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问题探讨

时间:2022-05-10 09:59:10

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问题探讨

摘要:由于我国在集装箱运输上的起步较晚,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它的到来必然给我国带来一些问题。本文就对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及其战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今后我国的海运市场提供了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集装箱;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H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在海运市场上,集装箱运输被称为20世纪运输领域的一场革命,它是社会化生产和现代运输相结合的运输革命,在海运市场拥有较高的竞争能力,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在集装箱运输领域上起步比较晚,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是不可比拟的,我国在集装箱运输领域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技术的到来创造了全方位运输条件,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运输市场中,我国必须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和质量,提升我国的运输市场的竞争力。运输市场集装箱化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运输模式,为我国的海运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拓展了运输范围,节省了运输时间,从而提高运输效率,为我国的海运运输创造了高额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思考。

一、当前我国海运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向着一体化的趋势发展,继而导致了运输全球化,我国的货物进出口量大大增多,运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了我国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上进行升级,为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集装箱运输已进入了成熟阶段,其拥有一项系统性的运输流程,采用标准化运输的方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港到港、门到门的交接方式,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多种方式,各个路程进行相互协调与合作,完成了高效率、高质量、高投入的运输。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海运集装箱运输上一直滞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制度环境无疑是突破的关键。跨国公司不断向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运输大量的半成品原材料,并且其生产厂商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使得批量小、价值高、可靠性好的集装箱运输的货物运输必须具备全球运输的功能。同时,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打出一片天地,集装箱运输必须要打破发达国家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垄断。标准化的提出给运输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中转量的增多以及运输量的增多都对我国的运输体系进行着严重的考验,人才和管理是制胜的本质所在,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水平是企业竞争的源头,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灵魂。雇佣一些业务素质高、经验丰富、信息化管理人才,对运输的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海运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力。

二、新时期我国海运集装箱运输发展战略思考

1.树立科学理念,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海运集装箱运输枢纽的发展一定要使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占主导地位,不仅要保证运输的效率还要切实的保证货物装卸的质量安全,尽可能减少集装箱货物流的阻力,增强集装箱对物的吸引力,使之成为运输中心。对此企业就要树立科学的运输观念,以船公司和货流为吸引对象,根据相对的利益来吸引船公司和货流进行转运。与此同时,优质的服务是提高海运市场竞争力的最有力的一把钥匙,其能够与客户产生共鸣,汇聚凝聚力,提高了企业的资源范围,从而带动企业的规模发展,在中转运输中渐渐形成了规模效益。

2.政府宏观调控,构建良好航运市场环境运输。任何企业的经营战略的拟定和实施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我国集装箱运输产业的发展本身就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家相关产业对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出发,学习各国的成功范例,完善我国的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早在19世纪海运发达国家就采取了保护扶植政策,这使得我国的海运竞争能力进一步降低。适度的优先运货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避免了保护落后;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最惠国待遇,对国外的商户实行了超出本国国民的优惠待遇,使得我国在海外运输上与国外的差距甚远,为了促进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我国应取消最惠国待遇,使我国可以与国外的竞争商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同时这样也大大鼓励了我国港口企业,使得海运市场更能发挥出真正的实力,无形中给了我国企业莫大的信心。针对企业的转型成功与否,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政府的宏观调控对海运市场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府不可忽视的问题。构建良好的海运市场环境,为物流企业创造集聚效应,使分散无序演变成高度集中,为海运集装箱行业注入强有力的力量。

3.创建品牌优势,不断提高国际知名度。在海运竞争力如此强大的环境下,要想突破重围,吸引船公司和货流客户,首要前提是运用媒体、报刊、国际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进行突出性的宣传,创建品牌优势,让船公司和货流提前了解港口的情况,宣传的重点要锁定在港口的优势上和转运的利益上,以企业港口的战略目标为核心,保障客户的利益最大化,不断的提高国际的知名度,扩展港口的客户。

4.整合现有功能,组织综合物流模式。物流业推动了港口运输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对海运港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的吞吐能力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不仅要在传统的运输模式上占据上风还要在集装箱运输这种新兴的领域中拥有一席之地。为此,对现有的物流结构进行完善,转变传统的观念,将市场的视野拓展到国外,实行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加强外部的双赢思想。在场地建设方面要合理地对集装箱场地进行规划,扩大周转场地;加快建设集装箱码头,缓解集装箱码头的供需问题。组织建立集运输、转运、存储、管理等功能,系统地对物流进行管理运作,进而形成一种综合物流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廉价的服务体制,将物流的范围伸延到国际物流行业中,吸引更多的船公司和货流的驻足。

通过对海运集装箱运输的现状以及今后发展战略进行思考,培养企业人才,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实行物流管理一体化模式,这种方式的延续将会为我国的运输事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邱明琦.定期货柜航线网络设计模式之研究[D].台南:成功大学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2002:33-55.

[2]陈春益,李启安.货柜航商收益管理之研究――以舱位分配为例[R].台南:成功大学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2OO2.

[3]卜祥智,黄庆,武振业.集装箱物流收益管理的能力分配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1):94-98.

上一篇:新形势下城镇化进程的房地产经济发展 下一篇:谈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供水行业环境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