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法看翻译

时间:2022-05-11 12:30:21

从认知语法看翻译

摘 要:Langacker认为语法应研究语言系统的心理表征,目的就是研究人们心中的内部语法。本文重点在于研究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以及相关认知语法学家的观点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主要利用翻译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句子的层面将认知语法理论与翻译结合,深入研究和探讨该理论在复杂句子和翻译中歧义现象的优势。旨在倡导人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解读翻译,从而突破翻译中歧义现象的瓶颈。

关键词:Langacker 认知语法 意象 翻译 歧义

一、引言

理论上,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本文以langacker等人的认知语法为代表重点阐述了认知语言学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加深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联系,强调人类认知的重要性,体现了认知语言学巨大的实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翻译现象中的歧义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大突破。

目前为止,在认知语言学中对句法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四种构造语法理论:Fillmore, Kay等人的构造语法;Lakoff以及Goldberg的构造语法;Langacker的认知语法;Croft的激进构造语法。Fillmore&Kay的构造语法详细论述了句法关系和句法的传承性。主要对构造的内部结构做出较为精细的分析;Lakoff以及Goldberg的构造语法着重论述了构造之间的范畴化关系。Langacker的认知语法重点论述了语义范畴和语义关系。他认为语法应研究语言系统的心理表征,目的就是研究人们心中的内部语法。Croft的激进构造语法重点论述了句法范畴和类型共性。 国内学者也已开始进行了一些把认知语言学中构建语法与翻译实践结合的研究。丁国旗就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研究了翻译这一现象,著有《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意象分析和翻译》,从认知语法视角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尤其是意象的分析和转换。曹秀萍的《认知语法是视角下的“功能对等翻译观”――从奈达的7分核心句谈起》主要从认知语法的角度,以奈达提出的7个核心句(kernels)为切入点,对功能对等的翻译观进行了重新审视。 本文重点在于研究Langackerde认知语法以及相关认知语法学家的观点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主要利用翻译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句子的层面将认知语法理论与翻译结合,深入研究和探讨该理论在复杂句子和翻译中歧义现象的优势。旨在倡导人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解读翻译,从而突破翻译中歧义现象的瓶颈。

二、 语境与翻译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是语法研究回归语境话的典型,提倡把语境特征引入到语法的核心部分。 他详细论述了语法使用中的各种表达方式是怎么样经过抽象化过程在人的头脑中积淀下来构成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认为语言表达方式是通过在交际活动的多个场合中被人们遇到而被学会的。在这些场合中对语境的理解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则是不同的 (Langacker, 1997:236)。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或者更早的时期,中国女孩比较传统,在谈恋爱的时候都比较含蓄。举个例子来说,女孩在和男孩约会的时候,两个人在湖边散步,男孩看到女孩头上戴的花说:“你今天真美丽,花戴你头上都显得娇羞。女孩心里很高兴,但是嘴上却说:你真讨厌!这时就要考虑到当时的语境了,女孩真的是因为男孩夸了她而觉得他很讨厌吗?如果这里翻译成:You are so bad! 就会造成误解了。应该考虑到当时说话人之间的语境,故翻译成:You are so sweet!这样就比较合适,就会避免歧义现象的发生。

又如,孩子小明故意打碎了别人家的窗户,父亲非常的生气,要打他,儿子就跑,父亲追着儿子打并喊道:“小明,你给我跑,你再跑!”儿子却突然站住不跑了。如果这里不考虑说话人的语境,而直接翻译成:Xiao Ming, run, run! 就会造成误解。为什么父亲叫儿子跑,儿子却突然不跑了呢?考虑到当时的语境,儿子犯了错误,父亲打他,他由于害怕被打而跑,父亲追不上他,说你再跑的意思是等你回家会更有一顿好打,所以儿子才害怕停住不跑了,把 “小明,你给我跑,你再跑”这句话翻译成:Xiao Ming, you dare to run?这样会更加合适。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看到,充分地考虑语境,对翻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知识,同时也尽可能地体验到原文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透过文字的表面,寻找隐藏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原文,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翻译得更加到位。

三、 隐喻式与翻译

隐喻式翻译是指一种翻译方法,用隐喻手段来实施翻译过程。如果译者把原文文本看做一个容器,原文内容看做容器内承载的东西,把译文文本也看做容器,并用之装在由原文倒过来的东西,这就是翻译的隐喻观对原语文化交际模式做类比性解释 (王斌, 2010:91)。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生活实践的不同,体验的事物的不同,从而形成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结果也不尽相同。正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北方人以吃面为主,南方人以吃米饭为主;在除夕夜,北方人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吃着饺子,叫做过年,南方人吃年糕也叫过年。同样是说过年这个事情,由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得到的认知结果也不同。由此可见隐喻式翻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隐喻式翻译的优势在于使用人们熟悉的概念范畴或者交际模式来解释不熟悉的东西,很容易被译语文化的人接受。译语读者阅读时付出的认知努力少,容易产生最佳关联(Wang bin, 2010:92)。在《老友记》第5季有一幕,菲比问莫妮卡她和她的男友什么时候结束的热恋,莫妮卡说她和男友仍然在热恋之中,菲比不相信而继续问她什么时候结束的,莫妮卡非常激动地和她争执力证自己仍然处于热恋。菲比在这时候说了一句:God, I woke up the beast。这里如果翻译成:天呐,我把狮子叫醒了。这就会使中国观众一头雾。 所以这里采用隐喻式翻译会使中国观众更容易理解剧中想要表达的意思。例如翻译成:天呐,我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这样的翻译会使中国观众产生最佳联想,付出的认知努力少,很快就会明白菲比不相信莫妮卡仍然处于热恋之中,这样会使要强的莫妮卡不承认,才会像捅了马蜂窝一样,奋力地证明给菲比看。 隐喻式翻译的优点显而易见,可是缺点也不容译者忽视。由于总是用译语的交际模式来替代原语的,原语中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也就被拦截了。译语读者就没法知道原作者如何思想和表达的(Wang Bin, 2010:92)。也就是说读者没法读到原汁原味的作品。这就要求译者采取多种隐喻方式,例如:移植式隐喻翻译、白描式隐喻式翻译等。

四、突显与翻译

和突显联系的是图形(figure)与背景(ground),在认知语言学分析中,图形/背景是认知运作和语义结构重要的基本特征。图形即所要描写的对象,背景是其环境。突显即是注意的焦点不同,它可以决定对图形的选择(langacker, 1990: 893)。当译者在翻译时,如果理清原文意象的突显方面,就会对翻译有很大的歧视,例如“这个坚果很难吃”这句话翻译成英文时, 依照突显的侧面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翻译。如果原文的作者从一个年轻人的视角来看的话,突显这个坚果不美味,那么这句话应该翻译成“The nut is not yummy”更为合适。换个视角来说,如果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一个八十几岁的牙齿都快掉完了的老人,那么这里突显的是这个坚果太硬了,很难嚼碎,故翻译成“The nut is too hard to eat”比较合适。

客观现实,相同的情景由于观察角度和关注的方面不同,会在大脑中产生不同的意象,由此产生不同的意象,其语义也不相同。

五、结语

本文探究了认知语言学中R.W.Langacker等人的认知语法理论及相关概念,重点在于研究其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主要运用了翻译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句子的层面将Langacker等人的认知语法与翻译结合。旨在倡导人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解读翻译,从而突破翻译中歧义现象的瓶颈。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启示是不容忽视的,译者在翻译时要做到忠实于原文作者想要给读者表达的意思,又要在主观意义上灵活运用。这就要求译者在语义分析的过程中有较强的认知差异意识,对翻译研究有更深的认识,从而译出更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Langacker,R. W.Language and Conceptu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 Langacker, R. W.The English Present Tense[J].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01,5(2):251-272.

[3] Langacker,R. W.Essentials of Cognitive Grammar[M].London:Oxford University,2013.

[4] 曹秀萍.认识语法视角下的“功能对等”翻译观――从奈达的7个核心句谈起[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2,33(9):71-75.

[5] 丁国旗.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与翻译[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 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 王红卫.认知语法中的意象理论对翻译的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2008(5):74-75.

[8] 王斌.隐喻的翻译和隐喻式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8(4):91-96.

[9] 王斌.翻译认知嬗变[J].广译,2011(4):31-52.

上一篇:陆采《明珠记》语言探析 下一篇:从《说文解字》刑名“带耳偏旁字”管窥秦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