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政科研投入对技术创新影响分析

时间:2022-05-11 04:10:30

政府财政科研投入对技术创新影响分析

摘 要:

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对中国政府财政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财政科研支出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科研支出的增加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增加政府财政科研支出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科研支出;技术创新;Engle-Granger两步法;ECM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034-02

1 引言

科学研究是一种技术创新,其核心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它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从研发出新产品或新技术,直至成功地推广到市场中并进行应用的整个过程,它包括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构思、研发、市场推广等一系列活动,其实质就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是技术水平提升与创新应用联合作用的产物,而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是技术创新最重要的环节。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新技术或新产品在市场经济中成功推广并普及,因此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发明创造,还包括是把发明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技术创新过程一般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也可以由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单独完成,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市场成功应用是衡量技术创新的主要标志。对于那些投身科研并提供很多技术创新成果的科研工作者们,需要对他们强化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提高他们科技成果的转化意识,增加新产品、新技术投向市场的力度,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使现代企业及时获得更多的、更有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技术创新以应用为目标,不断提升新产品、新技术的设计能力、研发能力,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革命,促进整个行业的更新换代。

在技术创新、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充足的科研经费是保证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财政科研经费投入的规模总体上呈逐年上升之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应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有效地配置资源,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资源的合理流向,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园,增加财政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强力的经济支持,这样我国才能对实现跨越式赶超。本文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分析我国政府科研投入对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的影响。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本文选择1985-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因为技术创新并不是技术开发和技术利用简单的相加,而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着技术开发的方向,经历技术开发、开发成果的转移、技术开发成果的利用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所以对于整个社会所有的技术创新成果,我们很难选取指标直接衡量,只有选择部分代表性的指标来间接地表示技术创新。本文用专利申请授权数(PAQ)这个指标代表技术创新的产出,选择国家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ESR)代表技术创新的投入。考虑到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变量的关系,并能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本文对所有原始数据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2.2 单位根检验

在对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之前,需要先对财政科研支出与技术创新这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模型描述了这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那么随机扰动项必然表现为平稳,则说明财政科研支出与技术创新变量之间存在平稳的线性组合。一般经济数据序列的随机扰动项都是非平稳的,当随机扰动项非平稳时,为了保证检验的有效性,一般采用扩展的DF检验法,即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测序列Ln(ESR)和Ln(PAQ)的平稳性,检验的结果如表1。

D(LnESR)和D(LnPAQ)分别为Ln(ESR)和Ln(PAQ)的一阶差分时间序列。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时间序列变量Ln(ESR)是非平稳序列,即具有单位根,而经过差分后D(LnESR)和D(LnPAQ)均变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2.3 协整检验

所谓协整,是指多个非平稳经济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第一步,运用OLS法进行协整回归,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估计协整向量长期均衡关系参数;第二步,若协整性存在,则以第一步求到的残差作为非均衡误差项加入到误差修正模型中,并用OLS法估计相应参数。首先用OLS法估计回归模型:

上述的检验结果表明,协整回归方程(1)的残差ADF统计量为-9.584771,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3.72407,这说明协整回归方程方程残差序列是平稳的,我国的专利授权数量与财政科研支出之间是协整的。从协整回归方程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财政科研支出与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不断进步与财政科研经费支出的持续增加是分不开的,财政科研经费支出每增加1%,我国专利产出上升了1.445%。

2.4 误差修正模型

如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即表明这些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是靠短期动态过程的不断调整得以维持的。误差修正模型就反映了这种短期调节行为,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基本形式是:

Δyt=β0+β1Δxt+λecmt-1+εt

其中ecm是误差修正项,反映了变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其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协整检验已经证明时间序列LnESR和 LnPAQ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故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模型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结果见方程(2):

从方程(2)的估计结果可知,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误差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不错,其中ECM项的系数反映了财政科研支出和专利申请授权数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当修正系数为1时,DLNPAQ和DLNESR当年的偏差在接下来的一年就可调整到均衡状态。而方程(2)的误差修正系数为0.6093,说明技术创新能力(DLNPAQ)和财政科研支出(DLNESR)对当期偏离均衡调整的修正能力比较强。在短期内,DLNESR对DLNPAQ的变动有正的影响,DLNESR系数为1.272,影响效果较显著,说明我国财政科研支出对提高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建立ECM模型,分析我国政府财政科研支与技术创新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政府科研支出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政府科研支出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因此财政科研支出的增加有助于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本文的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目前我国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全,技术创新的研发风险大,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要合理配置资源,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我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直接投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高等院校为载体的基础研究。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重要场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国家科技发展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新发明和新创造都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他们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支持。但基础研究具有短期内投入大,回报小,且研究周期长的特点,所以政府要扩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资,为科研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资助,特别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实行补助、奖励等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创新机制,激发人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二是以企业为主的应用型研究。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如信息、生物、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在新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方面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但实践证明只有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使发明创造的成果转化成第一生产力,并最终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其次,建立政府科研经费投入的长效增长机制,确保科研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总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政府除了加大自身对科研的投入外,还应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当地的科研创新活动,采取各种激励政策,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加大对企业的各方面支持,促进企业愿意增加研发投资。同时,转变政府科技投入的方式,合理配置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并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田俊刚.科研投入对经济影响的协整性分析[J].南昌水专学报,2003,(9).

[2]徐竹青.专利、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2004,(05):100-111.

[3]仇怡,郑毅.我国政府对政研发投入的现状与国际比较[J].财政研究,2006,(3):80-81.

[4]刘和东.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8,(16):125-127.

[5]胡恩华,刘洪,张龙.我国科技投入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6,(7):71-75.

[6]殷林森,胡文伟,李湛.我国科技投入与产业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1):57-63.

上一篇: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概述 下一篇:条线化管理模式及交通银行条线化改革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