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藏在心底的异域“明信片”

时间:2022-09-18 08:24:53

想不到留学法国,让我爱上了明信片。这些小小的画面所带来的已经远远超出了本身的涵义。翻开纪念册,一页又一页映入耳目的画面,使人浮想联翩。心驰神往。这些明信片弥足珍贵,它们不仅折射出我用双脚走过的痕迹,更重要的是它们反映了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生活风俗文化等内涵,让我从中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孔子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瞧,这一张,是英国格林威治的,画面是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零度分界线,格林威治天文台之所以举世闻名,主要是因为院内有决定世界标准时间和时区的子午线标志,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这样的独特明信片,具有地理知识的科学性,让我一看到这张明信片,就想到了地球的东西半球的划分点,以及世界不同地区时差的来源地。

赫赫有名的大英博物馆,大厅中央是珍贵的阅览室,马克思在此苦读了20年。我看着明信片,想起了我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马克思经常在这里踱步。竟然在地板上凹陷了一个坑。当时只是懵懂,现在变成了现实。这是一种儿时的憧憬的实现,那喜悦是多少年等一回的。你说那欢喜是自不言表的。还有让人心驰神往的剑桥大学,过去,曾有无数研究者、学生慕名前来,科学领域中人才辈出。就一所大学来说,剑桥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数之多为世界第一。著名的三一学院,正是牛顿不经意地看到苹果掉落,突发灵感而发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地方。长久地目睹这张明信片,我仿佛看到牛顿正端详了一颗苹果树。痴痴地发呆。科学就是这样诞生的,伟大就是这样创造的。

这一张是在法国卢瓦河流域,曾经与它有关的住法国皇帝和王后在这张明信片上面都有照片名字和简介,让人一目了然。卢瓦尔河(la Loire),是法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法国中部的塞文山脉,流程1,020公里,先向北、西北,后向西,最后注入大西洋。河流两岸掩映在大片的树林之中的是,许多精致而古老的城堡。这些古堡大都建造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雄峻华丽。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国王室曾经逃到卢瓦河谷避难,函此卢瓦河谷也叫“帝王谷”。看着明信片,就等于品读着法国的历史。

明信片画面中展现的是美军公墓,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诺曼底司名于世在很大程度上与1944年6月6日的D日登陆有关。当时盟军从15个不同地点登陆法国,诺曼底顿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在奥克角,当年激烈战斗后的整个战场依然如故。当时美军突击队在攻占德军坚固的堡垒时人员损失很大。在代号为奥哈马,尤他,朱诺,金和剑等的海滩上散布着德军碉堡的废墟。被称为“血腥”海滩的奥哈马海滩十分荒凉,它会令人不由得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正是在这里,盟军的损失达到了高峰:24小时内共有6000人伤亡或失踪。在高原之上,在科勒维尔盟军阵亡将士墓地共有9636个用卡拉拉大理石制作的十字架。其中在此次登陆行动中失踪的1557名士兵的名字被刻在了纪念碑上。正是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改变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势,也改变了世界的命运。其历史意义深远重大,其明信片沉句句的内在价值,远远地超乎其本身的分量。

《基督山伯爵》是我最喜欢的外国小说,伯爵的家乡就是法国马赛,书中当伯爵还是个水手时。他正是驾驶着法老号货船出入于马赛旧港,并从这里开始了他恩怨情仇的传奇故事。这张明信片的画面就是伊夫岛,也就是小说中伯爵被囚禁十余年的监狱。如果不是《基督山伯爵》这部小说,恐怕没几个人会知道这个弹丸之地的小岛。无数的中外游客都是踏着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点,来寻求与大师心灵上的沟通,即使人物和故事都是虚幻的,但游人的情感却是真实的、原本平淡无奇的岛屿,因为赋予它特殊的历史故事,使其风光无限。望着明信片,我断想,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积淀,那就是平庸,平庸得如一块普通的鹅卵石,发掘我国一个城市一个区域曾经的文化内容,就是发现它辉煌的价值,那将使一个丑小鸭变成了白雪公主,效果不同凡响。

看过“罗马假日”电影的人,来到意大利罗马,一定要会去真理之口,亲手触摸一下,感受一番。传说撒谎的人如果将手放进去就会被咬住,所以游人排起了长队,兴致勃勃地耐心等待了那一“摸”。瞧,这个明信片,那真理之口正张着口,等待咬住撒谎人的手呢!看着它,让我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自不量力。与风车大战,这也是家喻户晓的滑稽可笑的故事。这在中国学生课本上也是必学之课文,它是大名鼎鼎的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名篇。仔细端详着明信片中唐吉诃德骑着他的瘦马,仆人桑丘骑着毛驴紧跟其后的雕塑,让我不禁回想起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那种惬意怡然自得。还有这一张明信片,也是西班牙另一个重量级的历史人物,不仅发现新大陆,而且改变了世界对地球的认识。他乘船从大西洋开始绕地球一周返回原地,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圆的。他就是航海家哥伦布。这一张明信片就是矗立在哥伦布广场中央的哥伦布纪念碑,他面朝美洲新大陆,手指着它的方向,正向世界宣布着他重要的发现……

继续翻动着纪念册,厚重的一枚枚明信片禁不住勾起我一次又一次的遐想。

这一张明信片不得不让我注目,翻动画册的手自然地停顿下来。这是闻名遐迩的维也纳音乐大厅。每年1月1日,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新年第一天,传出美妙动听的音乐,送给全世界第一缕大地复苏的阳光,唤醒了沉睡中的冬天,迎来明媚的春天,让全人类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维也纳孕育出音乐天才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约翰史特劳斯的圣地,是当之无愧的音乐之都。目睹着这张明信片,仿佛从音乐大厅飘出了美妙的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天鹅之歌》、《冬之旅》,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经典绝伦的著名乐曲,啊!新年踏着欢快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滑稽可笑的撒尿小孩子,大名叫“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像。建于1619年,雕像仅高50厘米。小于连撒尿的故事来源比利时民间传说故事。西班牙占领者在撤离布鲁塞尔时,欲用炸药炸毁城市。幸亏小男孩夜出撒尿,浇灭了导火线拯救了全城。为纪念小英雄,雕刻了此像,此雕像成为到布鲁塞尔观光的客人必去的地方。从1696年荷兰总督为他制作了第一件衣服起,不断有各国来宾为他赠送衣服,因此小于连经常更换不同的衣装。该撒尿小孩雕塑也成为布鲁塞尔的象征和名片,凡是提到布鲁塞尔就不能不想到撒尿小孩,反之。撒尿小孩毕竟就是布鲁塞尔莫属。这样的明信片,是不是很有趣?

由此,我想到了我国要创名牌旅游城市,也毕竟要像布鲁塞尔一样,有自己的独特品牌,作为一个旗帜,这样知名度大增,游客自然会大增,经济随之振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区域的勤劳勇敢的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孕育着一个又一个优秀的伟大人物,奉献着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文化发现。通过这些明信片,反映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一种风俗,一种历史。沉甸甸的明信片,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它们仿佛是一扇又一扇窗户,打开了通往世界各地的大门,让我穿过时光的隧道,去追寻那遥远的故事。

上一篇:美国行医记之十六 在美国回归中医(五) 下一篇:美国婚姻移民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