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行医记之二十一

时间:2022-05-10 11:33:22

“无所不在”的罚款单

2000年12月底,台北东森新闻网记者纪丽君发过一篇报道,对2001年运势作过这样的描述:据星象学家预测,由于木星和土星会合穿过双子坐,造成“土木效应”,结果会给来年带来重大灾变。该报道内容不起眼,也没人太在意,然而次年发生的一些事倒真是应验了这篇“论断”,虽然那可能仅仅是某种巧合。

美国是个汽车王国,其家庭拥有的汽车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因此又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这反映出车在这个国家的重要性。自从买车以后,我对此有了很深的体会。找工作、上班、接送孩子上学、搬运、送货、购物、旅游……几乎贯穿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当中。不过,在开心和快乐的另一面,也有因它而产生的烦恼和懊悔,罚款单就是其中最为令人头痛的一个例子。

纽约是美国汽车罚款最为严厉的城市,身在此地“入乡随俗”,这自然成为有车族必须应对的差事。记得接到第一张罚单还是我在法拉盛居住之时,我的住房紧靠马路,因为住处不在中心地带,马路旁常有空位停车。买车以后,我的车就大多停在路边。这里马路由环保部门分天单边用环保车打扫,凡是这个时间,车子不能停在路边,这在路段提示牌上有标明。刚买车时,思想上概念尚未建立,停车不习惯看提示牌,以至在环卫打扫时间里没有及时将车移开,第一张35美元的罚单就是这样得到的。

在纽约,警察开罚单不需当事人在场,他们将违规车辆车牌号记下,在罚单上写明违规地点、类别和罚款金额,连同一个桔红色信封夹在车前窗雨刷下,便可以离开了。被罚者若认可,就按罚单提供的地址,开一张金额相同的支票放入桔红色信封寄到财政部门。若有异议,可按罚单提供的地址和时间,到法庭向法官申诉。若法官认为申诉成立可以免除罚款或减低罚款数额。我就有过这样的一次经历。

有天回家时,看到家门不远处路边本可停两辆车的位置只停了一辆车。这条路两端有住家车辆出入的道口(Drlveway),那辆车停的位置靠后了一些,我将车停在其尾部,就挡了住家很小一部分路道。看看占位不多,勉强还是停了下来。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出门上班时,一张罚单便夹在了车前玻璃上。心里感到冤屈,就按罚单指定的地址和时间去了法庭。

这里有许多小间办公室,每间办公室有个法官。叫到号时,上诉者才能随法官一道进入。我进去以后,站着发誓:面对法庭作证,所作证词完全属实。然后坐下来向法官陈述,特别强调车尾仅仅占据了一点点车道,而且地点就在我家旁边。法官听完陈述,从我驾照核对了住址和罚款地址,确实在一个地方,于是提笔将罚款40美元减去一半,很快结束了判案。不过就是这样的胜诉机率也是非常少的,更多时候是法官认同警察的判罚。

应运商务需求,纽约有些律师事务所成了交通罚款处理中心,它们提供驾驶违规及刑事案件罚单处理及大小伤害赔偿等法律服务,帮助解决全美驾驶违规罚单上庭问题,如闯红灯、超速、酒后驾驶、驾照停牌、拖车取回及车祸和各类伤害赔偿。这类公司一般都有专业律师支撑,可以协助在当事人不上庭的情况下打掉罚单,避免交通局处罚点数。在成功打掉汽车静止状态下的罚款以后,罚款处理中心扣掉一半费用作为手续费,不成功则不收费。汽车动态下的违规罚款就不一样了,因为这类违规是要计点数的。

有天我去病人家出诊时,路过一个设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看见绿灯,我便跟车前行,没想到进入路中央时,前面的车停住不动了。等了一会儿,仍没动静,最后眼睁睁地看着信号灯由绿变黄,最后转成了红色。前行不了,后退不成。等到信号灯重新转绿上路,我才松了一口气。不料没走到2分钟,一辆警车跟了上来,从喇叭里传来呼叫声:“前面的车请停下!”我把车停在路旁,两位警察下车后,从我的车后一左一右走上前来,要我出示驾照、车辆注册证和保险单。然后宣布:“阻碍交通。”一张75美元罚单填好后迅速递到了我的手上,这意味着将有两个点数计人我的驾驶记录中。这种点数一般在交通局保留3年至40个月才能消掉。超过11点后,驾照就会被吊销,因此对于带有点数的罚款必须特别慎重。

闯红灯是行车中另外一个很容易发生的事。纽约现在沿路密布的摄像装置,让人收到的罚款单大为增加。有一次在送孩子上学回来的路上,眼看十字路口信号灯由绿转黄,但我不愿急刹停车,索性踩上了油门,越过第一道横行线时信号灯就转成了红色。没想到半个月后,一张50美元的罚单便邮寄到了家中,上面标明闯红灯的详细地址,彩色照片则清晰显示出我那部私家车的车牌号码,叫人不得不付(服)!

高速公路没有红绿灯,但一路上的巡逻警也是神出无常。有次我去波士顿,驾车走在高速公路内侧快车道上。不知是否因为操作上不够娴熟,车子忽左忽右,有几次竟然鬼使神差般压在了内侧地面黄色警线上。一辆警车马上跟了上来,叫我停下,警察上前仔细检查我的证件,还有意聊天,似乎想测试我是否酒后驾车。也许因为没有发现任何破绽,于是笑着说到:“如果再这样驾车,请准备好120美元罚金。”放了我一马。

有的罚款让人防不胜防,一次连环罚款让人难以忘记。那天早上我去法拉盛药房取药,白天这里找位停车十分困难,加上取完药还得赶去上班,没时间去其它地方停车,心想快速进药房取药,只需很短时间就可以离开。抱着侥幸心理,将车停在药房外不许停车的消防水龙头处。没想到刚取完药跑出药房,就见到警察写罚单,我上前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又不能争执,否则警察站在法律立场有权采取任何行动。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因为慌忙,停车时没注意到消防水龙头前方是个不能停车的公交车站,两罪并罚,一大早就收到150美元罚款,还必须马上离开。

上路后心里感到窝火,拿出手机想跟朋友聊聊。刚拨通电话将手机放近耳边,就被前方站着的警察逮个正着。按照纽约州法律规定,驾车打手机罚款70美元。短短二十几分钟,200多美元的三项罚款就全部落到了我的身上,你说多憋气,但又能怨谁呢?

纽约市内有许多计时表停车位,一般投进25美分(Quarter)硬币停车半个小时(曼哈顿为15分钟),最多投币4个停车2小时。如果超时必须补投,否则可能遭到专职巡逻查表人员的罚款。有次去一家诊所办事,我在停车位计时表里投了最高的4个硬币,总共1美元。办完事差不多到了硬币结束的时间,于是我匆匆赶向停车处。只见一位身著黑色制服的查表员站在我的车旁,一只手拿着那个罚款的小本本,另一只手执笔正在罚单上写着字。我急速上前与他解释:“我塞的硬币刚刚到时。”对方和蔼地回应道:“对不起,我们开出的罚单是没法收回的!”也就是晚到了一两分钟,所投硬币前功尽弃,还遭到35美元罚款。

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暗藏的“陷阱”。有次我因罚款去法拉盛一家罚款处理中心,希望他们帮助打掉罚单。当车开到缅街与罗斯福大道交叉口时,没见到不许转弯的标示,于是我由罗斯福大道转向了缅街。不料刚掉头,一辆“守株待兔”的警车立刻跟了上来,车灯闪烁,警铃高叫,警察在车里通过喇叭向我 喊话:“请停车!”我停下车正在纳闷,警察已经下车走了过来,说我违规转弯。核实驾照等证件后,开了一张95美元的罚单。“可是我没看见任何不许转弯的标示牌呀!”我向警察解释。“你再去看看吧。”警察回答。于是我拿着罚单走到十字路口处,仔细寻找方才见到悬挂在对面路口下方一块白色小方牌上,用小体黑字写着不能转弯的时间段。静止状态仔细观看可以辨明牌子上的内容,但在驾驶当中,尤其是能见度不好的天气就很难发现。据罚款处理中心工作人员说,这也许就是市政府有意设的牌子,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增加收入。每天都有司机遭到罚款,虽然群众反映强烈,但他们就是不改成醒目的大体红字。

车祸猛于虎

如果说罚单只是经济上损失,汽车车祸对人们生命的威胁则要严重得多。2001年年初的一天,大雪纷飞,有些地面因头天阳光照射融化,在寒冷的早上结了冰。我开车带着儿子到住处附近山坡上去玩雪,当行驶到一段弯道时,突然车轮打滑,刹车失去控制。慌忙中我拼命将方向盘向右搬动,车子冲上了路边山坡,自动控制装置将车锁得牢牢的,不能动弹。这时才发现我的车碰巧停在了两棵树中间,稍微偏左或偏右就会撞上大树造成危险。就在车子停在斜坡树林的短暂时间里,接下来几辆车,有的在路面扭起秧歌,有的滑向路边,有的车头撞在大树上,乱成一团。一会儿,消防车和警车一辆接一辆赶到了现场,帮助处理事故,整理路况。

让人心惊胆战的车祸最终还是降临到了我的身上。那是2001年4月16日早上在送儿子上学途中发生的事。儿子小学毕业后,按居住区划校,就读了Elizabeth Blackwell 210公立初中。该校距离我家大约两站路距离,早上一般是我开车送他上学,中午他在校吃饭,下午放学后儿子坐校车回家。那天我们出发稍微晚一些,为了赶时间,我加快了开车的速度。一路似乎都还顺畅,眼看就要到学校了,不料在最后一个十字路口出现了意外。

我行进的直行道没有路标,横道路边树有“Stop”的牌子,按常规我有行路权,横行汽车必须停下让我先过。因此到了十字路口,我仍然保持速度开车直行,但有一辆车无视路标,继续前冲。这时我已来不及刹车,车右前部遭到对方猛烈撞击,挡板被掀飞。所幸我踩下煞车,没被对方拦腰撞上,避免了人员伤亡。这时我们双方都将车停了下来。肇事者是一位西班牙裔年轻女子,想必开车时间不是太久,不过人倒是不坏,下车后连声道歉。

电话911,一辆警车很快来到现场。询问经过,警察填写了事故现场报告。有位附近房屋的主人从里面走出来,写下一份目击事故记录,并交给了警察。一辆救护车到来,把对方车内一位感觉不适的乘客送去了医院。后来对方保险公司承认责任在自己一方,赔偿了我全部的修车费用2600多美元,但这次事故毕竟在我的驾驶纪录中留下“污点”,以致后来的汽车保费上涨了许多。它也成为我买车后遭受最为严重的一起车祸事故。

就在那段时间里,我一位同事的女儿因车祸不慎失去了双腿!那天她与几位朋友一道外出游玩,行进在高速公路上时,汽车出现异常,检查发现车胎故障,准备更换。这时一辆汽车高速开来,她躲闪不及,轿车从其双腿横穿而过,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虽保住生命,但双腿无法保留,不得不施行了截肢术。一位风华正茂、楚楚动人的年轻女孩就这样轻易地被汽车夺去了双腿。那是我周围人士中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起车祸事故。同事哀伤的神情令人动容,我们捐款表达了怜悯和同情,但失去的永远也不可能再回来了。

据美国汽车协会(Amerl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资料显示,全美每年约4 3万人死于各类车祸,带来的损失高达1642亿美元,人均1051美元。仅在纽约,一年车祸损失就有180亿美元,人均负担962美元。古有“苟政猛于虎”之说,现今是“车祸猛如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为了避免或减少车祸的发生,我们应该从罚单中吸取有益的教训,注意行车前的安全设备、车况、身心状况检查,养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掌握驾驶环境,注意驾驶机车和行人的安全准则,这些对于驾车者来说非常重要。意识到如此多的车祸就在身边隐藏,有些罚款能够提醒我们对驾驶安全的警觉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必要的学费还是值得一付的。

上一篇:美国婚姻移民概述 下一篇:美国留学签证面试七大误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