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化视角下绛州鼓乐的发展

时间:2022-05-11 04:00:58

【前言】制度文化视角下绛州鼓乐的发展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绛州鼓乐背景资料 鼓既是最原始的民族乐器,又是最具传统性的民族器乐,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绛州鼓乐泛指流行在新绛县的各种锣鼓乐、吹打乐,因新绛县昔称绛州而得名。绛州鼓乐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成雏形,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唐初武德三年(620)...

制度文化视角下绛州鼓乐的发展

摘要:绛州鼓乐作为山西乃至全国的优秀民乐代表,在离开故土远赴上海发展后,她的境地得到了很多改善,发展的空间得到扩展,面临的挑战也变得很多。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在时刻影响着她的发展。

关键~:绛州鼓乐;制度文化;兴盛与现状;品牌保护;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71

一、制度文化与绛州鼓乐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是文化层次理论要素之一。所谓文化层次理论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都是制度文化的反映。绛州鼓乐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艺术有其自己特有的载体――绛州鼓乐团,当然也包括后来相继成立的以新绛人为主的各种鼓乐团如东绛州鼓乐团、蓝天鼓乐团等。因此,笔者就以绛州鼓乐的载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个案研究,通过制度文化的相关内容对其分析,以期从制度文化视角下假设其制度文化的建设。

二、绛州鼓乐背景资料

鼓既是最原始的民族乐器,又是最具传统性的民族器乐,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绛州鼓乐泛指流行在新绛县的各种锣鼓乐、吹打乐,因新绛县昔称绛州而得名。绛州鼓乐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成雏形,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唐初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的部队以绛州的“擂大鼓”作《秦王破阵乐》之曲。是年,李世民即位,此曲被召入宫廷,改名为《七德舞》,升为国乐,流行全国,名播印度,传之日本,日本曾译为《皇帝破阵乐》。当年的擂鼓台遗址(古称秦王堡,又称唐堡、唐王堡,即现在的横桥乡堡里村)至今尤在。后演变为锣鼓杂戏。《辞海》载称:“锣鼓杂戏起源于山西绛州(今新绛县)。”吴岭庄、南范庄、东韩、寨里等地都出土了宋金时的墓葬鼓乐俑砖雕。清版《直隶绛州志》说:“岁时社祭,夏冬两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演剧。”《新绛县志》也说:“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种故事,如锣鼓……”民间还流传有不少俗语:“西岸的棍东岸的鞭,石坡上的镲儿绕的欢,八甲的锣鼓震破天”“北行庄的踩板扎得高,不如南行庄的鼓儿敲得好”“阳王秆子刘峪拳,北侯花鼓打的然”“南锣鼓,北踩板,北张有个好吹弹……”

绛州鼓乐凭借锣钹鼓板、管弦丝竹,而以鼓为核心,运用花敲干打,通过鼓棰同鼓接触面不同部位的角度、力度、速度多方位的变化,调动鼓和配套器材的各个部位不同声响,变化音色,丰富音韵,组成典型语汇,并用肢体语言相辅,营造氛围,构成情境,将表现的对象溶入音符,使有限的鼓乐语言在可感知的音符曲线行进中无限运作,以鼓说话,演绎故事,盖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同新绛“人性刚悍多勇敢”,横竖相连,与当地的民间艺术,一脉相承,是新绛县地方文化原生态的时代体现和艺术再现。

绛州鼓乐集中地体现了新绛地方文化的原生态,新绛县有三大自然区域,一是汾北片,二是汾南片,此以汾河为界,二者中间是河槽片。汾北片即鼓水流域,延至马首山麓,汾南片即峨嵋山麓,河槽片即汾河流域。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称,这是绛州鼓乐在乡村的三大代表鼓种。

除上述三大鼓种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乡村都有本土以村名冠名的地方锣鼓,如南李村锣鼓、王村锣鼓、苏阳锣鼓、刘峪锣鼓、梁村锣鼓,站里锣鼓等。

绛州鼓乐是新绛县的优秀民间艺术、中国民族打击乐的杰出代表。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国入围十家,山西仅此一家。

三、绛州鼓乐的兴盛与发展现状

1. 绛州鼓乐兴盛的原因

(1)民俗的需要。民俗活动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无比的权威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民间礼俗活动得到恢复,这无疑是绛州鼓乐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2)历史的积淀。在悠悠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拜祖祭祀、频繁的赛社活动以及春祈秋报活动中,绛州鼓乐积累了丰富的曲牌、套路,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鼓点。这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适时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变,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经济意识大大增强;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现代科技、多元文化的发展,原来的自娱自乐的封闭环境被打破,现代文化和新型娱乐方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鼓乐团为了发展,对曲目、人员、服装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更好地与大都市的生活相合拍。在国际性大都市接连不断的商业演出中,绛州鼓乐本身也得到了发展与提炼。

2. 绛州鼓乐发展现状――异地振兴

绛州鼓乐艺术团在上海重庆等地的经济实力还十分有限,演员队伍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了上海和新绛地区收入水平的差距,但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文化需求比较充分的上海,他们对民间音乐的追求终于找到了一种大致可匹配的制度环境。在上海、重庆的发展可以说是“异地振兴”。

绛州鼓乐艺术化节目化的道路刚好和市场化的要求是一致的绛州鼓乐团在上海、重庆等大都市的发展令人欣喜,但目前绛州鼓乐在发展中仍面临种种困扰: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追求者们,一直因资金、场地等问题而困窘;广大民间爱好者群体鱼龙混杂,各种“李鬼”开始向市场渗透,甚至冒用绛州鼓乐之名到海外招摇;没有权威演出机构的专业服务,被国内外不仁者盘剥坑害事件也难以避免。

但这不等于说这种民间音乐遗产已经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新生,不等于说它的发展不再需要政府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保护。在文化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传媒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上接第71页)文化资源的紧缺就更突出。要开发创作出更多的作品,绛州鼓乐团也需要不断地重返新绛,进一步挖掘当地的民间鼓乐遗产。这件事情没有经济的保障就会是一句空话。

上一篇:基于Flexsim的集装箱码头物流作业系统建模与仿... 下一篇:指向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的微课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