饲料添加剂的情况经常发生,造成抗生素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2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危害

2.1 过敏反应

牛奶中的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均可使部分使用者发生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荨麻疹、发热、关节肿痛等,严重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2 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正常人体内寄生着大量菌群,如果长期与动物性食品中低剂量的抗菌药物残留接触,就会抑制或杀灭敏感菌,耐药菌或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微生物平衡遭到破坏,人与动物易发感染性疾病,如四环素类药物引起的二重感染。

2.3 细菌耐药性增强

由于牛奶中抗菌药物浓度低于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使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而且很多细菌已由单一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集体长期与低剂量药物接触,导致人体内耐药菌增加。不管在动物体内还是人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目病原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任何动物之间互相传递,目前研制一种新抗菌药物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这都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这就促使临诊兽医在治疗过程中加大抗生素的用量,造成恶性循环。

3 预防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措施

3.1 加强对饲料的检测,防止饲料中出现抗生素药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兽药的法律法规不断地加以完善,目前一些兽药厂、饲料厂、养殖场等为追求经济利益,饲料中滥加药物,以及非法添加禁用药物的现象必须得到遏制,只有保证饲料的质量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抗生素的残留,同时对饲养奶牛的饲料经常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大力提倡并合理地饲喂无公害的饲料和添加剂。

3.2 控制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

乳腺炎不仅影响泌乳功能,而且降低产奶量,影响奶的品质,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干奶期进行乳腺炎的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

3.3 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

适当的休药期可避免抗生素残留超标,因此用抗生素治疗之后72~96h之内的乳不能食用。

3.4 加强饲养管理

将患病奶牛单独隔离饲喂,要及时淘汰部分奶牛,做到科学选药,正确用药,其挤奶器具不得混用,做到安全挤奶,及时做好鲜奶的卫生处理。

3.5 加强法规体系建设

加强乳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兽药管理,建立兽药残留监测体系,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推进无公害产地认证,在畜牧养殖业全面推行HACCP系统。

上一篇:毕节市威宁县金钟镇生态畜牧业近况调查 下一篇:树莓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