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数学瓶颈 培养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17 08:04:50

突破数学瓶颈 培养创新能力

摘 要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思想过程的教学,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在数学教学中是这样做的:1.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创新思维;2.精选习题教学,培养创新意识;3.注重实践操作,发展创新思维。4.改革检测方式,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思想过程的教学,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培养创新意识主要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于探索,研究和解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应该有计划,有条理,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数学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创新思维

思维从疑问而来,创新从思维中来,学生学习中有疑问,才会有求知欲,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巧妙提问。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从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节时,教师出示三根铁丝棒,问:以这三根铁丝棒为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吗?(学生回答:能。)接着教师又换掉其中一根铁丝棒,使其中两根之和不大于第三根的长度,学生发现这不能构成三角形,教师便继续提问:为什么有的三根铁丝棒能构成三角形,有的就不能呢?由此引入新课,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同时,学生在思考“能构成三角形”与“不能构成三角形”的过程中,会提出自己独创的见解和分析,通过一问一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中巧设悬念,巧妙提问,不仅课堂气氛好,效率高,同时,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去思索、去创新。

二、精选习题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而精选习题教学是将所学知识得到运用的最基本形式。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更应该注意精选习题,习题选得好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出示习题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辩论,在辩论中尝试创新。

首先,可以改变问题的题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已知.当①时,求的值;②若时,求的值。

其次,改变问题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感受创新。

例如图1:在ΔABC中,AB=AC,DB=DC,DFAC,DEAB,求证:DE=DF。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全等知识即可证明,接着老师提问:此条件下还有哪些结论?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精彩的发言,便知:①BE=FC,②AE=AF,③∠EAD=∠FAD,④∠EDB=∠FDC,⑤∠B=∠C,⑥ΔAED≌ΔAFD,⑦ΔEBD≌ΔFDC,此时教师可顺便要求学生说出这些结论的理由即证明。

第三,教师还可以在习题讲解中,让学生任意变换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去寻找,去创新。

如图2,已知∠ADE=∠C,求证:AD·AB=AE·AC

证完习题之后,教师顺便引导:交换已知和求证,即已知:AD·AB=AE·AC,求证 :∠ADE=∠C。通过以上问题中的条件与结论的互换,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注重实践操作,发展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挖掘教材,寻找素材,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操作,通过观察,自己寻求解题思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学中思维,在思维中创新,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俗话说:“话说千遍,不如动手做一遍。”通过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刺激,比单独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像爱迪生、牛顿等许多著名科学家,正是有了平时动手实验的基础,才有了后来惊人的伟大创举。教师先让学生画一个任意三角形,再作一个满足一定条件(如有两条边及夹角相等)的三角形,观察两个三角形纸片能否互相重合,由此学生即时归纳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同时引导学生,假设不是夹角,而是其中一边的对角,两个三角形还会全等吗?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增强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又如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纸片,采用拼凑的方法,要求学生至少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拼图。学生拼完以后,通过作图,用几何语言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此举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改革检测方式,提高创新能力

俗话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处于被考、被检测的地位。学生谈考色变,这种不恰当的气氛约束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并不是抛弃考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作为数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检测,才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必须改革检测方法,既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让学生能处于主动思维地位。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学完一章之后,自己命题,互相检测。如我在授完“有理数”以后,让学生自己命题检测,要求既含有五种运算,但计算不能大繁。此时,每个学生兴趣大增,都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全面构思设计,然后互测,加于讲评。这样,学生既品尝到创新的乐趣,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

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同时,教师的教学活动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准备必要的条件,我们要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

[2]中学数学教学参考[M].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10,8.

上一篇:给一片绚丽的天空,让他们去飞翔 下一篇:低年级阅读教学