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八层次”导学法的实践

时间:2022-05-10 07:07:05

初中数学课“八层次”导学法的实践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法,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教师应变“教会”为“会教”,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经学校同意,于2008年8月,我开始探索尝试“八层次”导学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三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探求知识、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连续多年,我任教的班级在全市抽考、统考或阶段性质量反馈检测中,代数的优秀率、及格率、转化率、低分率等方面均一直名列全镇同轨同年级第一名,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八层次”导学法是指教学过程分八层次,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教法.它是在“八层次”结构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八个层次具体如下.

一、引言

教师上课要精心设计导语.导语设计精巧能紧扣学生心弦,使学生课前发散的思维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来,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导入新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复习式导入、提问式导入、举例式导入等.不论以何种形式导入都要落脚到课题上,进而板书课题.

二、目标

教师板书课题后应及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依纲扣本,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要事先写在小黑板上,以便堂上展示.目标清楚,方向明确,有利于学生围绕目标,自觉地阅读课文,探求新知.

三、阅读

阅读不仅是文科教学中的环节,而且也是理科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阅读学生能亲自感知教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前教师要明确阅读要点、范围,并强调本节知识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开始采用这种教法时,我一字一句指导学生读书.哪些是定义性的语句都要分清,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凡定义性、结论性的语句(包括定义、定理、公式、性质、法则、解题规律等)都要让学生认真理解反复思考,对搞不清的问题,可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分辨是非,从而达到初步理解掌握的目的.

四、探讨

教师对本节需要探讨的问题、知识点要依次板书出来,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注意思考,做好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准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对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掌握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对一节课的知识点师生双方还需系统地探讨.简单易懂的问题可一提而过,复杂难懂的问题需详细辨答,通过提问、辨答、讨论等方式把感性认识统一起来,形成理性认识即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五、解疑

课本上学生不易看懂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易混的问题,以及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师都要一一地进行解析.做到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分清易混点,使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深刻理解、熟练掌握.

六、演练

在学生理解掌握一节课的知识点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利用板演、分组练习、提问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提高,运用自如的目的.练习题可分基础练习和反馈练习两类,典型的练习题可让学生板演,练习题尽量在课前写在小黑板上.

七、小结

学生必须在头脑中将学习内容有条不紊地储存起来,课堂小结正是达到这一目的好方法.每节课都要有小结,小结有口头小结和书面小结两种形式.对规律性的总结,解题中常出现的错误宜于书面小结.

八、作业

教师在课后应适当布置课外作业和预习作业.为提高作业质量我向学生提出了“四化”和“十六字”要求.“四化”即书写力求达到刻印化;解题格式规范化;解题方法多样化;整页布局合理化.“十六字”为独立完成,按时交送,有错必纠,纠必求正.上述要求我让学生写在作业本的第一页上.

“八层次”导学法最重要的三环是“阅读”“探讨”“演练”,简称“读、辨、练”三环.为使学生适应这种教法,我向学生提出了学好数学的五项要求:1.课前全面预习,做好标记,准备答问;2.课内重点阅读、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明辨是非,踊跃解答问题,大胆发表意见;3.专心听讲、排难解疑、加深理解、增强记忆;4.手脑口耳目并用,听懂为主,适当记录、注意观察、揭示本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5.密配合、活气氛、情绪好、效率高.

上一篇:选好着力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下一篇:数学作业批改中评语的形式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